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城牆初壘,路網開建_穿越1858年的澳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第258章 城牆初壘,路網開建

第258章 城牆初壘,路網開建(1 / 1)

晨露未曦時,華夏城的工地上已響起了夯土的號子聲。城牆基槽像一條深褐色的帶子,沿著劃定的邊界蜿蜒伸展,槽底鋪著一層厚厚的碎石,經昨夜的雨水衝刷後,泛著濕潤的光澤。夯土隊的隊員們扛著木夯列隊站好,每個人的腳下都踩著一雙沾著泥漿的草鞋,眼神卻亮得很——今天,他們要親手壘起華夏城的第一塊城牆。

“都記牢了!”夯土隊隊長劉三舉著木夯,聲音在晨霧中回蕩,“分層夯實,每層土厚五寸,夯到木錐插不進去才算合格!誰要是偷工減料,彆說我劉三不認人!”他手裡的木夯足有三十斤重,夯頭包著鐵皮,在晨光下閃著冷光。

天宇站在基槽邊,看著隊員們往槽裡填土。第一捧土落下時,帶著新鮮的泥土氣息,仿佛能聽到土地呼吸的聲音。“這土得篩過,”他對身邊的老石說,“把石塊、草根都撿乾淨,不然夯不實。”老石連連點頭,指揮著篩土的婦女們把篩好的細土堆成小丘,像一座座微型的金字塔。

一、分層夯實:築起城牆的筋骨

夯土的號子聲漸漸高亢起來,二十個壯漢分成四組,每組圍著一個夯點,隨著號子起落,木夯重重砸在土層上,發出“砰砰”的悶響,震得地麵都在微微發顫。“一夯挨一夯,夯夯要打實!”劉三的聲音混在號子裡,他光著膀子,古銅色的脊梁上汗珠滾落,砸在腳下的土地裡。

第一層土夯完,劉三從懷裡掏出一根鐵錐,猛地往土裡一插。鐵錐隻進去半寸就再也紮不動了,他用力拔出來,錐尖乾乾淨淨,沒帶起一點鬆土。“好!”他大喝一聲,“這層合格!上第二層土!”

婦女們立刻用簸箕端著細土上前,均勻地鋪在夯實的土層上,厚度剛好五寸。有個年輕媳婦不小心把土撒到了界外,劉三立刻喊道:“收回來!城牆的邊界不能差一分,多一寸少一寸都不行!”那媳婦紅著臉趕緊把土掃回來,心裡暗暗記下:這城牆,半點馬虎不得。

正午時分,日頭最烈,夯土的節奏卻沒減慢。天宇讓人送來綠豆湯,隊員們輪流喝幾口,又立刻回到崗位。劉三看著夯好的三段城牆,像褐色的土帶一樣紮實,突然想起剛挖基槽時遇到的硬土層——那時覺得難如登天,現在回頭看,不過是建城路上的一道坎。

“李隊,您看這密度咋樣?”一個隊員用腳跺了跺新夯的土層,硬得像塊石板。天宇蹲下身,用手指摳了摳土縫,指尖隻留下一點白痕。“不錯,”他站起身,“就按這個標準來,每天夯三層,天黑前檢查一遍,下雨前要蓋上油布,彆讓雨水泡軟了。”

夕陽西下時,城牆已經壘起了一尺半高,雖然不高,卻透著一股沉穩的氣勢。夯土隊的隊員們坐在土坡上,看著自己親手築起的城牆,突然覺得肩膀上的酸痛都值了。劉三掏出鐵錐,在牆根處又紮了一次,這次鐵錐依舊隻進去半寸。“明天繼續!”他把鐵錐彆在腰上,聲音裡帶著疲憊,卻充滿力量。

二、城門組裝:木骨撐起城的臉麵

與夯土隊的熱鬨不同,東城門的工地上透著一股精細勁兒。李木匠帶著五個徒弟,正在組裝城門的木框架。三根粗壯的鬆木梁已經架在地基上,梁上鑿著整齊的榫卯,像巨人的骨骼,支撐起城門的輪廓。

“主梁要對準基槽的中軸線,誤差不能超過半寸。”李木匠用墨線在木梁上彈出直線,“你看這榫頭,得嚴絲合縫,敲進去時要聽到‘哢嚓’一聲,那才叫到位。”他拿起一個木楔,對準榫眼敲下去,木楔與木梁完美咬合,沒有一絲縫隙。

徒弟們各司其職:一個用刨子把木梁打磨光滑,去除毛刺;一個在梁上鑽孔,準備安裝鐵箍;還有一個拿著水平儀,確保木梁不歪不斜。李木匠則在框架上標注尺寸,哪裡要裝門板,哪裡要留觀察口,哪裡要安門軸,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門軸得用最好的硬木,”李木匠撫摸著一根黑沉沉的木料,“是從老鬆樹根上取的,密度比水還大,耐磨,幾十年都壞不了。”他讓徒弟把門軸嵌進門框,轉動時發出“吱呀”的輕響,順滑得很。

傍晚時,城門的木框架已經立了起來,像個高大的巨人,守護著城池的入口。李木匠讓人給木梁刷上桐油,防止蟲蛀和受潮。桐油刷過的木梁泛著暗紅色的光,透著一股踏實的質感。“等城牆壘到一丈高,就可以裝門板了。”李木匠看著自己的作品,眼裡滿是欣慰,“這門,得讓它百年不倒。”

三、路網開建:十字貫通連四方

就在城牆和城門緊鑼密鼓推進時,城內的主乾道工程也破土動工了。按照“十字貫通”的規劃,東西向和南北向的兩條主街將在城中心交彙,像兩條大動脈,連接起四個城門和五大功能區。

負責路網的王二柱帶著人,正在清理主街的場地。他們用鋤頭鏟除雜草,用鐵鍬填平窪地,遇到石頭就撬起來搬到路邊,很快就清理出一條筆直的通道。“這條街寬兩丈五,”王二柱拉著測繩,在地上畫出邊界,“兩邊要留出三尺寬的排水溝,下雨時水能順著溝流進護城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幾個隊員推著石碾子,在清理好的路麵上來回碾壓。石碾子咕嚕嚕轉動,把鬆軟的土地壓得結實。“先壓三遍,把土壓實了,再鋪碎石墊層。”王二柱指揮著,“碎石要篩過,大的鋪底層,小的鋪上層,這樣才不容易塌陷。”

碎石是從采石場運來的邊角料,雖然不能用來壘城牆,鋪路麵卻正好。隊員們用筐把碎石抬到路上,均勻鋪開,再用石碾子碾一遍,碎石嵌進泥土裡,路麵頓時變得平整堅硬。一個隊員試著在上麵跑了幾步,腳下穩穩當當,不像之前那樣陷進泥裡。

“東邊這段鋪得差不多了,”王二柱擦了擦汗,指著遠處,“明天開始鋪西邊,爭取三天內把十字街的碎石墊層都鋪好。等城牆壘到一定高度,再在上麵鋪石板,那時候才算真正的路。”

有個老人牽著牛從旁邊經過,看著正在修建的街道,忍不住感歎:“以前這地方都是爛泥塘,下雨就沒法走,現在要修成石板路,以後趕車、走路都方便了。”王二柱笑著說:“大爺,以後這街上還能擺攤呢,您家的菜就能直接拉到這兒賣。”

四、一日檢查:細節裡藏著百年基業

夜幕降臨時,天宇帶著各隊隊長開始巡查。他先來到城牆處,用鐵錐在不同位置紮了紮,每處的硬度都差不多。“油布蓋好了嗎?”他問劉三。劉三指著牆邊的油布:“都蓋好了,邊角用石頭壓住了,保證不漏雨。”

走到東城門,李木匠正在給木框架加固。天宇摸了摸刷過桐油的木梁,乾燥光滑。“鐵箍什麼時候裝?”他問。“明天就裝,”李木匠說,“已經讓鐵匠坊打好了,都是帶倒刺的,能嵌進木頭裡,更結實。”

最後來到主街,王二柱正帶著人檢查排水溝。“溝深一尺,寬一尺五,水能順利流出去。”他用樹枝在溝裡劃了劃,“碎石墊層也碾平了,就等下一步鋪石板。”

巡查完一圈,天宇站在城中心的老槐樹下,望著初具雛形的城牆、立起的城門框架和正在修建的街道,突然覺得這座城已經有了呼吸。夯土的悶響是它的心跳,木材的清香是它的氣息,碎石的棱角是它的筋骨。

“明天,”天宇對身邊的人說,“城牆繼續夯,城門裝鐵箍,街道鋪完碎石就開始挖排水溝的連接渠,讓水直接通到護城河。”

夜色漸濃,工地上的火把漸漸熄滅,隻留下幾處崗哨的燈火。城牆的影子在月光下拉得很長,像一條正在成長的巨龍;城門的木框架沉默矗立,仿佛在積蓄力量;街道上的碎石反射著月光,像撒了一地的星星。

華夏城的骨架,正在這些一夯一土、一木一石、一磚一瓦中,慢慢變得清晰、堅實。那些看似平凡的細節——夯土的密度、木梁的榫卯、碎石的鋪設,都藏著建城者的匠心,藏著一座城能屹立百年的秘密。

明天的太陽升起時,這裡又將響起夯土的號子、刨木的聲響、推車的軲轆聲。華夏城的故事,就在這日複一日的忙碌中,緩緩向前。

喜歡穿越1858年的澳洲請大家收藏:()穿越1858年的澳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天羅煞星,鎮守人間五十年 最後的一位將軍 大明:我朱老三,解鎖呂布模版! 這就是你的宿命 秦朝曆險記 網遊:女神升級我變強 絕世之暗夜至尊 戰神潛龍歸來 開局賣家業?反手打造最強軍工 重生:舔狗的終極進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