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那“所見甚妥,全力支持”的八字批語與鮮紅的縣令印信,如同最後的基石,徹底奠定了淩雲在朔方無可動搖的地位。
命令既下,整個朔方這台剛剛明確了核心的戰爭與生存機器,開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轟然運轉起來。
校場之上,以往相對粗放的訓練模式為之一變,被一種更為專業、更為嚴苛的氛圍所取代。
典韋負責的步兵營地,吼聲震天。這個巨漢雖然不擅長繁複的陣法變化,但他秉承著最樸素的道理——將士兵的體魄和血性錘煉到極致。
他親自示範,帶著五百兒郎背負沉重行囊,在朔方城外的曠野中越野奔跑,直至人人汗出如漿,卻無一人敢掉隊。
劈砍、格擋,每一個基礎動作都要重複千百遍,木製的刀槍與盾牌碰撞之聲不絕於耳。典韋的要求簡單直接:“力氣要大!皮要厚!挨了刀子的能咬牙頂住,砍向胡狗的刀要又快又狠!”
雖然方法看似笨拙,但這五百步兵在他的操練下,那股剽悍勇猛、不畏生死的氣勢,確實在與日俱增,如同一群逐漸露出獠牙的凶獸。
與之相比,張遼的騎兵營地則顯得“精細”許多。選拔過程極為嚴格,不僅考校騎術、箭術,更注重反應與協同。
張遼將有限的五百名額視為珍寶,親自挑選每一人、每一馬。訓練從最基礎的控馬、隊列開始,要求騎兵在高速奔馳中依舊能保持嚴整隊形。他借鑒了胡騎的靈活戰術,更強調漢軍騎兵的紀律與衝擊力。
校場邊緣,設立了大量的草靶,騎兵們反複練習著騎射與衝鋒劈刺。張遼時常策馬穿梭於隊伍之間,聲音清越地指點著要領:“注意馬速!保持間距!弓要穩,心要靜!衝鋒之時,人馬一體,勢不可擋!”
夕陽下,這支初生的騎兵隊伍已初具雛形,馬蹄翻飛,卷起煙塵,隱現未來鐵騎的鋒芒。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高順的“陷陣營”和郝昭的“守備營”。
高順練兵,沉默而高效。他話語極少,要求卻嚴苛到近乎不近人情。軍令一下,不容任何置疑與折扣。
他極其注重紀律與配合,從最基本的站立、行走進而到複雜的陣型轉換、武器協同,要求所有人如同臂使指。
士兵們披著比尋常更重的甲胄,進行著枯燥卻必須精準到毫厘的陣列演練。“陷陣營”的士兵們很快發現,這位新來的高將軍,其威嚴並非來自咆哮,而是來自那雙仿佛能洞悉一切疏漏的沉靜眼睛和隨之而來的嚴厲懲處。
但與之相對的,是高順與士兵同甘共苦,絕不特殊,且賞罰分明。漸漸地,一股沉默、堅韌、如同磐石般不可撼動的氣質,開始在這五百人中凝聚。
他們尚未經曆大戰,但那整齊劃一的步伐、令行禁止的作風,已讓其他營的將士側目。
郝昭的“守備營”則更像一個大型的工地與訓練場的結合體。他並未一味埋頭苦練體能武藝,而是將大量時間用在熟悉和操作各種守城器械上——弩機如何上弦更省力且快速,滾木礌石如何堆放才能最有效地殺傷敵人,如何快速修補破損的城牆,如何在城頭有效組織火力層次。
郝昭親自帶隊,丈量朔方城牆的每一段,指出防禦薄弱之處,並立即著手改造。他甚至還讓士兵們模擬攻防,從“敵人”的角度思考如何攻城,再反過來完善守禦策略。
在他的主導下,朔方城的城牆開始悄然發生變化,女牆被加高,垛口被優化,城頭儲備的防禦物資也日益豐富、井井有條。
“守備營”的士兵或許野戰能力並非最強,但他們對這座城池的熟悉程度和防守信心,卻在飛速提升。
軍政之外,內政體係也在顧雍等人的主持下,高效運轉。
顧雍展現了其出色的理政才能。他首先重新梳理了朔方那並不複雜卻有些混亂的戶籍與田畝冊,將新近流入的流民妥善安置,分給荒田、借貸糧種農具,鼓勵墾荒。
他深知糧食是根基,親自過問農時,組織人力興修小小的水利,確保春耕順利。市集在他的管理下,交易更為公平有序,吸引了周邊一些小商販前來,給朔方帶來了一些難得的活力和物資。
王璨則充分發揮其文采與口才。他起草的文書,安撫境內百姓的安民告示,都文理清晰,措辭得體,既不過分張揚,也保持了朔方的尊嚴與立場。
同時,他在城內尋了一處寬敞的舊屋,簡單修繕後,掛上了“蒙學堂”的匾額,親自擔任啟蒙先生,招收城中適齡孩童和一些願意學習的年輕軍吏子弟入學。
朗朗讀書聲開始在這邊塞雄城中響起,雖然微弱,卻代表著文明與未來的希望。
滿寵的法治之劍也悄然出鞘。他結合漢律與朔方實際情況,製定頒布了若乾簡明扼要卻足以震懾不法的軍政法令。
他執法鐵麵無私,無論是軍中鬥毆,還是民間偷盜,一旦查實,皆依律處置,絕不姑息。起初,一些習慣了此前相對鬆散氛圍的兵痞和遊民頗感不適,但在幾起典型案例被雷霆處理後,朔方城內的風氣為之一肅。
軍民逐漸明白,在這位冷麵判官麵前,無人可以逾越法度。一種基於規則而非個人好惡的秩序,開始深入人心。
時間在忙碌中悄然流逝,冬雪消融,春意漸濃。整個朔方城,仿佛一頭從冬眠中蘇醒的巨獸,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軍營中操練的號子聲、馬蹄聲,田野間農夫耕作的吆喝聲,蒙學堂裡稚嫩的誦讀聲,市集上隱約的嘈雜聲……種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彙成了一曲昂揚的奮進之歌。
淩雲時常在典韋、張遼等人的陪同下,巡視各處。他看到軍容日益嚴整,士氣和技藝都在穩步提升;他看到田地中新苗破土,綠意盎然;他看到市集略有繁榮,百姓臉上不再是麻木與惶恐,而是有了對生活的期盼;他看到法令通行,秩序井然。
這一切,都讓他深感欣慰。他知道,距離那天下大亂的日子又近了一步,但他麾下的這條“潛龍”,其筋骨正在這北疆的風沙中被打磨得愈發強健,其爪牙正在專業的錘煉下變得愈發鋒利。
喜歡三國群美傳請大家收藏:()三國群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