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淩雲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籌備接應郭嘉等人從草原換回的漢民,整個朔方郡如同一張逐漸拉滿的強弓之際。
一騎來自晉陽的快馬,攜帶著並州刺史府的正式回文,風塵仆仆地抵達了朔方城。
一切正如荀攸、戲誌才二人當日於書房炭火旁所推演的那般,分毫不差!
丁原在收到淩雲第一封言辭懇切、請求協助安置流民的信件後,正為並州北部各郡凋敝殘破、府庫空虛、實在無力接收數萬張口的沉重負擔而焦頭爛額、束手無策之際。
緊接著又收到了淩雲那封“主動請纓”、願自行籌集一切、北上收複並治理五原郡以安置流民的第二封信。
這封信,對於急於甩掉包袱卻又想沾名釣譽的丁原而言,無異於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炭!
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如釋重負,立刻大筆一揮,下發了一道蓋著並州刺史大印的正式文書,明文準許朔方郡守淩雲“暫代五原太守事,一切便宜行事,撫輯流亡,整飭邊備”!
這道文書,雖未經過朝廷正式任命程序,給的是“暫代”之名,卻白紙黑字地賦予了淩雲管轄五原郡一切的臨時全權!這正是淩雲及其謀士們運籌帷幄、苦心謀劃所期望的最佳結果!
接到這份期盼已久的文書,饒是淩雲心性沉穩,也不由得麵露喜色,眼中精光一閃。他立刻下令,召集麾下所有核心文臣武將,於郡守府正堂議事。
“元歎顧雍字)!”淩雲當機立斷,將那道墨跡未乾的文書親手遞給肅立一旁的顧雍,語氣沉肅而充滿信任。
“五原郡曆經胡塵,百廢待興,收複失地、重建官府、安置流民、恢複生產,千頭萬緒,事務繁雜至極,非沉穩乾練、精通民政之能吏不可勝任。”
“你在朔方輔佐我多年,曆練已久,於錢糧、戶籍、田畝、刑名等諸般民政要務皆已嫻熟,此事,我便全權交付於你!”
“你即刻以代行五原太守事之名,總攬五原一切軍政民政大權!可自行選派得力士子、屬吏,迅速重設郡縣各級官府,丈量荒蕪土地,規劃軍屯民墾,編練鄉勇維持地方,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讓五原恢複基本秩序與生機,具備接納、安置數萬歸鄉同胞的能力!”
顧雍神色凜然,雙手鄭重接過那分量千鈞的文書,深深一躬,聲音堅定無比:“雍,蒙主公信重,委以此等重任,敢不竭儘駑鈍,嘔心瀝血?必當夙興夜寐,勤勉政務,務必使五原儘快重現生機,不負主公今日之托!”
“子布張昭字)!”淩雲目光轉向另一側的張昭,語氣同樣不容置疑,“朔方乃我等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如今郡內民政事務,在你與元歎共同努力下,已步入正軌,條理清晰。自即日起,由你全麵接手、總攬朔方郡一切民政事務!”
“你的首要之務,便是統籌協調朔方全部資源,傾力協助元歎,做好接收、安撫、初步安置從草原歸來的三萬同胞之準備!”
“朔方、五原,如今已如唇齒,兩郡事務,需緊密相連,你二人務必密切配合,人員、糧秣、物資、工匠,皆可視情況靈活調配,不得有誤!”
張昭亦是肅然拱手,沉聲應道:“主公放心!昭,領命!必與元歎兄同心協力,確保朔方穩固,並全力支持五原重建與流民安置事宜,使我北疆雙郡,連為一體,固若金湯!”
人事安排已定,淩雲沉吟片刻,又下達了一道充滿人情味與政治智慧的明令:“即刻在朔方郡城及各屬縣,廣泛張榜公告,將此事告知全體軍民百姓!”
很快,一張張蓋著鮮紅朔方郡守大印的告示,被衙役們鄭重地張貼滿了朔方城以及各縣城門、市集、要道等所有人流稠密之處。告示上以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全體軍民宣告:
“朔方郡守、淩公諭示全體軍民知悉:
賴天子洪福庇佑,我將士用命效死,今已與匈奴於夫羅部達成和議。不日之內,彼部所擄我大漢子民,凡三萬餘人,將得脫胡虜苦海,重返故國家園!
凡我朔方籍百姓,有親族、鄉鄰昔年不幸被擄往匈奴者,可於同胞歸來之日,前往郡府指定之地點,憑籍貫、姓名、體貌特征等仔細尋訪、認親。一經雙方確認,骨肉至親,即可由親族接回家中安置,共享天倫團聚之樂!
其餘無親可投之歸鄉同胞,郡府亦將一視同仁,妥善安置於新近光複之五原郡境內,分予田宅、糧種、農具,助其重建家園,安居樂業!
此乃皇天浩蕩、淩公仁德所致之天大喜訊,望我朔方全體軍民人等奔走相告,周知此情,屆時同沐恩澤,共慶團圓!”
這告示一出,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了萬鈞巨石,瞬間在整個朔方郡引發了前所未有、席卷一切的巨大轟動與狂喜浪潮!
“真的?!這是真的嗎?!那些年被胡人搶走的親人……要回來了?!”
“長生天……不,是老天開眼啊!淩將軍!淩將軍他真的做到了!他真的把咱們的人從胡虜手裡救回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的兒啊!娘等了你這十幾年,眼淚都流乾了,終於……終於把你等回來了啊!”一位白發老嫗拄著拐杖,望著告示,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阿姊!阿姊!你聽見了嗎?你要回來了!你一定在那隊伍裡!”年輕的弟弟緊緊攥著拳頭,激動得渾身顫抖。
無數百姓從四麵八方湧到各處告示前,識字的人大聲地、反複地念誦著每一個字,不識字的則焦急地拉著旁人詢問,生怕漏掉一絲細節。
當消息被最終確認屬實後,許多人當場喜極而泣,與身邊的陌生人相擁而慶,整個朔方城乃至各縣城鄉,都彌漫在一片即將迎來失散親人、骨肉團圓的巨大喜悅與殷切期盼之中。
這早已不僅僅是三萬人的簡單回歸,它更是點燃了成千上萬個破碎家庭破鏡重圓的希望之火,極大地撫慰了邊郡百姓常年累積的傷痛,前所未有地凝聚了民心、軍心!
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都深切而直觀地感受到,跟隨這位淩將軍,不僅能在這亂世烽火中求得一份安定的生活,更能奪回被踐踏的尊嚴,尋回失落的至親,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未來與希望!
朔方與五原的軍民之心,因這一紙充滿溫度的告示,被一種強烈的情感與共同的命運,前所未有地緊密聯結在了一起。
在顧雍與張昭這兩位能吏的高效運作下,整個朔方郡,這台早已為此刻準備好的精密機器,開始全力開動,發出轟鳴。
無數的人員被調動,海量的物資被清點、集中,通往五原的道路被加緊修整……一切都在為迎接遊子歸鄉、也為開拓五原那片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土,進行著緊張而有序的萬全準備。
一場承載著無數血淚、無儘思念與無限希望的大遷徙、大安置、大開拓,即將在這廣袤的北疆邊地,轟轟烈烈地展開,譜寫新的篇章。
喜歡三國群美傳請大家收藏:()三國群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