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上午,秦宇軒拎著兩盒包裝樸素的省城老字號點心,來到林致遠家樓下。春節的年味還濃,小區裡掛著紅燈籠,不時傳來孩童的嬉笑聲。他整理了下衣領,按響了門鈴。
開門的是林書記的愛人王阿姨,笑著招呼:“宇軒來了,快進來,老林正念叨你呢。”
客廳裡暖意融融,林致遠坐在沙發上看報紙,見他進來,放下報紙起身:“坐,不用帶東西,來聊聊就行。”
秦宇軒將點心放在角落的茶幾上,在對麵沙發坐下,接過王阿姨遞來的熱茶:“林書記、王阿姨,祝您二位春節快樂。”
“同樂。”林致遠點點頭,目光落在他身上,“節前的調研籌備工作差不多了吧?今天你過來,跟你細聊下基層調研的事。”
秦宇軒立刻坐直身體,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做好記錄的準備。
“這次讓你帶隊下基層,核心目的有三個。”林致遠呷了口茶,語氣比在辦公室裡溫和些,卻依舊條理清晰,“一是摸實情,近幾年省裡出台不少惠企惠農政策,但落地效果到底如何,基層有沒有‘中梗阻’,報表上看不到,得你親眼去看、親耳去聽;二是找症結,像紅星鄉紡織業產銷脫節、部分鄉鎮合作社農產品滯銷這些問題,不能隻看書麵材料,要挖根源,是政策本身有漏洞,還是執行環節出了偏差;三是定對策,調研不是走過場,要結合基層實際,為後續政策優化、精準施策攢足依據,讓政策能真正幫到群眾。”
秦宇軒筆尖飛速記錄,時不時抬頭點頭,將每一個要點都記牢。
“時間初步定兩個月,從2月22日到4月22日。”林致遠繼續說道,“分三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15天,集中走訪關中地區的工業鄉鎮,重點看紡織、機械加工類企業;第二階段20天,去陝南的農業縣,調研特色種植、合作社運營;第三階段25天,赴陝北的資源型鄉鎮,了解產業轉型中的困難。”
他起身走到牆邊的全省鄉鎮分布圖前,用手指點了點:“第一站就去紅星鄉,紡織業是當地支柱,去年技改補貼發下去了,你得去看看設備更新了沒、產能提上來了沒,還有他們反映的外銷渠道窄問題,要實地核實清楚。”
“第二站去嵐水縣,那裡的茶葉合作社搞了三年,聽說農戶參與積極性不高,你得弄明白是政策宣傳不到位,還是利益分配不合理,或是合作社管理有問題。”
“最後去神木市的錦界鎮,煤炭產業轉型是重點,小微企業轉型難、就業安置壓力大,這些都是調研重點,要多跟企業主、普通工人聊聊,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秦宇軒抬筆在本子上標注出這幾個地點,補充道:“林書記,每個點我計劃安排35天,除了提前對接的重點單位,還會隨機抽查23家非重點對象,避免‘被安排’的調研,確保看到真實情況。”
“就該這樣。”林致遠認可地點頭,“另外,這次調研不搞‘大隊伍’,你們小組三人輕車簡從,住鄉鎮宿舍,吃機關食堂,不許接受基層接待,不能給地方添負擔。每天晚上寫調研日誌,把當天的所見所聞、發現的問題都記下來,每周五彙總一次問題,重大情況隨時給我打電話彙報。”
秦宇軒將“輕車簡從”“每日日誌”等要求著重畫圈:“明白,我會跟趙科、孫工提前交代清楚紀律,絕不給基層添麻煩。”
“還有個關鍵任務。”林致遠從書房拿出一份《省級政策落實反饋表》,遞給秦宇軒,“每到一處,讓企業負責人、農戶代表、鄉鎮乾部匿名填寫,從政策知曉度、申請便捷性、成效滿意度三個維度打分,最後彙總成數據報告,這比口頭彙報更客觀,也能為後續政策調整提供數據支撐。”
秦宇軒接過表格,仔細翻看,見裡麵細分了12個具體問題,覆蓋得十分全麵,不由得在心裡佩服林書記考慮得細致。
“調研結束後,除了常規的調研報告,你還要單獨寫一份《政策優化建議清單》。”林致遠的語氣加重了些,“清單要分領域、列問題、提對策,不能空泛,確保建議能落地、可操作。”
“我記住了。”秦宇軒鄭重應聲。
聊完工作,王阿姨端來一盤切好的水果,笑著坐在秦宇軒身邊:“宇軒啊,你今年也26了吧?天天忙著工作,個人問題可不能耽誤。”
秦宇軒愣了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王阿姨,最近工作確實忙,沒顧上想這些。”
“忙也得抽時間。”王阿姨拍了拍他的手,“我有個侄女叫蘇晴,在省醫院當醫生,人長得文靜,性格也好,跟你年紀差不多。等你這次調研回來,我安排你們見個麵,就當交個朋友,成不成的都沒關係。”
林致遠在一旁笑道:“你王阿姨就操心這些事,不過蘇晴這孩子我也見過,踏實穩重,跟你性子倒合得來。”
秦宇軒不好推辭,隻能點頭:“謝謝王阿姨惦記,等我調研回來再說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就對了。”王阿姨滿意地點頭,又叮囑道,“基層調研辛苦,你可得照顧好自己,多穿點衣服,彆熬夜太晚。”
離開林書記家時,陽光正好,透過樹梢灑在地上,映出斑駁的光影。秦宇軒手裡握著那份反饋表,心裡既裝著調研的重任,也記下了王阿姨的熱心叮囑。他知道,這次基層之行責任重大,唯有沉下心、俯下身,才能不辜負林書記的信任。
正月初六,春節假期剛結束,秦宇軒便提前半小時到了辦公室。他剛把調研方案攤在桌上,就召集趙科、孫工開小組會,把林書記交代的調研目的、時間安排、走訪地點和核心任務一一傳達。
“紡織企業的調研,我負責對接省紡織協會,提前獲取行業數據和產銷對接平台資源。”孫工率先表態。
趙科也跟著說道:“農業合作社那邊,我準備多帶些政策解讀手冊,現場給農戶答疑。”
秦宇軒點頭,補充道:“我會提前跟每個調研點溝通,明確‘不安排彙報會、不指定走訪對象’的要求,咱們每天碰頭定路線,晚上整理日誌,確保調研不跑偏。”
散會後,秦宇軒打開電腦,細化每日行程表。窗外的陽光照亮了筆記本上“摸清實情、找準症結、定實對策”這幾個字。他揉了揉手腕,心裡清楚,這兩個月的基層之行注定忙碌,但也滿懷期待——既要完成調研任務,也盼著能在忙碌之餘,不辜負身邊人的關心。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