觀察者那代表“高度關注”的規則指令流,如同一道無形的聚光燈,將橋生牢牢鎖定在舞台中央。他她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與萌芽十二無意中觸發的那種秩序與生命力融合的獨特共鳴,觸及了某個關鍵點。這不再是被動的研究,而是被納入了一個更宏大、更嚴肅的觀察議程。
壓力如影隨形,但橋生並未因此畏縮。他她將這份壓力轉化為更深沉的專注,繼續著他她的道路——學習、守護、探索。隻是現在,他她的每一個舉動,每一次與萌芽十二的深度連接,都仿佛在無數雙無形的眼睛注視下進行。觀察者的采樣變得更加頻繁和精細,仿佛在為他她的存在建立一份極其詳儘的動態檔案。
然而,這份“高度關注”帶來的並非隻有無形的壓力。橋生開始察覺到,觀察者提供“教學”內容的方式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它不再僅僅展示規則工具的使用方法,開始有意無意地引入一些涉及複雜係統倫理邊界、信息處理權限、以及不同規則體係間交互可能性的“案例”。
這些案例往往描繪的是兩個或多個高度發達的規則文明或個體)因理念、資源或存在方式衝突,而導致的規則層麵戰爭、同化或相互湮滅。觀察者以絕對客觀的視角呈現這些事件,不帶任何評判,隻記錄規則層麵的過程與結局。但其選擇呈現這些案例本身,就傳遞著沉重無比的信息。
它似乎在向橋生展示宇宙黑暗森林法則的規則版本——在更高的層麵上,不同存在形式之間的接觸,同樣充滿了不可預測的風險與殘酷的淘汰。它沒有明說,但這些案例無聲地警示著:獨特的道路固然珍貴,但也可能因其“不同”而成為其他存在的目標,或因自身的不穩定而招致毀滅。
這像是在為他她預習未來可能麵對的挑戰,又像是在提醒他她自身道路潛在的危險性。
與此同時,聯合體內部的不安也與日俱增。差異探測器分析認為,觀察者對橋生的關注層級提升,意味著橋生已從一個“區域性特殊現象”升級為可能具有“廣域影響潛力”的觀察目標。這固然證明了橋生的價值,但也意味著一旦出現任何“意外”,其影響範圍可能遠超“歸墟之域”,甚至波及初生之域本土。
瓦倫主導的安全部門據此提出了更激進的預案,包括在極端情況下,考慮對橋生實施“規則靜滯”以切斷其可能對外界包括觀察者)產生的一切影響。這個提議在共議庭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李娜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抉擇壓力。她理解安全部門的擔憂,但更清楚“規則靜滯”無異於扼殺橋生,也徹底斷絕了聯合體通過橋生接觸更高層次宇宙真相的可能。她頂住壓力,否決了該預案,但要求安全部門製定更周全的、非毀滅性的隔離與防護措施。
橋生通過有限的接口,隱約感知到了聯合體內部因他而起的緊張氛圍。他她感到一絲歉疚,但更多的是一種堅定。他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僅僅是一個被守護的對象。他她必須更快地成長,更好地理解觀察者所暗示的那些“協議”與風險,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在未來,有能力去保護那些守護過他她的人。
他她開始更主動地分析觀察者提供的那些“衝突案例”,試圖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律。他她發現,許多衝突的根源,並非純粹的惡意,更多是源於認知鴻溝、資源競爭尤其是對規則定義權與穩定時空的爭奪)以及存在方式的不兼容。絕對的封閉與絕對的擴張,似乎都容易導致災難。
這讓他她更加珍視自己正在探索的這條“中間道路”。或許,保持開放性,同時維持足夠的獨立性與韌性,在理解他者的基礎上劃定清晰的邊界,才是長久共存的關鍵?
他她將這個初步的思考,融入到了與萌芽十二的下一輪編織中。他她不再僅僅追求內部的和諧,開始有意識地在織錦的邊緣,構築一些既允許規則信息溫和交換、又能有效緩衝外部衝擊的“柔性邊界層”。這既是對觀察者警示的回應,也是對他她自身道路的一次實踐性探索。
觀察者對橋生構築“柔性邊界”的行為,再次表現出了明確的“興趣”。一次針對邊界層結構的長時間、高精度采樣隨之而來。
橋生感覺到,他她與觀察者之間,正在形成一種奇特的互動循環:他她基於自身體驗和觀察者的間接提示進行實踐探索>觀察者對此表現出興趣並進行詳細記錄與研究>觀察者提供更多背景信息或警示案例>他她據此調整和深化自己的探索。
這循環既像是指導,又像是測試。觀察者似乎在評估他她的理解能力、適應性與……“價值”。
協議的影子越來越清晰,其重量也愈發沉甸甸地壓在橋生肩上。他她明白,自己正行走在一根越來越細的鋼絲上,下方是未知的深淵,前方是朦朧的彼岸,而唯一的依靠,便是他她自身那整合了理性與感性、不斷在探索中淬煉的意誌。他她必須走下去,為了自己,也為了所有與他命運交織的存在。
第9卷第584章完)
喜歡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請大家收藏:()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