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拜見盧植_三國群美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群美傳 > 第109章 拜見盧植

第109章 拜見盧植(1 / 1)

合二為一的隊伍,承載著更多的希望與沉甸甸的責任,繼續堅定不移地向著東北方向的洛陽前進。

接下來的七天路程,雖不似之前南下荊州時那般帶著明確尋訪目標的急切,卻也並非一帆風順的坦途。為了周全地照顧身體初愈、尚顯孱弱的黃旭,隊伍刻意放緩了行進速度,日出而行,日未落便早早尋覓歇息之處,有時甚至不得不露宿於荒郊野嶺。

每當夜幕降臨,篝火在荒野中跳躍燃起,映照著圍坐的眾人。黃忠會細心地為兒子掖好禦寒的披風,檢查他是否穿戴暖和;

黃夫人則會取出淩雲特意吩咐攜帶的小陶罐,將裡麵每日不曾間斷的冰糖雪梨置於火邊小心溫熱,然後看著黃旭乖巧地小口小口喝下那清甜溫潤的湯汁。

太史慈,黃忠分成兩班,一絲不苟地輪流守夜,銳利的目光掃視著沉沉的夜色,警惕任何可能出現的危險,無論是野獸還是匪類。

風餐露宿固然辛苦,但令人無比欣慰的是,黃旭的臉色一日紅潤過一日,原本瘦弱得可憐的身軀似乎也悄悄結實了些,長了些許薄肉,腳步越來越穩當,那惱人的咳嗽聲自離開襄陽後,竟真的一次也未曾再響起。

他甚至能在中途休息時,跟著一直細心照顧他的姐姐、十三歲的黃舞蝶,在安全的營地附近慢慢走上幾小圈,臉上洋溢著屬於他這個十歲孩童的、久違了的輕鬆與好奇的笑容。

這日複一日、清晰可見的康複景象,如同最好的慰藉,驅散了旅途的疲憊,成為了支撐所有人前行的最佳良藥。

第七日午後,當那傳說中雄偉恢弘、象征著帝國權威的洛陽城廓,終於如同巨獸般緩緩出現在遙遠的地平線上時,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淩雲和心誌堅韌的太史慈,也不由得被眼前這磅礴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遠遠望去,洛陽的城牆高聳入雲,牆體綿延不絕,一眼望不到儘頭,如同一條沉睡萬年的土黃色巨龍,默然盤踞在蜿蜒的洛水之濱,其規模之宏大、氣勢之雄渾,遠遠超越了眾人此前見過的任何一座城池,包括富庶的襄陽。

越是靠近,那股獨屬於帝國心臟的、撲麵而來的威嚴與繁華氣象便越是迫人。寬闊如帶的護城河水麵在陽光下波光粼粼,巨大的吊橋堅實厚重,高大的城門樓如同山嶽般巍然聳立,其上旌旗招展,守城的兵士個個甲胄鮮明,手持長戟,神色肅穆,眼神銳利地掃視著進出的人流。

隨著緩慢移動的人流車馬,通過那幽深高大、需要仰視的城門洞,眼前的景象更是豁然開朗,讓人目不暇接。

筆直寬闊如同棋盤主乾道的天街,足以容納十數輛馬車並排馳騁,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種顏色的旌旗招牌迎風招展,販賣著來自天南海北的奇珍異寶、流光溢彩的綾羅綢緞、香氣四溢的精美食物以及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

街上人流如織,摩肩接踵,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浮世繪:有衣著華貴、乘車策馬前呼後擁的士族公卿;有高鼻深目、操著異域口音、牽著駱駝的西域胡商;有行色匆匆的官吏差役;也有眾多普通的市民、挑擔引車的貨郎、嬉戲追逐的孩童……。

各種喧鬨之聲——叫賣聲、議價聲、車馬聲、笑語聲——彙成一片巨大而充滿活力的聲浪,衝擊著耳膜。空氣中彌漫著各種香料、煎炸食物、濃鬱漆器與人體汗味混合的複雜氣味,無時無刻不在彰顯著這座帝國都城的極致富庶、海納百川的包容與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這就是……洛陽……”即便是心誌堅韌如黃忠,此刻握著韁繩的手也不由得微微收緊,看著眼前這遠超他半生想象極限的繁華盛景,喃喃自語,古銅色的臉上寫滿了震撼。

他身後的馬車裡,一直安靜乖巧的黃舞蝶也終於忍不住,悄悄掀開車簾的一角,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充滿好奇與驚歎地打量著這座隻在父親和說書人口中聽聞過的天下第一城。

連一向沉穩如山、喜怒不形於色的太史慈,身處這帝都的磅礴氣派之中,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眼神中流露出肅然之色。

淩雲此行洛陽,並非漫無目的的遊曆,而是有著明確的目標。他並未讓自己過多沉浸於眼前令人眼花繚亂的繁華,而是按照既定的計劃,直接前往拜見自己老師蔡邕的至交好友,同時也是海內聞名、德高望重的大儒,現任議郎的盧植。

盧植的府邸位於洛陽城內相對清靜文雅的官宦區域,門庭並不像某些權貴那般追求顯赫奢華,青磚灰瓦,顯得樸素而莊重,但門楣之上懸掛的匾額與兩旁立著的石獸,卻自有一股清正剛直、不容褻瀆的氣度。

淩雲遞上拜帖,用的依舊是“淩風”這個化名,但特意附上了老師蔡邕的親筆書信作為引薦,以示鄭重。

不多時,府內管家便恭敬地將淩雲一人引入書房太史慈、黃忠等人則被引至門房偏廳等候)。書房內陳設簡樸,卻充滿了書卷氣息,四壁皆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位年約五旬、麵容清臒矍鑠、目光炯炯有神如寒星、身著洗得發白的樸素儒袍的長者,正端坐於寬大的書案之後,正是名滿天下的盧植盧子乾。

他手中拿著蔡邕的信箋,見淩雲進來,目光如電般掃視過來,那目光中帶著長者對晚輩的審視,更帶著一位清流領袖對時局人物的探究與考量。

“學生淩風,拜見盧公。”淩雲上前幾步,依循弟子拜見師執的禮節,姿態恭敬地深深一揖。他深知盧植性格剛直不阿,眼裡容不得沙子,且自己身為邊郡守將,此刻擅離轄地雖用了化名掩飾),行為本身已屬敏感,因此在盧植麵前需格外表現出謙遜與謹慎。

盧植並未立刻讓他起身,而是沉聲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久居上位、明察秋毫的天然威壓:“淩風?伯喈蔡邕字)在信中,可是將你誇上了天,譽為世間罕有的璞玉。朔方城下破胡,邊郡重整秩序,甚至敢隻身深入草原……還有那流傳出來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之宏願,這些,皆是你這年輕後生所為?”

他的問題直指核心,目光銳利,仿佛要穿透淩雲的皮囊,直視其內心。

“盧公麵前,學生不敢有半分妄言。朔方些許微末之功,皆是賴陛下天威,將士用命,邊民協力同心,風不敢居功。至於那些狂言妄語,實乃是酒後一時激憤,有感於民生多艱而發,不成體統,讓盧公見笑了。”

淩雲微微躬身,語氣不卑不亢,將功勞推予上下,將自己放得極低,態度誠懇而坦然。

盧植仔細地打量著眼前這個年輕人,見他雖年紀甚輕,但眉宇間氣度沉凝,眼神清澈坦蕩,舉止從容有度,毫無尋常少年得誌者易有的驕矜浮躁之氣,心中先前的幾分疑慮便去了大半,轉而生出了幾分好感。

他放下手中的書信,語氣較之初見時緩和了許多:“起來說話吧。伯喈為人,老夫深知,他信中如此推崇,想必所言非虛。你年紀輕輕,能於邊塞有此作為,更難得的是有此等胸懷與見識,實屬不易。更難得的是,你不忘師恩,伯喈此前落難,流離失所,在朔方期間,多蒙你照料與敬重了。”

他這番話,顯然是指蔡邕在遭難流放期間,得到淩雲庇護並得以安穩著書立說的事情。

“盧公言重了,折煞學生。”淩雲依言起身,依舊保持著恭敬的姿態,“蔡師學問淵博,乃當世文宗,道德文章,足以垂範後世。風能有機緣隨侍左右,時時聆聽教誨,已是平生莫大幸事,豈敢言照料二字。”

兩人隨即就著當前天下大勢、經學義理乃至邊塞實務等話題交談起來。

淩雲憑借著超越時代的宏觀視野,以及對盧植剛正性格和政見的了解,言辭之間既表達了對漢室正統的尊重與維護,又隱含了對宦官專權、吏治腐敗、民生凋敝等時局弊病的深切憂慮,並提出了一些立足實際、注重成效的務實見解,既不過於激進,也不流於空談,聽得盧植時而蹙眉沉思,時而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想不到!你不僅勇武過人,能定邊安民,於政事經國竟亦有如此清晰獨到的識見!”

盧植眼中的讚賞之色愈發濃厚,語氣中也帶上了幾分惜才之意,“伯喈啊伯喈,你確是收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好弟子!隻可惜……”

他話到此處,戛然而止,但淩雲心中明白,盧植所歎的“可惜”,是可惜自己此刻因身份所限,隻能以化名行走於這帝都,無法以真實身份堂堂正正地施展抱負。

談話接近尾聲時,盧植關切地詢問道:“你此次冒險前來洛陽,除了看望老夫,可還有其他打算?如今住在城中何處?”

淩雲對此早有準備,如實相告:“不敢隱瞞盧公,風此次前來,主要是想開闊眼界,見識帝都風華,其次便是專程來拜見盧公,聆聽教誨。至於住處……尚未定下,原本打算在城內尋一清淨客棧暫且落腳。”

盧植聞言,立刻不容置疑地擺手道:“糊塗!既是我故人弟子,到了這洛陽城,豈有讓你去住客棧的道理?傳揚出去,豈不讓人笑話我盧子乾怠慢晚輩,不懂待客之禮?你,還有你隨行之人,若不嫌棄我這陋室簡樸,便都住到我府上來!我府中雖不似彆家奢華,但空餘房舍尚有幾間,環境也還算清淨,勝在安全穩妥。”

淩雲心中頓時一動,能在盧植府上落腳,好處不言而喻:不僅能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盤查,安全係數大大提高,更能借此難得的機會,與這位清流領袖、士林楷模朝夕相處,加深彼此的了解與關係,這對於他未來的布局至關重要。這簡直是求之不得。

他連忙起身,再次鄭重致謝:“盧公厚愛,晚輩感激不儘!如此,便恭敬不如從命,叨擾盧公了!”

“無妨,不必多禮。”盧植撫著清須,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意,隨即吩咐侍立一旁的管家,“去,將西跨院仔細收拾出來,務必整潔妥當,請淩公子及其隨從入住,一應飲食用度,皆需用心款待,不可怠慢。”

於是,淩雲一行人,連同黃忠一家,都被盧植府上的管家恭敬而周到地引領著,妥善安置在了府邸西側一處獨立的跨院之中。

這裡庭院清幽,有獨立的門戶,數間廂房寬敞明亮,設施齊全,遠比外麵魚龍混雜的客棧要舒適、安全得多。

黃忠夫婦對於能住在盧植這等清貴高官的府邸,感到既惶恐又無比感激,對淩雲那深不可測的人脈與能量,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而淩雲,則在這藏龍臥虎、風雲際會的帝都洛陽,順利地找到了一個穩固而可靠的落腳點,這無疑為他接下來意欲展開的種種行動,奠定了一個極為有利的基礎。

喜歡三國群美傳請大家收藏:()三國群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假太監:我替女帝照顧後宮 道宗大師兄 銅火 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 爹不疼娘不愛,下鄉後我一胎雙寶 重生之羊毛女王 穿成惡毒妻主後,夫郎們拿命寵 魂穿1970 她的權利遊戲 資本家小姐隨軍,一夜好孕懷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