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尚未散儘時,最後一聲槍響在山穀間回蕩。李奎踩著殖民者的軍旗,將華夏衛的旗幟插進三號金礦的了望塔頂端,紅底黃星的旗幟在風裡舒展,將朝陽染成一片暖色。
“清點人數!”他轉身喊道,聲音裡帶著硝煙後的沙啞。三天三夜的攻堅戰終於落幕,三座小型金礦的輪廓在晨霧中漸漸清晰,像三顆失而複得的明珠,嵌在連綿的山坳裡。
一、戰場清掃:硝煙裡的餘溫
一號金礦的選礦車間裡,趙虎正指揮士兵搬運殖民者的屍體。穿藍色工裝的礦工們自發加入清理隊伍,他們戴著破舊的安全帽,手裡的撬棍還沾著礦渣,卻動作麻利地將散落的彈藥箱堆到牆角。
“虎哥,這裡有個活的!”一個年輕士兵的喊聲從破碎機後麵傳來。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殖民者蜷縮在傳送帶下麵,軍裝被礦石劃破了好幾個口子,手裡還攥著半截手槍,卻哆哆嗦嗦不敢抬起頭。
趙虎走過去,用靴尖踢了踢對方的肩膀:“放下槍。”殖民者慌忙鬆手,手槍“哐當”落地。“起來,去戰俘營,那裡有熱粥。”趙虎的聲音沒什麼溫度,卻讓對方愣住了——他大概沒料到會得到這樣的待遇。
車間外,林清正帶著衛生隊檢查傷員。一個年輕士兵的胳膊被流彈擦過,傷口還在滲血,卻梗著脖子說“沒事”,直到林清把碘酒棉球按在傷口上,他才疼得齜牙咧嘴。“這點傷算什麼,”他看著正在被抬走的殖民者俘虜,突然挺直腰板,“我爺爺當年在礦上被監工打斷過腿,今天總算替他出了口氣!”
礦工們聽得眼圈發紅。他們大多是被殖民者強征來的,有人被克扣工錢,有人被打罵虐待,此刻看著滿地的殖民者裝備,有人忍不住踹了一腳翻倒的礦車:“讓他們也嘗嘗被人趕跑的滋味!”
二、戰果統計:數字裡的重量
臨時指揮帳裡,李奎鋪開三張地圖,分彆標記著三座金礦的位置。參謀官拿著炭筆,在地圖上圈出已收複的區域:“一號金礦的主礦道、選礦車間、倉庫全拿下來了,俘虜殖民者士兵73人,繳獲步槍56支,機槍3挺,還有兩箱沒開封的炸藥。”
“二號呢?”李奎問道,指尖點在地圖上的二號金礦——那裡是三座金礦中最深的,有地下三層巷道。
“二號有點麻煩,”參謀官的聲音低了些,“地下二層還有零星抵抗,咱們的人正在清剿。不過地麵設施全收複了,找到12個被關押的礦工,都是上個月反抗被抓的。”
李奎的眉頭擰了起來:“加派人手,務必把地下巷道裡的殘敵清乾淨,彆留隱患。”他頓了頓,又問,“礦工們怎麼樣?”
“正在食堂喝粥呢,”林清掀簾進來,軍靴上還沾著泥,“我讓人給他們發了新棉衣,有幾個年紀大的在哭,說沒想到還能等到這一天。”她把一份名單放在桌上,“這是犧牲的弟兄名單,還有受傷的統計。”
李奎拿起名單,指尖劃過那些熟悉的名字,指腹在“王二柱”“劉小五”上停留了很久——這兩個年輕士兵是剛從訓練營派來的,昨天在爆破三號金礦的碉堡時,為了掩護隊友,被流彈擊中。
“撫恤金按最高標準發,”他聲音有些發緊,“家屬那邊我親自去慰問。受傷的弟兄送後方醫院,告訴院長,用最好的藥。”
參謀官在一旁補充:“物資方麵,三座金礦的倉庫裡找到不少好東西,光糧食就有五十噸,還有發電機、水泵這些設備,夠咱們用上一陣子了。”
“把糧食分一半給礦工,”李奎合上名單,“他們比咱們更需要。設備登記造冊,能用的儘快檢修,礦井裡的抽水機早就該換了。”
三、礦工的賬本:比黃金更重的收獲
三號金礦的空地上,礦工們圍坐成一圈,每個人手裡都捧著一個粗瓷碗。華夏衛的士兵給他們端來熱粥和鹹菜,有人卻舍不得喝,把粥倒進隨身帶的鋁飯盒裡。
“張大叔,您這是要給誰留著?”一個年輕士兵好奇地問。
被問的老人抹了把眼淚:“給我家老婆子,她昨天還說,要是能喝上一口熱粥,死也值了。”周圍的礦工們都沉默了,不少人低下頭,用袖子擦眼睛。
李奎站在不遠處,聽著這對話,心裡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他走過去,在老人身邊蹲下:“大叔,我們正在統計礦工的家屬信息,下午就派人把糧食和藥品送到家裡去,您看行嗎?”
老人猛地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裡閃著光:“真的?你們真能送?”
“真能。”李奎點頭,“不僅送物資,咱們還要重新開礦,用新規矩——礦工工資翻倍,每天工作八小時,逢年過節給假,家裡有困難的,礦上還能幫忙。”
人群裡爆發出一陣騷動。“李隊長說的是真的?”“工資翻倍?我兒子就能去讀書了!”“八小時工作製?以前殖民者可是讓咱們乾十二個小時!”
一個瘸腿的老礦工拄著拐杖站起來,他的腿是十年前被礦車軋斷的,殖民者隻給了兩塊銀元就把他打發了。“李隊長,”他聲音發顫,“你們真能待我們像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奎扶住他的胳膊,鄭重地點頭:“您本來就是這座礦山的主人。黃金重要,但挖黃金的人更重要。”
這句話像一塊石頭投進水裡,激起層層漣漪。礦工們開始七嘴八舌地提供信息:“二號金礦的地下三層有殖民者藏的炸藥庫!”“一號礦道的支撐木早就朽了,殖民者不肯換,說等塌了再招人挖!”“我知道他們把搜刮的黃金藏在哪,就在……”
這些信息很快彙總成一份詳細的清單,比士兵們搜查到的倉庫記錄還要完整。有個年輕礦工甚至畫出了殖民者偷偷開采的秘密礦道圖:“這條道直通山外,他們每個月都從這裡運黃金出去。”
林清看著這份由礦工們共同繪製的地圖,感慨道:“咱們收複的不隻是金礦,是人心啊。”
四、得失之間:更長遠的盤算
夕陽西下時,李奎站在三號金礦的製高點,望著三座金礦的輪廓漸漸被暮色籠罩。參謀官拿著最終的戰果報告走過來:“李隊,三座金礦共繳獲黃金230公斤,白銀1.2噸,還有不少礦石。損失方麵,犧牲17人,受傷53人,主要集中在三號金礦的攻堅戰。”
李奎接過報告,卻沒看那些數字。他指著山腳下的村莊:“你看,那裡的煙囪開始冒煙了。”夕陽下,礦工們的家鄉村莊裡,炊煙嫋嫋升起,比黃金的光澤更溫暖。
“咱們損失了17個弟兄,”他聲音低沉,“這17條命,換來了三座金礦,換來了礦工們的信任,換來了這裡的安寧。值嗎?”
參謀官沉默了片刻,回答:“以前聽老兵說,打仗不是為了搶地盤,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安心過日子。今天才算明白這話的意思。”
李奎點點頭,將報告折起來塞進兜裡:“通知各隊,今晚輪班值守,明早開始檢修設備。告訴礦工們,願意留下的,明天就可以上工,按新規矩算工錢;想回家的,咱們給發路費和安家費。”
夜幕降臨時,一號金礦的選礦車間突然亮起了燈。原來是礦工們自發組織起來,幫著士兵檢修機器。老礦工教年輕士兵辨認礦石的成色,士兵們教礦工們使用新的安全設備,車間裡的笑聲混著機器的嗡鳴聲,在山穀裡傳得很遠。
李奎站在車間門口,看著這一幕,突然想起剛出發時,趙虎問他“咱們到底為了什麼打仗”。現在他有了答案——不是為了那些冷冰冰的黃金,而是為了讓這些燈光能一直亮著,讓這些笑聲能一直有,讓每個在這裡生活的人,都能挺直腰杆,活得像個人樣。
清點戰果的賬本上,黃金的數字很醒目,但李奎在最後一頁添了一行字:“收複人心一座,價值連城。”
夜風掠過金礦的上空,帶著礦石和泥土的氣息。遠處的村莊裡,窗戶透出點點燈火,像撒在黑夜裡的星星。李奎知道,這隻是開始,還有更多的金礦、更多的土地等著他們去收複,但隻要守住心裡的那杆秤,知道什麼比黃金更重,就永遠不會迷路。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