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一種奇特的、緊繃的平靜中緩緩流淌。林澈接下了那份關於傳統糕點工藝標準化的小型調研項目。這項工作比單純的錄入要複雜得多,需要查閱大量文獻,進行比較分析,甚至要提出一些初步的標準化建議。報酬更高,但對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林澈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常常熬夜到很晚。顧清玥則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堅持康複訓練,身體肉眼可見地一天天好轉起來,蒼白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血色。
然而,平靜的水麵下,暗流從未停止湧動。王阿姨帶來的關於“顧清玥產後抑鬱嚴重、精神不佳”的謠言,像一根刺,紮在夫妻二人心上。他們很清楚這流言的源頭指向誰,這種針對人格和精神的汙蔑,比直接的經濟打擊更惡毒,目的就是徹底摧毀他們可能重新建立的社會形象和獲得幫助的機會。
一天傍晚,孩子睡熟了。狹小的出租屋裡,隻亮著一盞昏暗的台燈。林澈在電腦前整理調研資料,顧清玥則靠在床頭,就著燈光翻閱一本從舊書攤淘來的、關於傳統點心製作的書。空氣裡彌漫著一種壓抑的沉默。
終於,顧清玥合上書,輕聲開口,打破了寂靜:“澈,那些話……你聽到了嗎?”她的聲音很平靜,但微微顫抖的指尖泄露了她內心的波瀾。
林澈敲擊鍵盤的手頓住了。他轉過身,看向妻子,昏黃的燈光下,她的側臉顯得格外柔和,也格外堅韌。他點點頭,聲音低沉:“嗯,王阿姨說了。”他頓了頓,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不那麼憤怒,“彆往心裡去,清玥。那是他們沒辦法從正麵打敗我們,才用這種下作手段。”
顧清玥抬起頭,目光直視著林澈,眼神裡沒有他預想中的委屈或憤怒,反而是一種異常的清明和冷靜:“我沒往心裡去。我隻是在想,他們為什麼現在散播這種謠言?”
林澈愣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還沒來得及深入思考。
顧清玥繼續分析道,語氣像在討論一個商業案例:“之前他們打擊我們,是商業手段,法律手段。現在開始造謠,而且是針對我個人的、涉及精神狀態的謠言……這說明什麼?”她停頓了一下,自問自答,“說明他們可能感覺到,單純的商業打壓和法律圍剿,已經不能完全扼殺我們了。我們還在,而且……可能在某些他們看不到的地方,有了一點微弱的、恢複的跡象。所以他們慌了,開始攻擊我們最脆弱、也最難以自證的地方——精神狀態。”
她的分析像一道冷光,瞬間照亮了林澈心中的迷霧。他猛地反應過來:“對!你說得對!他們這是狗急跳牆了!這說明我們的‘潛伏’是有效的!我們讓他們感到了不安!”
這個認知,沒有帶來憤怒,反而帶來一種奇異的、冰冷的振奮。敵人越是使用卑劣手段,越證明他們的反抗是有效的,觸及了對方的痛處。
“那我們該怎麼辦?”林澈問道,語氣中帶著征詢。不知不覺間,顧清玥已經不再是那個需要他全力保護、隔絕一切風雨的脆弱病人,而是重新成為了可以共同分析局勢、製定策略的夥伴。
顧清玥沉吟片刻,眼神銳利:“謠言就像影子,你越是在意,追著它打,它越是糾纏不清。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站在光下。我們不需要去辯解,也辯解不清。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一點點好起來,用事實說話。”
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聲音堅定起來:“我的身體會越來越好,我會重新站起來,甚至重新拿起裱花袋。你的工作會越來越順利,我們會一點點還清債務,把寶寶健康養大。當有一天,我們能夠堂堂正正地重新站在陽光下,這些謠言自然會不攻自破。”
她轉過頭,看著林澈,眼中閃爍著久違的、屬於那個曾經在商場上冷靜果決的顧清玥的光芒:“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繼續‘潛伏’,積蓄力量,就像你說的,淬火成鋼。第二,更加謹慎,避免任何可能被他們抓住把柄、坐實謠言的行為。”
林澈聽著妻子清晰冷靜的分析,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和敬佩。眼前的顧清玥,仿佛經曆了一場烈火的焚燒,褪去了曾經的些許理想化和脆弱,淬煉出了更堅韌、更冷靜的內核。她不再是被動承受傷害的受害者,而是成為了冷靜分析敵我、主動規劃路徑的戰略家。
他站起身,走到床邊,緊緊握住她的手:“好!就按你說的辦!我們不理那些鬼影子,我們就埋頭做我們該做的事!讓他們看看,到底是誰的精神更強大!”
從那天起,兩人的“潛伏”進入了更積極、更有針對性的新階段。顧清玥的康複訓練更加係統,她甚至開始嘗試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進行一些極簡單的、恢複手部穩定性和靈活性的練習,比如用筷子夾豆子,或者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練習握筆寫字的力度。每一次微小的進步,都讓她眼神中的光彩更盛一分。
林澈則更加投入地完成調研項目。他不再將其視為單純的謀生手段,而是作為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他如饑似渴地吸收著關於傳統工藝、食品安全、標準化流程的知識,並嘗試將這些知識與他和顧清玥過去經營“初暖”的經驗相結合,在腦海中勾勒著未來可能的產品雛形。他甚至還開始自學一些簡單的數據分析軟件,以便更好地完成調研報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的夜晚,常常是在這樣的場景中度過的:孩子在一旁安睡,林澈在電腦前專注地工作,顧清玥則在燈下慢慢地練習書寫,或者閱讀相關的書籍。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靜謐而充滿力量的氣氛。偶爾,他們會交流幾句。
“澈,你看這個關於老式月餅糖漿熬製溫度的標準,和我們以前憑經驗做的,有點不一樣。”
“嗯,我看到了。標準更精確,穩定性更好,但可能犧牲了一點風味上的微妙變化。也許可以結合一下?”
“我也這麼想。等以後……”
“以後”這個詞,開始更頻繁地、更自然地出現在他們的對話中。雖然依舊模糊,卻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幻夢,而是一個通過當下每一分努力正在悄然構築的未來。
外界的謠言,並沒有停止,偶爾還會通過王阿姨或其他渠道,零星地傳到他們耳中。但每一次,他們都隻是互相看一眼,從對方眼中看到同樣的冷靜和不屑,然後便不再理會,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這種沉默的、以行動為語言的回應,比任何憤怒的辯解都更有力量。
淬火,需要高溫,也需要時間。他們正在經曆的,正是這樣一個過程。痛苦和壓力是高溫,而他們的堅持、智慧和彼此扶持,則是讓這塊“鋼”在火中保持形狀、逐漸增強內部結構的關鍵。鋒芒未露,但內在的質地,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隻待時機成熟,便可裂石穿金。
喜歡甜吻定製請大家收藏:()甜吻定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