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被控製的震動尚未平息,案件指揮權已迅速上移。省紀委副書記梁明達親臨康安,坐鎮升格後的前線指揮中心,中紀委的遠程指導更賦予了專案組超越地方的權威與決心。
“蓋子掀開了,但下麵的淤泥有多深,才是關鍵。”梁明達在會議上定調,“中紀委要求,此案必須深挖徹查,無論涉及何人,絕不姑息!”
壓力隨即從四麵八方湧來。來自省裡某些部門“注意影響、維護穩定”的含蓄提醒,印證了“老爺子”背後網絡開始發力。然而,在梁明達的坐鎮和中紀委的支持下,這些無形壓力被牢牢阻隔在外。
專案組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省紀委精銳攻堅“老爺子”本人。審訊室內,老人以其深厚的閱曆固守防線,以“工作需要”、“符合程序”應對,他在等待變數。
第二路,根據軟盤中的通訊錄,省紀委係統開始對名單上的財政、發改等關鍵部門人員展開約談,外圍網絡逐步收緊。
第三路,也是梁明達最關注的,便是追捕失蹤的關鍵人物——閆守仁。
“他是活賬本,是連接所有暗線的樞紐!必須找到他!”梁明達強調。
轉機來自技術支隊的深度挖掘。他們在恢複“西山清雅”的服務器數據時,發現了案發前與境外某ip的加密通信痕跡。幾乎同時,赴閆守仁老家布控的偵察員傳來密報:其一名遠房侄子的車輛,在關鍵時間點有過一次直奔西南邊境的異常行程,副駕人影經比對,高度疑似閆守仁!
“他要出境!”劉錚立刻判斷。
“成立前線指揮部,劉錚你親自協調!公安、邊防、武警力量統一由你調度!首要目標,抓活的!”梁明達果斷下令,同時通過保密線路直通北京,掃清一切協作障礙。
一場邊境大搜捕在群山密林中展開。閆守仁極其狡猾,先是派出一名替身佯裝闖關,吸引專案組注意力,自己則帶著一個防水背包,試圖從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涉水越境。
當搜捕隊最終鎖定其蹤跡時,閆守仁已行至界河中央。眼見無法逃脫,他竟奮力將背包擲向對岸!對岸叢林中,一個黑影敏捷地接住背包,瞬間消失。
“砰!”
特警的神槍手雖精準擊落了空中的背包,卻未能阻止對岸黑影將其奪走。
人,抓回來了。但最關鍵的物證,卻在眾目睽睽之下落入了境外勢力之手。
審訊室內,閆守仁看似配合,主動交代了背包內有“金條、外幣和手抄賬冊”,並指認了通訊錄上的數名官員。但其供述邏輯清晰,重點明確,仿佛急於用這些已知或次級的罪證來引導調查方向。
梁明達與劉錚都看出了這“丟車保帥”的企圖。“他在隱瞞背包裡真正重要的東西。”梁明達一針見血。
果然,技術組隨後在閆守仁的皮帶夾層中,有了驚人發現——三張微縮膠片大小的複雜密碼卡。
“這是密鑰,”技術專家解釋,“用於解密某些特定信息。沒有對應的‘鎖’,它毫無價值;但沒有它,‘鎖’也永遠打不開。”
中紀委聯絡員帶來的情報印證了最壞的猜想:接應閆守仁的,是一個有特殊背景的境外秘密組織。閆守仁試圖用背包裡的東西換取庇護。那個被奪走的背包裡,裝的或許就是需要這把“密鑰”才能開啟的、存儲著最終秘密的“鎖”。
案情驟然升級。閆守仁被抓,卻成功將核心證據輸送出境。如今,密鑰在手,鎖頭卻已落入未知的境外組織掌控中,甚至對方可能正等待著用這把鑰匙,來開啟能掀起更大風暴的秘密。
梁明達麵向指揮中心內所有疲憊但目光堅定的同事,沉聲道:“同誌們,我們截獲了鑰匙,但戰鬥遠未結束。下一個戰場,在境外,在更深處。準備迎接更複雜的較量!”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