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芯電子危機的圓滿解決,如同一塊投入湖麵的巨石,在陝東乃至區域政商兩界激蕩起層層漣漪。秦宇軒憑借其“借勢破局”的精準手腕,不僅挽救了一家標杆企業,更向所有人昭示了“區域協同”戰略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和其本人不容置疑的執行力。一時之間,省內外觀望者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轉變,合作與靠攏的意願明顯增強。
然而,權力的場域從未有過真正的平靜。表麵的波瀾壯闊之下,往往是更深、更急的暗流。
“座談會”上的交鋒。為推動區域協同向縱深發展,秦宇軒提議並主持召開了首次“陝東省區域協同發展重點企業座談會”。與會者除了省直相關部門,便是省內各行業的龍頭國企和知名民企負責人。會議氣氛原本熱烈,企業家們對打開省外市場、獲取更多資源表現出濃厚興趣。
輪到平西市屬最大國企——平西能源化工集團董事長趙建國發言時,風向悄然轉變。趙建國是個身材魁梧、聲若洪鐘的中年人,作風強硬,被視為高長河在經濟領域的得力乾將。
他先是照本宣科地讚揚了省裡的戰略,隨即話鋒一轉:“秦省長,各位領導,我們平西能源化工,堅決擁護區域協同發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也有一些具體的顧慮。比如,在與中原省的同類型企業洽談合作時,對方憑借其規模和區位優勢,在股權比例、技術共享和市場劃分上要價很高。我們擔心,這種協同會不會變成‘肥水儘流外人田’?我們省內的骨乾企業,會不會在合作中喪失主導權,甚至被慢慢蠶食?”
他的發言,看似提出問題,實則精準地撥動了許多本地國企負責人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對失去控製權、對競爭優勢被削弱的不安。會場頓時安靜下來,不少人的目光在趙建國和秦宇軒之間逡巡。
秦宇軒麵色平靜,心中卻如明鏡一般。這絕非趙建國個人的疑問,而是高長河借助企業之口,對區域協同戰略發起的又一次挑戰,而且這次的角度更為刁鑽,直接指向了“利益分配”這個核心敏感問題。
“建國同誌提出的問題,很現實,也很關鍵。”秦宇軒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瞬間吸引了全場的注意力,“這說明大家都在深入思考,而不是盲目跟從。這是好事。”
他微微前傾身體,目光掃過在場每一位企業家:“但是,我想請大家換個角度思考。為什麼中原省的企業敢要高價?是因為他們掌握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先進的技術,或者更強大的資本。這本身就在提醒我們,關起門來稱王稱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我們不主動走出去,在競爭與合作中提升自己,那麼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合作中的主導權,而是未來整個市場的入場券!”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堅定:“區域協同,不是簡單的‘1+1=2’,更不是零和博弈。它是要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創造出‘1+1>2’的增值效應。這個增值部分,才是我們共同追求的蛋糕。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所得失,可能會需要妥協,但最終目標,是讓我們所有人的船,都能借著協同的東風,航行得更遠。”
“至於主導權問題,”秦宇軒看向趙建國,目光銳利,“靠什麼爭取?不是靠行政命令,也不是靠固步自封。靠的是我們自身的技術實力、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我在這裡表個態,省裡鼓勵大家在合作中大膽探索,無論是股權互換、技術聯盟還是共建新平台,隻要是符合市場規律、能帶來長遠發展的,省裡都支持。同時,省裡也會儘力為大家爭取公平的合作條件,做你們最堅實的後盾!”
一番話,既有高屋建瓴的格局剖析,又有接地氣的務實態度,既回應了顧慮,又指明了方向。會場內沉寂片刻,隨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趙建國張了張嘴,最終什麼也沒說,坐了下去。秦宇軒知道,這番話未必能立刻打消所有人心中的算盤,但至少穩住了陣腳,守住了戰略推進的底線。
座談會後不久,一個更棘手的事件悄然發生。
一份關於陝東與中原省正在秘密磋商、涉及雙方核心利益的“能源通道共建”備忘錄的部分內容,竟被匿名泄露給了一家頗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報道雖未指名道姓,但用詞犀利,直指陝東在談判中“讓步過多”、“可能損害本省能源戰略安全”,瞬間在省內引發了不小的輿論波瀾。
這份備忘錄屬於高度機密,僅在極小範圍內傳閱。泄密事件的發生,意味著在秦宇軒推動的核心圈層內,出現了不可信任的內鬼。其目的不言自明:製造輿論壓力,挑動民眾和更高層對秦宇軒談判策略的質疑,從而阻撓乃至中斷關鍵的能源合作。
省委書記親自打來電話,語氣嚴肅:“宇軒同誌,報道我看到了。輿論反響不小啊,這件事必須妥善處理。談判要繼續,但內部的紀律和團結,更不能放鬆!”
壓力如山般襲來。秦宇軒立刻召集指揮部核心成員開會,會議室氣氛凝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備忘錄內容泄露,性質極其惡劣!”省發改委主任臉色鐵青,“這不僅是工作失誤,更是嚴重的政治紀律問題。必須徹查!”
“查,當然要查。”秦宇軒的聲音冷峻,“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自亂陣腳,更不能因此影響談判進程。對手希望看到的就是我們內部猜疑、停滯不前。”
他迅速做出部署:第一,由省紀委牽頭,對接觸過備忘錄的人員進行內部秘密排查,但要控製範圍,避免人人自危;第二,宣傳部門主動引導輿論,淡化處理,不炒作、不爭論,強調合作共贏的大方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與中原省負責此事的領導緊急溝通,雙方約定加快談判節奏,爭取在輿論發酵到不可收拾前,拿出一個雙贏的最終方案,用事實回擊一切質疑。
在巨大的壓力下,秦宇軒展現出驚人的定力和智慧。他一方麵穩控內部,一方麵加速外部談判。他親自參與關鍵條款的磋商,往往能一針見血地指出雙方利益的契合點和平衡點。
在一次內部討論上,有下屬對中原省的某個要求感到憤慨,認為對方欺人太甚。秦宇軒卻擺了擺手:“談判桌上,沒有情緒,隻有利益計算。他們提要求是本能,我們如何守住底線並實現目標,才是本事。看看他們要求的這個樞紐節點,看似他們占了便宜,但配套的管道建設和運營維護,正是我們平西能源化工集團的強項。為什麼不能以此作為籌碼,換取我們在股權和未來收益分配上的更多利益?”
他總能跳出具體條款的爭執,從更宏觀的產業鏈和價值鏈角度思考問題,引導團隊找到破局的關鍵。這種化被動為主動、將挑戰轉化為機遇的能力,讓參與談判的團隊成員由衷敬佩。
最終,在秦宇軒的強力推動下,陝東與中原省成功簽署了《能源戰略合作通道共建協議》。協議內容公布後,人們發現這是一個真正體現互利共贏的典範之作:陝東獲得了穩定的能源外送通道和更合理的收益分成,中原省保障了能源供給安全,而平西能源化工集團更是憑借其技術優勢,拿到了管道建設和部分運營的主導權,趙建國之前的擔憂煙消雲散。
協議簽署的新聞發布會上,秦宇軒與中原省領導握手的照片占據了各大媒體頭條。成功的合作事實,讓之前的“泄密”風波和種種質疑不攻自破,顯得無比蒼白和可笑。
經此一役,秦宇軒不僅順利推動了一項重大戰略合作落地,更在風波中檢驗並淨化了團隊。那個泄密的“內鬼”雖然在秘密調查中暫時未能明確揪出,但其破壞力已被降至最低。秦宇軒心裡清楚,與暗流中的對手較量,是一場持久戰。
他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遠處工地上林立的塔吊。區域協同的宏偉大廈,正在一磚一瓦地夯實基礎。他知道,前路絕不會平坦,暗流不會消失,但他這塊“砥柱”,已在一次次風浪的衝刷中,變得更加堅定、更加沉穩。
他已經準備好了,迎接下一場,或許更為猛烈的風雨。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