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5日,周四,陝東省政府第一會議室。
午後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將紅木會議桌照得發亮。空氣中彌漫著新沏的茶香,但更濃的,是一種無聲的審視與等待。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周鐵山坐在主位,麵前放著那份至關重要的任命文件。他的左側,是即將卸任分管工作的常務副省長孫德海,他端著茶杯,眼神落在嫋嫋升起的水汽上,看不出情緒。
省長袁為民坐在老周右側,麵色平和,偶爾與身旁的省委書記李衛國低聲交流一句。李書記則穩如泰山,目光平靜地掃過全場,自有不怒自威的氣場。
橢圓會議桌的另一側,坐著省委常委、平西市委書記高長河,他身體微微後靠,似乎在閉目養神,但偶爾睜開的眼睛裡,精光閃動。他身旁的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宏達,正與另一側的省國資委主任錢勝利低聲談笑,內容似乎與今天的主題無關,但這份鬆弛,本身就是一種姿態。
省工信廳鄭春峰、農業農村廳劉誌遠等幾位關鍵廳局負責人正襟危坐,眼神裡更多是好奇與期待。
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推開。秦宇軒走了進來。
他穿著合身的深色夾克,步伐沉穩。瞬間,幾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好奇的、審視的、冷漠的、支持的。他感受到那無形的壓力,如同踏入一個力場,但他臉上沒有任何波瀾,隻是微微向主位的領導們點頭致意,然後在靠近門邊、一個略顯邊緣的位置坐下。這個位置,恰似他此刻在陝東權力格局中的縮影。
“好,人都到齊了,我們開會。”組織部長老周清了清嗓子,會議室立刻安靜下來。他沒有過多寒暄,直接拿起文件,宣讀了省委的決定:
“經中共中央批準,省委研究決定:任命秦宇軒同誌為陝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負責工業經濟、國有資產監管、農業農村等方麵工作……”
聲音在安靜的會議室裡回蕩。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工業”、“國資”、“農業”,這幾個沉甸甸的詞彙,定義了秦宇軒未來的戰場。
宣讀完畢,周鐵山例行公事地介紹了秦宇軒的履曆,從林致遠書記的秘書,到康南縣的縣長、縣委書記,再到康安市的常務副市長、市長。每念一個職位,都像是在提醒在座的某些人:這個年輕人,是從基層實打實乾上來的。
“宇軒同誌政治堅定,年富力強,熟悉經濟工作,特彆是對基層和企業情況有深入了解……”老周說著組織部門的標準評語。
座位中,錢勝利不易察覺地撇了撇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心裡嘀咕:“秘書出身,懂什麼國資監管?”
趙宏達臉上掛著程式化的微笑,手指輕輕在桌麵上點著,目光卻飄向窗外,似乎對這一切並不在意。
孫德海終於放下茶杯,看向秦宇軒,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開口道:“歡迎宇軒同誌啊,以後工業農業這兩攤子,就辛苦你了。擔子不輕,有什麼不清楚的,多問問老同誌。”話很客氣,但“多問問老同誌”幾個字,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居高臨下。
高長河這時也睜開了眼,笑容熱絡了些:“宇軒省長是年輕有為,我們平西市正好是工業重鎮,以後可要多支持我們的工作啊!”這話聽著是歡迎,實則是在第一時間劃定了自己的地盤,並暗示了未來可能的資源爭奪。
按照程序,秦宇軒需要表態。
他站起身,目光平靜地環視一周,與李衛國鼓勵的眼神、袁為民溫和的目光短暫交彙,也掠過了趙宏達的淡漠、錢勝利的審視。
“衷心感謝組織的信任和培養。”他的聲音不高,但清晰堅定,“工業轉型、國企改革、農業農村工作,都是硬仗。我深知責任重大,能力有限。在此我表個態:第一,我一定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為民省長的帶領下,認真履職,儘快熟悉情況。第二,我的工作方法就是兩個字,‘調研’。接下來我會儘快深入到廠礦企業、田間地頭,向實踐學習,向在座的各位領導、同事學習,向基層的乾部群眾學習。第三,我堅持的原則是‘實乾’。不說空話,不搞形式,直麵問題,力求實效。”
他沒有慷慨激昂的承諾,沒有引用任何文件術語,樸實無華的三條,卻擲地有聲。尤其是“調研”和“實乾”,正是他這類缺乏根基的乾部最可靠,也是唯一的武器。
李衛國書記最後總結,他的話簡短卻有力:“宇軒同誌的加入,為我們省政府班子注入了新的活力。省委相信,宇軒同誌能夠很快進入角色,打開局麵。也希望各部門,特彆是工業、農業、國資係統的同誌,要積極支持、配合宇軒同誌的工作,共同把陝東的事情辦好。”
會議在程式化的掌聲中結束。
人們陸續離開。趙宏達和錢勝利並肩走了出去,低聲交談著什麼。高長河拍了拍秦宇軒的肩膀,說了句“回頭聊”,便大步離開。
秦宇軒站在原地,秘書小李默默地將他的筆記本和水杯收好。
省長袁為民走過他身邊,停下腳步,溫和地說:“宇軒,壓力不小吧?彆急,一步一步來。”
“謝謝省長,我明白。”秦宇軒點頭。
當所有人都離開後,會議室空蕩下來。陽光依舊明媚,但秦宇軒能感覺到,那無形的網已經織就,未來的每一步,都將是跋涉。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襟,挺直脊背,走出了會議室。
他的寒門仕途,從這一刻起,才算真正開始。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