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決議擴軍三千的將令,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激起的漣漪以驚人的速度擴散至朔方六縣的每一個角落。
然而,令所有官員、乃至淩雲本人都未曾預料的是,這場預想中或許需要動員、需要宣講、甚至可能需要輔以些許強製手段的征兵,竟在極短的時間內,演變成了一場猶如火山噴發般、席卷整個朔方的、空前踴躍、群情激昂的自發性從軍狂潮!
那蓋著朔方都尉大印、以最樸實無華言辭寫就的招兵告示,被小心翼翼地張貼在各縣縣衙外的八字牆、人來人往的市集入口、以及大大小小鄉亭裡社最醒目的位置。
識字的吏員、甚至是蒙學裡嗓音清亮的童生,被請來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宣讀著那簡短卻重若千鈞的內容:“為保家園永固,為絕胡虜之患,朔方都尉淩雲,特此招募義勇新軍三千,凡我熱血兒郎,皆可應募,共衛桑梓,同建功業!”
沒有冗長的渲染,沒有虛無縹緲的封官許願,但這寥寥數語,卻仿佛帶著奇異的魔力,精準地叩響了每一位朔方邊民心中那根最敏感、最緊繃的弦。
那是對匈奴連年寇邊、燒殺搶掠所積攢下的刻骨仇恨,是對去歲狼山慘狀、親友罹難尚未消散的悲痛記憶,更是對淩雲及“朔方四傑”浴血搏殺、揚威域外所激發出的無比崇敬與保衛腳下這片剛剛重現生機土地的熾熱決心!
告示甫出,應者雲集。
“淩將軍要招兵了!是打匈奴!俺去!必須去!”一個剛放下鋤頭的漢子,眼眶泛紅,攥緊了拳頭,他的一家老小去年差點死在胡人馬蹄下。
“俺這條賤命,是將軍帶著人在狼山拚死救下來的!沒有將軍,俺早就成了路邊枯骨!如今將軍要人,俺要是貪生怕死,還是人嗎?!”一個臉上帶著刀疤的漢子嘶啞著低吼。
“爹!娘!你們彆攔我!我要去參軍!我要跟著淩將軍,跟著典韋將軍、張遼將軍、李進將軍他們,殺胡狗!給被胡人害死的大哥報仇雪恨!”一個半大的少年,掙脫母親的拉扯,眼神倔強而決絕。
“去年……去年狼山那一仗,咱們村……沒了十幾個好後生啊……這血海深仇,不能不報!娃他娘,讓狗娃去!跟著淩將軍,俺們放心!”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拄著拐杖,老淚縱橫,卻用力將身旁健壯的兒子推向報名的人流。
從須發皆白、憶及往事便捶胸頓足的老翁,到臉龐尚存稚氣、眼中卻燃燒著複仇火焰的少年;從田埂上剛直起腰、手掌布滿老繭的樸實農夫,到市井間依靠手藝謀生、此刻卻毅然放下工具的工匠。
甚至還有不少聽聞“朔方四傑”威震草原的事跡後,心馳神往,特意從雲中、五原甚至更遠郡縣跋涉而來的遊俠兒、身手矯健的獵戶……形形色色的人們,懷著同一個目標,如同百川歸海,從四麵八方,洶湧地彙聚向各縣城門口、校場邊設立的征兵點。
朔方城外的巨大校場,作為最主要的征兵處,更是人聲鼎沸,場麵壯觀。報名的人群排成了一條條蜿蜒曲折、不見首尾的長龍,喧囂聲、議論聲、鼓勵聲、以及登記官吏聲嘶力竭的點名確認聲,混合成一股巨大的聲浪,直衝雲霄。
負責登記造冊的書吏們,伏在臨時搬來的長案後,毛筆在竹簡和麻紙上飛速劃動,忙得汗流浹背,連抬頭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旁邊的墨盤乾了又滿,滿了又乾。
眼前的情景,足以讓任何鐵石心腸之人為之動容:
許多人是父子相伴、兄弟聯手前來。
“軍爺!登記!俺們家三個兒子,都要報名!一個不留!”一位麵色黝黑的中年漢子,帶著三個虎背熊腰的兒子,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驕傲。
“長官!老漢我年近五十,揮不動刀了,但俺這兩個崽子,都是吃得起苦、有一把子力氣的!求您一定收下他們!讓他們替他們死在胡人手裡的叔叔報仇!”一位老人顫抖著雙手,幾乎要跪下來,眼中滿是懇求與期望。
更令人震撼的是,一些家底還算殷實的人家,竟自發地攜帶著保養良好的環首刀、長矛,甚至牽來了自家視若珍寶的駿馬,苦苦哀求征兵官,隻盼能入選,尤其是那新增設的一千騎兵名額,更是成為了所有人眼中炙手可熱的榮耀,爭搶尤為激烈。
每一個被點到名字、經過初步篩選主要看年齡是否合適、體格是否健壯)而被錄用的青壯,臉上瞬間綻放出難以抑製的激動與巨大的自豪感,仿佛不是即將踏入生死難料的戰場,而是去領取一份光耀門楣的無上榮光。他們用力挺起結實的胸膛,努力站得筆直,迎接著周圍未能入選者或鄉親們投來的無比羨慕、敬佩乃至帶著幾分嫉妒的目光。
“快看!是西街的王狗蛋!他選上了!以後就是淩將軍麾下的戰兵了!”
“李家坳的二牛家小子也中了!真是給老李家爭光啊!”
“唉!隻恨俺這腿腳早年落下了毛病,不然……不然俺也要去投軍,跟著淩將軍殺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種發自內心的踴躍,那種幾乎要溢出來的熱情,那種以能加入“朔方四傑”統領的軍隊為畢生榮耀的強烈集體榮譽感,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參與招兵工作的官員和老兵將領。
原本,按照顧雍、高順等人最樂觀的估計,完成三千新兵的招募,至少也需要十天到半個月的時間,其中可能還要輔以一定的宣傳和動員。
然而,在這股如同海嘯般洶湧的民意推動下,招募工作進行得異常順利,效率高得驚人——僅僅用了短短三天時間!三千個新兵名額,便被熱情高漲的青壯們一搶而空!
甚至,在各征兵點外,還聚集著大量符合條件卻因名額已滿而未能入選的青年,他們久久徘徊,不肯離去,臉上寫滿了失落與不甘,反複向官吏們懇求,哪怕隻是作為一名輔兵也好,隻求能加入這支英雄的軍隊。
至此,盤點朔方郡現有軍事力量,已然令人振奮:
·高順陷陣營,曆經戰火淬煉與兵員補充,已達八百之眾,乃攻堅破陣之絕對核心,氣勢愈發沉凝銳利。
·郝昭守備營,專精城防壁壘,兵力六百,裝備日益精良,乃朔方最穩固之磐石。
·張遼麾下騎兵,經過北征洗禮,擴編至八百騎,乃來去如風、鋒銳無匹的沙場鐵騎。
·典韋親衛步兵,同樣增至八百人,皆勇悍絕倫之輩,對淩雲忠心不二,乃中軍最可靠的屏障。
·新招募之三千新兵,雖未經戰陣,卻滿懷熱血與鬥誌,如同一塊亟待雕琢的璞玉,暫由高順統一編練。
如此算來,朔方郡的總兵力,已一躍達到整整六千人!這尚且不包括分散在各縣,負責維持地方治安、清剿小股匪患的數百名縣兵。
站在點將台上,淩雲俯瞰著下方校場上那一片黑壓壓、人頭攢動、散發著青春朝氣與昂揚鬥誌的三千新兵方陣,再環視身旁肅然林立、甲胄鮮明、周身彌漫著經曆過血火洗禮的凜冽煞氣的各營老卒,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蕩澎湃,幾乎要破體而出!
這,已不再是當初他剛接手時,那支需要他親冒矢石、帶著大家掙紮求存、朝不保夕的弱小力量,而是一支兵種初步齊全、後勤根基紮實、內部凝聚力空前、士氣高昂如虹的強軍勁旅!
民心可用!軍心可用!這六千願為守護家園、追隨他淩雲而效死的熱血兒郎,便是他在這北疆邊塞之地,應對一切明槍暗箭、開創前所未有之基業的最堅實、最可靠的保障!
潛龍之翼,至此已然豐滿!六千虎賁彙聚成的鋼鐵洪流,必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震蕩整個北疆、乃至影響天下格局走向的一股不容忽視的磅礴力量!
而接下來,最為關鍵也最為艱苦的任務,便是將這滿腔報國熱忱、卻尚顯稚嫩的三千新兵,投入最嚴酷的熔爐之中,千錘百煉,將其打造成真正的、無堅不摧的鋼鐵雄師!
喜歡三國群美傳請大家收藏:()三國群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