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中軍大營的帳篷內。
朱棣顫顫巍巍地坐起身,吐出一口燭氣。
“陛下,您醒了。”站在床榻前,一名頭發花白的老者有些驚喜地說。
他便是永樂內閣首輔,楊士奇。
“嘿嘿。”朱棣笑了笑,有氣無力地自喃道:“一年不見,你個老家夥連胡子都白了。”
楊士奇苦笑一聲,“豈不聞光陰如駿馬加鞭,歲月如落花流水,哪有不老的道理。”
“唉......”朱棣搖了搖頭,感歎道:“這道也是啊。”
“那日,我低頭一算,我已經六十五歲了。”
“年過花甲,真是奇哉怪也,早上醒來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
“還能拉五石弓身披重甲,殺他個三天三夜回來,還能大吃三碗飯。”
“嗬嗬...”楊士奇笑了笑並未說話。
朱棣繼續說:“你說,以我這個年紀,上馬殺敵,下馬治國。”
“古今往來,有哪個帝王比得了我?”
“這自然是無人能比。”楊士奇笑著搖搖頭。
“唉。”朱棣歎了口氣,看向帳篷外,輕聲說道:“爹,兒子我就要來找你了。”
“我這一生一直在證明自己,證明你錯了,也在證明兒子我沒錯。”
“那個位置,他朱允炆坐的我朱老四為什麼坐不得。”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有些擔憂道:“我怕啊!”
“到了下麵,我怕他們都會不理我,孤立我。”
“說我是篡權奪位的逆賊、奸賊。”
“爹,娘,大哥......”
楊士奇搖了搖頭,“陛下不必擔心,想必太祖皇帝知道了您的功績,隻會驕傲。”
“斷不會做出不理您的舉動。”
朱棣搖了搖頭,“永樂這二十二年,我一刻也不敢停歇,隻是為了證明,我朱老四做得比他建文還好。”
“爹啊!兒子想你了......”
聽到這話,楊士奇鼻尖一酸,瞥過頭去。
要說誰對這位馬上皇帝最為了解,非他楊士奇莫屬了。
雖是靖難得來的皇位,但是他卻一刻也不敢停歇,有人罵他是竊國賊窮兵黷武,也有人稱呼他為明君。
但是就他這二十二年做的功績,已經足以稱得上是一代明君了。
不知不覺間,兩人在這溫暖的帳篷中暢談到深夜。
朱棣有氣無力地躺在床上,感歎道:“如此江山,豈不讓人留戀?”
“爺爺!”正在這時,帳篷外傳來一道呼喊聲。
朱棣緩緩地撇過頭,輕聲道:“進來吧。”
緊接著,朱瞻基便拉著被綁的張雲踏步走進來。
張雲快速地將帳篷內的所有人看了一遍,當注意到床榻上的人時,他內心一動:這位該不會就是傳說中的永樂大帝了吧?
這一身氣勢倒是非常的足。
在路上,他也算是弄明白了,現在是永樂二十二年,不出意外,應該就是朱棣最後一次征戰遼東的時候了。
也就是在這一次,朱棣病死在榆木川。
本來他還想趕緊穿越回去,結果竟然要七天後才會再次穿越,無奈張雲隻好跟著朱瞻基回來了。
但是這小子竟然懷疑自己是什麼奸細,直接將他給綁了,最後才被帶到著中軍大營,朱棣的帳篷中。
“爺爺,孫兒抓到了一個奸細,很可能就是阿魯台的人。”朱瞻基走上前開口。
此話一出,朱棣那原本已經黯沉下去的臉色,像是突然注入了興奮劑猛地坐起身。
他這次就是為了追殺阿魯台,結果連個毛都沒看到,現在抓到了對方的人,是不是就可以追到他們的蹤跡了?
而一旁,張雲卻是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