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雪中送炭,賢才來投_三國群美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群美傳 > 第17章 雪中送炭,賢才來投

第17章 雪中送炭,賢才來投(1 / 1)

一場鋪天蓋地的鵝毛大雪,在凜冽北風的呼嘯中紛紛揚揚地落下,不過一夜之間,便將朔方城內外染成一片蒼茫無際的銀白世界。

徹骨的嚴寒如同無形的枷鎖,牢牢封凍了所有道路,也迫使持續了近一年的邊塞戰事戛然而止。無論是塞外的匈奴部落,還是漢地內部那些蠢蠢欲動的勢力,都難以在這等酷烈天氣下興兵動武。

朔方,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終於贏得了一段彌足珍貴的喘息之機。

城內,那座原本屬於王大戶的宅邸正堂內,炭盆燒得劈啪作響,橘紅色的火焰驅散著從門窗縫隙滲入的寒意。

淩雲與蔡邕相對而坐,麵前攤開著簡陋的戶籍冊和手繪的地形圖,兩人的眉頭都因眼前的難題而緊鎖。

人口在冬日的暴增雖是喜訊,但隨之而來的糧食調配、住所安置、治安維係等千頭萬緒的難題,卻讓這兩位實際的掌權者深感治理人才的捉襟見肘。

“老師,眼下登記在冊的流民已超過兩千戶,丁口逼近萬人。僅靠文遠帶著那群半大少年維持秩序,已是左支右絀,難以為繼。”

淩雲揉著因連日操勞而隱隱作痛的眉心,聲音裡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眼看冰雪消融後春耕在即,土地如何劃分才算公允,有限的農具如何分配,淤塞的溝渠如何修繕……樁樁件件,都需精通錢糧庶務、熟悉民政之人來統籌啊。”

蔡邕亦是長歎一聲,花白的眉毛耷拉著,流露出力不從心的無奈:“是啊,老夫平生所學,儘在經史典籍、道德文章,於這錢穀刑名、瑣碎庶務,實非所長。丁原所授那‘代理縣令’的空頭名分,用以治理這驟然膨脹的萬餘之眾,早已是勉為其難,心力交瘁。若能有一二精通吏治、踏實乾練之才……”

他憂心忡忡的話語尚未完全落下,忽聽得堂外庭院中,傳來張遼那尚帶少年清亮、卻又因急促而略顯沙啞的嗓音,其中竟混雜著難以抑製的興奮:“老師!淩大哥!府門外有兩位先生求見!自稱是老師的弟子,一人自吳郡而來,姓顧名雍,字元歎;一人自山陽郡而來,姓王名粲,字仲宣!特來拜見恩師!”

顧雍?!王粲?!

淩雲如同被一道電流擊中,猛地抬起頭,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喜光芒!蔡邕更是“霍”地一下從胡床上站起,激動得連手中的茶碗都險些打翻,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元歎?仲宣?他們……他們竟真的跋涉千裡而來了?!快,快請!”

兩人再也顧不得商議,立刻整理了一下略顯褶皺的衣冠,步履匆匆地親自迎出府門。

隻見漫天風雪交織成的厚重簾幕之外,赫然佇立著兩名幾乎被白雪覆蓋的身影,風塵仆仆,難掩旅途的艱辛。

當先一人,約莫二十出頭年紀,身姿挺拔如鬆,麵容端正,眉宇間自帶一股沉靜穩練之氣。雖身著單薄的青衫,早已被雪水與泥濘浸染得不成樣子,但他背脊依舊挺得筆直,眼神清澈而堅定,仿佛這塞外的狂風暴雪,也無法撼動其內心的沉穩分毫。

此人,定然是曆史上那位輔佐東吳、以嚴謹務實、治理能力卓越而聞名的顧雍顧元歎!

稍後一步的那位,年紀更輕,約十七八歲,身形略顯清瘦單薄,麵容清俊,帶著典型的文人雅氣,甚至有些文弱之感。

然而,那一雙眸子卻亮得驚人,如同寒夜中的星辰,閃爍著靈秀、才華與不羈的光芒。此刻他雖凍得臉色蒼白,嘴唇微紫,卻依舊難掩其天生的名士風骨。

這位,必是後世譽為“建安七子”之首、才華橫溢、文采斐然的王粲王仲宣無疑!

“學生顧雍王粲),拜見恩師!”見到蔡邕熟悉而慈祥的麵容,兩人立刻不顧地上冰雪,奮力拂去身上積雪,隨即恭恭敬敬地行下叩拜大禮,聲音因激動與寒冷而帶著明顯的哽咽。千裡跋涉,曆儘艱險,此刻終於得見尊師,心中塊壘與艱辛,儘化作這一拜。

“快起來!快起來!如此嚴寒天氣,苦了你們了,真是苦了你們了!”蔡邕連忙搶上前幾步,伸出雙手,親自將兩位愛徒攙扶起來,望著他們凍僵的臉龐和破損的衣衫,老人眼眶不禁濕潤,心中既是心疼,又是無比的欣慰。

兩人起身後,目光不由自主地、帶著審視與好奇,投向了始終靜立在蔡邕身旁的淩雲。隻見此人身姿挺拔如嶽,麵容線條剛毅,雖年紀看似與顧雍相仿,眉宇間卻凝聚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度,那雙深邃的眼眸銳利如鷹,仿佛能洞穿人心,又似蘊藏著無邊風雲。

蔡邕見狀,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側身引薦道:“元歎,仲宣,來來來,為師為你們引見。這位便是為師在信中多次提及,新收入門下的弟子,淩雲,字乘風。”

顧雍與王粲聞言,臉上瞬間浮現出肅然起敬的神情。

他們這一路行來,越是接近朔方地界,聽到關於這位“淩師弟”的傳奇事跡就越是詳儘、越是驚人——陣斬匈奴百夫長、巧設火牛陣、以極小代價近乎全殲百餘匈奴精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樁樁、一件件,對於他們這些慣讀聖賢書、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而言,簡直如同聆聽說書人口中的英雄演義,震撼心神!如今親眼見到這位傳說中的主角,雖驚訝於其年輕,但那沉穩如山的氣度和銳利如刀的眼神,卻讓他們不敢有絲毫怠慢,心中原有的幾分疑慮也煙消雲散。

顧雍率先上前一步,再次鄭重拱手行禮,語氣沉穩而懇切:“顧雍久仰淩師弟威名!師弟以雷霆手段廓清邊塞妖氛,庇護一方黎庶,更以絕世奇謀大破胡虜,揚我大漢天威於塞外!雍雖遠在江南,亦聞風而慕,心馳神往久矣!今日得見師弟真顏,方知盛名之下無虛士,實乃三生有幸!”他言辭懇切,敬佩之情溢於言表,毫無虛飾。

王粲更是難掩激動,他年紀尚輕,性情更為外露,最是仰慕英雄豪傑,此刻搶上前,聲音因興奮而微微提高:“淩師弟真乃當世之英雄也!那《出塞》一詩,雄渾蒼涼,氣吞萬裡如虎!”

“尤其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之句,何其壯懷激烈!今日得見師弟,方知詩如其人,人如其詩!詩中之豪情,便是師弟胸中之塊壘!粲,五體投地,佩服之至!”他目光灼熱,幾乎將淩雲視作了行走的詩篇與傳奇。

淩雲心中自是歡喜,麵上卻愈發謙遜從容,連忙躬身還禮,語氣真誠:“二位師兄謬讚,直令雲汗顏!雲不過是為求生存,偶得僥幸,豈敢當二位師兄如此盛譽。反倒是二位師兄,不避艱險,遠涉山河,風雪無阻而來,此等高義深情,雲與朔方萬千百姓,銘感五內!此處非講話之所,快請入內,暖暖身子!”

眾人回到炭火溫暖的正堂,分賓主落座。侍從奉上滾燙的薑湯,幾人小口飲下,一股暖流自喉間滑入腹中,驅散了骨髓裡積存的寒意,僵硬的身體才漸漸舒緩過來。略作寒暄,話題便自然而然地轉入了正事。

顧雍與王粲坦言,他們接到老師書信之時,正值或仕途蹉跎、鬱鬱不得誌,或對中原日漸混亂的朝局、互相傾軋的黨爭深感失望彷徨之際。

聽聞恩師竟在這被視為絕域的邊塞之地,與一位少年英雄攜手開創出如此一番令人振奮的新局麵,兩人便覺胸中塊壘頓消,看到了實現平生抱負的另一條路徑,於是毅然決定拋棄中原可能的安逸,前來投奔,欲在這片新生的土地上,將平生所學,付諸實踐。

蔡邕看著這兩位在自己蒙難時仍不忘舊情、毅然來投的得意門生,心中感慨萬千,既有欣慰,亦有托付重任的決然。他目光轉向淩雲,見淩雲微微頷首,眼中滿是信任與支持。

蔡邕便清了清嗓子,神色一正,目光掃過顧雍與王粲,語氣莊重而充滿期許:“元歎,仲宣,你們來得正是時候!如今天寒地凍,正是積蓄力量之時。朔方新定,百廢待興,正值求賢若渴之際。為師雖頂此‘代理’之名,然才疏德薄,治理這日漸繁重的朔方政務,已是心力交瘁,難堪重負。”

他目光首先落在顧雍身上,帶著無比的信任:“元歎,你性情沉穩練達,心思縝密周全,尤精律令章程、錢糧庶務。為師今日便任命你為朔方縣丞,總攬全縣戶籍稽核、田畝劃分、賦稅征收、刑名訴訟等一應民政要務!望你竭儘所能,協助淩雲,安定地方,撫育黎民!”

顧雍神色凜然,立刻起身,躬身領命,聲音沉穩而堅定:“蒙老師與師弟信重,委以如此重任!雍,必當彈精竭慮,恪儘職守,定不負老師與師弟之厚望!”他深知,這並非清閒官職,而是千鈞重擔,但亦是他一展平生所學的絕佳舞台。

“仲宣,”蔡邕又看向目光炯炯的王粲,語氣中帶著對其才華的激賞,“你才華橫溢,文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尤擅書記章奏、典校文章。便任命你為朔方主簿,掌管府衙一應文書起草、典籍校勘、教化宣傳事宜,並負責與並州乃至外界的所有文書往來,宣揚我朔方新政、招攬四方賢才!”

王粲興奮得臉頰泛起紅光,他本就渴望名聲,希望能以文章經世濟民,能在此邊塞要地執掌文書教化、溝通內外,正是發揮其所長的最佳位置。

他立刻起身,朗聲應道:“粲,領命!定當竭儘駑鈍,將朔方之新政、淩師弟之威德、老師之教誨,著於文章,傳布四海,必不使朔方之名埋沒於塞外風沙!”

至此,淩雲麾下,除了典韋這員無雙猛將、張遼這頭初露鋒芒的幼虎之外,終於迎來了顧雍、王粲這兩位能夠總理內政、執掌文書教化的核心棟梁之才!他那原本略顯單薄、偏重武力的草台班子,終於擁有了一個初步健全、文武兼備的行政架構雛形。

淩雲端起一碗溫熱的茶水,目光掠過堂外依舊紛揚不止、仿佛要覆蓋一切的漫天大雪,胸中卻是豪情激蕩,暖流奔湧。

文有沉穩乾練的顧雍、才華橫溢的王粲,武有萬夫莫敵的典韋、銳意進取的張遼,師有德高望重的蔡邕坐鎮中樞,更有萬千歸附的民心作為根基!

這個冬天,他將借此天時,徹底消化戰果,整合內部力量。待到來年冰消雪融,春回大地之時,便是他這條潛龍,騰躍於北疆,真正開始攪動這漢末天下風雲之際!

喜歡三國群美傳請大家收藏:()三國群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極仙帝! 抗戰,還是自己單乾吧 亮劍之團長到兵團司令 原來廣告不是騙人的 赤腳醫生筆記:1979重啟人生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獵糧滿倉 夢境國王 玄幻世界之全係靈根團寵傳奇 嬌嬌一巴掌,裴總跪著誇她打得響 他的鎮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