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我叫秦宇軒,現任康安市市長。我自1989年起在康安工作,從康南縣縣長到康安市副市長,再到康安市市長,十六年了。"
他頓了頓,目光堅定:"這十六年,是我人生中最充實、最有價值的十六年。從最初麵對康安縣頻發的地質災害束手無策,到後來帶領團隊建立全省首個地質災害預警係統;從康安被戲稱為"窮山惡水"的貧困市,到如今成為全省城鄉統籌發展的示範市。"
他拿出一份文件:"這十六年,康安的gdp增長了4.7倍,財政收入增長了6.2倍,而最讓我自豪的是,康安連續九年沒有發生重大地質災害傷亡事故。我們創造的"平戰結合"防災模式和"城市肌理防災體係"已經在全省推廣。"
會議室裡安靜下來,組織部部長翻看著手中的材料:"秦宇軒同誌,聽說你和省裡幾位領導關係不錯,特彆是和退休的林致遠書記。有人反映你過於依賴上級支持,缺乏獨立性,你怎麼看?"
秦宇軒微微一笑:"我從不否認林書記和其他省領導對康安的關心和支持。但請允許我說明,康安的每一分進步,都是我們自己乾出來的。就拿西康公路來說,最後一段隧道至今未貫通,車輛仍要走這條盤山老路,但我們沒有等靠要——市裡自籌資金拓寬了省道段,增設了防護設施,保障了基本通行;青河鄉地質災害預警中心落成那天,是我連續一個月蹲守工地;至於"平戰結合"模式,更是我們基層乾部在無數次災害中用生命換來的經驗。"
他語氣堅定:"我感謝上級的支持,但我更自豪的是,我們康安的乾部群眾能夠在困難中自主創新,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這份成績單,屬於康安每一位奮鬥者,也屬於關心支持我們的省領導。"
座談會結束後,秦宇軒沒有立即返回康安,而是按照事先的安排,拜訪了幾位老領導和關鍵人物。
首先去的是省人大副主任王德海的家。王德海是前任省委宣傳部長,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但在省裡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老領導,您好。"秦宇軒恭敬地問候。
王德海熱情地招呼他坐下:"小秦啊,康安的情況我都知道,做得不錯!"
"都是上級領導指導得好。"秦宇軒謙虛地說。
王德海擺擺手:"我聽說有人在會上質疑你依賴上級支持?荒謬!沒有上級的支持,哪來的政策傾斜?但關鍵是你自己也要有本事,能把上級的支持轉化為實際成果。你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離開王德海家,秦宇軒又前往省軍區,拜訪了老政委張建國。張政委是林致遠的老戰友,對秦宇軒也頗為欣賞。
"小秦,聽說你現在是我們省裡副省長的熱門人選啊?"張政委爽朗地笑道。
"還早呢,張政委,我就是個基層乾部,做點實事而已。"秦宇軒謙虛地說。
張政委拍拍他的肩膀:"年輕人,不要謙虛過度。省裡需要你這樣的實乾家。我在省常委會上提過你,康安的"平戰結合"模式很有價值,特彆是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形勢下。"
在回康安的路上給林致遠書記打了電話。
"老領導好。"秦宇軒恭敬地問候。
"怎麼樣?"林致遠直截了當地問。
"座談會開得還算順利,我也拜訪了幾位老領導。"秦宇軒簡要彙報。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後傳來林致遠的聲音:"小秦,我知道你這些年的辛苦。省裡這次考慮副省長人選,你是實至名歸。但你要記住,無論結果如何,你在康安的付出,曆史會記住,人民會記住。"
"謝謝老領導關心,我明白。"秦宇軒鄭重地說。
三天後,秦宇軒正在辦公室研究新一年的工作計劃,省委組織部的一位副部長突然來電話"秦市長,恭喜你!"
秦宇軒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麼恭喜?"
"省委常委會剛剛通過決議,你擬任省政府副省長,分管城鄉建設、應急管理和農業農村工作。"公示期七天,如果沒有異議,你就正式上任了。"
秦宇軒心情激動,但表麵依然保持平靜:"謝謝組織的信任,我一定不負重托。"
掛斷電話後,秦宇軒站在窗前,望著窗外。十六年的光陰,從一個縣長到副市長,再到市長,如今即將赴任副省長,這條路走來,有汗水,有淚水,更有無數個不眠之夜。
手機鈴聲響起,是林致遠的號碼。
"老領導,我剛剛得知..."
"我知道了,"林致遠打斷他,"小秦,祝賀你!但記住我常說的那句話:上下同欲,其利斷金。到了省裡,你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隻要記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我記住了,老領導。"秦宇軒堅定地說。
掛斷電話,秦宇軒打開窗戶,康安的方向暮色漸濃,華燈初上。他知道,自己的征程即將開啟新的篇章,但無論走到哪裡,康安這十六年的點點滴滴,都將永遠銘刻在他的心中。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