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會議持續了三天,秦宇軒跟著林致遠連軸轉。
白天,會場裡他筆尖不停,各省市的“排查創新法”“欠薪調解招”,全被記下。遇本省整改相關內容,紅筆圈注“重點借鑒”。
休息間隙,彆人起身活動,他抱會議手冊對專項台賬,連“企業幫扶專員製度”的細節都補在空白處。
夜裡回駐地,他直奔書桌。台燈下,敲鍵盤整合信息,翻政策文件佐證思路,常熬到後半夜。
12月28日晚,林致遠近十點才從座談會回來。
推開門,秦宇軒立刻起身,端過保溫壺往放菊花的杯裡續熱水。
知道林書記熬夜多、喉嚨乾,他特意從酒店小賣部買了杭白菊備著。
桌上的會議手冊,批注層層疊疊:黑筆寫核心觀點,藍筆標待核疑問,紅筆圈關鍵舉措。“小微企業應急金流程”旁,畫箭頭注“聯係財政廳張處”。
“書記,您回來了。”秦宇軒接過外套掛好,遞上擰乾的熱毛巾。
“這是今日紀要和案例摘要,”他指打印材料,“篩了四個高關聯案例,提煉做法並附適配建議。”
林致遠坐下翻材料。
內容按“排查化解保障”分模塊,每段後都有備注。“某省信用評級掛鉤幫扶”後寫“輕工局牽頭調研”,“某市欠薪預警機製”注“機械局參考優化”。
翻到“資金幫扶”頁,林致遠抬眼:“‘先應急金穩生產,再貸款固長效’,是針對那三家食品廠?”
“是。”秦宇軒點頭,“它們因下遊回款慢陷困境,應急金解燃眉,貸款能除根。”
林致遠嘴角露讚許。
三個月前,秦宇軒的材料帶著“書生氣”,雖條理清晰,但原因分析深度不夠。如今能結合實際提落地方案,進步超預期。
最後一頁是“回京三日工作清單”,從“省委彙報”到“部門對接”,時間、任務、責任人一目了然,還標注“提前一日約彙報時間”。
“考慮得周全。”林致遠喝口菊花茶,暖意入喉,“比剛來沉穩,會抓重點,懂預判。”
秦宇軒撓頭:“您說‘秘書要想在前、做在前’,我時刻記著。”
林致遠瞥他眼底紅血絲,擺手:“材料明天再細化,趕緊休息,後續整改還靠你盯。”
“好。”秦宇軒應著,等林致遠進裡間,又坐回電腦前,補充“與財政廳張處提前通電話”的備注。
次日會議閉幕後,兩人搭乘返程航班。
登機時,林致遠因連日久坐犯腰傷,扶腰頓了頓。
秦宇軒立刻放慢腳步,跟在他身側,手臂微抬隨時準備搭扶。
落座後,他先調座椅角度,再掏出折疊棉靠墊,又塞進溫熱的紅豆袋:“出來前在酒店請小師傅幫忙熱的,能保溫兩小時。”
林致遠靠在椅上,感受腰後暖意,側頭看秦宇軒。
他正整理文件,按“彙報類參考類存檔類”分摞,將“會議總結”“重點案例”單獨裝袋,連林致遠常用的簽字筆都擺好,筆尖朝裡方便拿取。
這三個月,秦宇軒的細心藏在細節裡:
知道林書記早餐愛清淡,外出必提前確認有小米粥;
記得他彙報前習慣材料按邏輯排序、頁碼朝下,每次都提前理好;
察覺他開會愛喝無糖綠茶,參會時總會備上。
“宇軒,”林致遠開口,“專項整改收尾協調任務重,覺得吃力嗎?”
秦宇軒抬頭,眼神堅定:“初期對接部門摸不準節奏,跟著您處理幾次後找到方法,現在不吃力,反而覺得能學真東西。”
林致遠微微頷首。
當初調秦宇軒來,一是看中他名校畢業、理論紮實,做事踏實有靈氣;二是計委田主任多次力薦,稱他基層曆練過,懂實際情況。本想試用觀察,沒想到他適應快、辦事妥,懂變通又守分寸,是塊好苗子。
“收尾工作交給你牽頭。”林致遠語氣肯定,“辦公廳那邊我打過招呼,專項事宜優先配合你。”
秦宇軒心頭一熱,挺直腰板:“請書記放心,我一定把每步工作落實到位。”
林致遠看著他,暗自盤算。
秦宇軒雖進步快,但仍需在身邊曆練,熟悉機關運轉邏輯與協調技巧。基層督導崗位雖好,但不是當下最佳選擇。先讓他在專項整改中夯實能力,待任務收尾,再安排更具挑戰的工作。
飛機傍晚降落在省城機場。
夕陽給停機坪鍍上金邊,司機老周早已候在侯機坪。
秦宇軒先扶林致遠上車,將公文包放在副駕,再遞過整理好的文件袋:“您回家若要翻材料,伸手就能拿到。”
車子彙入晚高峰車流,緩緩駛離機場。
林致遠看窗外漸亮的路燈,側頭說:“明天讓家裡阿姨熬小米粥、蒸青菜包,你早點過來吃早飯,這陣子沒好好吃飯。”
秦宇軒笑了,聲音透著暖意:“謝謝書記,麻煩阿姨了。”
車廂裡很安靜,隻有車輪碾過路麵的輕響。
秦宇軒低頭看文件,指尖劃過字跡,心裡踏實——三個月的付出沒白費,認可不是終點,是新起點。
林致遠靠在椅背上,望著前方流動的車燈,嘴角噙著淺笑。值得用心培養的人找到了,秦宇軒的成長之路,才剛剛開啟。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