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午十點,省政府會議室裡氣氛緊繃,專項整改小組首次工作彙報會正進行到關鍵環節。省長趙建明端坐主位,林致遠及三名省委副書記分列兩側,各廳局負責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桌前的統計報表上。
“輕工業局先彙報。”趙建明的聲音打破沉寂。
輕工業局局長趙剛扶了扶眼鏡,拿著彙報材料念道:“已完成12家輕工企業排查,涉及欠薪職工2100人,關中大曲釀造廠墊付資金到位80。”他話音剛落,便得意地掃了眼報表——這是他熬了兩個通宵整理的數據。
隨後,機械局局長李偉、農業局局長張衛國、財政廳副廳長劉凱、信訪局副局長趙剛依次彙報,數據看似詳實,進度表也標注得密密麻麻。負責統計的省府辦公廳科員孫浩將報表分發下去,腰杆挺得筆直。
“數據都核過了?”趙建明拿起報表,指尖在紙頁上滑動,語氣裡帶著審視。
孫浩連忙起身:“各部門提交後,我逐份核對,確保無誤。”
“無誤?”清冷的聲音突然響起。
秦宇軒起身站定,目光掃過報表,語氣平靜卻帶著分量:“趙省長、林書記,這份報表有五處偏差,部分是疏漏,部分與實際不符。”
此言一出,會議室瞬間安靜。周明遠的臉當即沉了下來,李偉皺緊眉頭,張衛國悄悄拽了拽孫浩的衣角,劉凱和趙剛的眼神裡滿是錯愕。
“具體說說。”林致遠抬眼,目光落在秦宇軒身上。
秦宇軒走到投影幕前,直指輕工業局的數據:“第一,城西食品廠不應列入欠薪名單。前天下午三點,該廠與彙通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首批注資到賬後,當晚就結清了工資,多統計的180名職工是重複計算。”
周明遠猛地站起身,指著報表反駁:“我們上周排查時還沒談成!你怎麼確定……”
“我上個月寫《輕工企業轉型調研》時,跟蹤過該廠的對接進度,前天傍晚特意聯係了彙通集團的項目負責人核實。”秦宇軒報出具體聯係人與通話時間,“周局長若是不信,可現在致電核實。”
周明遠的臉漲成豬肝色,握著材料的手微微發抖——他為了湊齊“整改成效”,故意沒更新最新動態,沒想到被當場戳穿。
秦宇軒轉向機械局的數據:“第二,機械局統計的600名欠薪職工,漏了東風機械廠87名臨時技術工。李偉局長,您上周在《工業動態》上提過‘臨時用工納入保障範圍’,怎麼統計時反而漏了?”
李偉的額頭滲出冷汗,他清楚那些臨時工會鬨,但想著“非在編”能省些麻煩,便壓著沒報。此刻被秦宇軒點破,他隻能硬著頭皮坐下,心裡暗罵秦宇軒“多管閒事”。
“第三,農業局的鄉鎮農機配件廠,欠薪時長是三個月,不是兩個月。”秦宇軒看向張衛國,“張局長,該廠六月份就停發全額工資,七月隻發了基本工資的三成,職工投訴記錄裡寫得很清楚,您這是‘選擇性統計’?”
張衛國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他怕問題太嚴重被問責,特意少報了一個月,沒想到秦宇軒連投訴記錄都查了。
“第四,財政廳的800萬周轉資金預算,多算了150萬。”秦宇軒看向劉凱,“剔除重複統計的3家企業,650萬足夠覆蓋首批墊付,劉副廳長,這筆多出來的資金,是準備留作他用嗎?”
劉凱的眼神瞬間冷了下來——這150萬是他預留的“機動資金”,本想後續找機會調配,卻被秦宇軒當眾點破,心裡當即記恨上了。
“第五,信訪局漏登了城北紡織廠的三起欠薪投訴。”秦宇軒最後看向趙剛,“趙副局長,信訪平台上12月18日、20日、22日的三條記錄,您的團隊標注為‘已處理’,但實際職工根本沒收到回複。”
趙剛猛地拍了下桌子:“不可能!我們每天都核對記錄……”
“我昨天下午聯係了投訴的職工,他們說隻接到過一次敷衍的電話。”秦宇軒調出手機裡的通話錄音,“需要現在播放給大家聽嗎?”
趙剛的話卡在喉嚨裡,臉色鐵青地瞪著秦宇軒。
五處問題一一理清,每一條都有憑有據。孫浩站在一旁,手裡的報表皺成一團,額頭的冷汗滴落在紙頁上。周明遠、李偉等人坐在座位上,表麵沉默,心裡卻早已把秦宇軒恨得牙癢癢——這個年輕秘書,簡直是斷他們的後路!
“好!”趙建明突然拍了下桌子,語氣卻帶著讚許,“秦宇軒同誌看得細、底數清!反觀某些部門,要麼敷衍塞責,要麼刻意隱瞞,對得起手裡的職責嗎?”
林致遠點頭附和:“宇軒同誌的工作態度值得學習。各部門立刻按他指出的問題修正,下午五點前提交新台賬,誰再出問題,直接問責!”
散會後,周明遠路過秦宇軒身邊時,故意撞了他一下,冷哼道:“年輕人,太會表現可不是好事。”
李偉則盯著秦宇軒的背影,對身邊人低聲說:“這小子,以後走著瞧。”
劉凱和趙剛也交換了個眼神,眼底的寒意藏都藏不住。
王煥然快步追上秦宇軒,擔憂地說:“你剛才太直接了,周明遠他們在省裡根基不淺,以後怕是會給你使絆子。”
秦宇軒笑了笑,指尖捏了捏筆記本:“我隻是按實際情況說,至於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陽光透過走廊窗戶照進來,卻驅不散秦宇軒眼底的清醒——他知道,今天這一“挑錯”,雖然贏得了領導認可,卻也在周明遠、李偉等人心裡埋下了釘子。往後的路,隻會更難走。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