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常務會議上的交鋒,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漣漪迅速擴散開來。秦宇軒力排眾議,強力推動《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的舉動,在全省官場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支持者看到了一個銳意改革、敢於擔當的掌舵人形象,愈發堅定地聚集在他的旗幟下;而暗處的觀望者、疑慮者,乃至潛在的反對者,則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位年輕的省長,其意誌之堅、手腕之硬,遠超他們最初的想象。他不僅能在風暴中自保,更能在風平浪靜後,主動掀起改革的浪潮。
條例草案進入省人大審議程序,博弈從政府內部延伸到了更廣闊的立法舞台。秦宇軒並沒有鬆懈,他親自與省人大常委會的主要領導溝通,安排省政府相關部門的負責同誌到各代表團進行解釋說明,同時也在不同場合,向來自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人大代表們闡述條例對於陝東未來的戰略意義。
這場立法博弈,對他而言,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也是進一步識彆“誰才是真正願意與改革同頻共振者”的試金石。
公務的繁忙與壓力的驟增,使得秦宇軒在家的時間越發稀少。即便回到那個曾經充滿溫馨的家中,也常常帶著滿身的疲憊和需要繼續處理的文件。
蘇曉棠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弟弟蘇曉明的事情,如同在她心上鑿開了一個深洞,愧疚、後怕與對丈夫的擔憂交織在一起。她儘力維持著家的秩序,準備好飯菜,收拾好房間,但夫妻之間那種曾經無需言說的默契與輕鬆,似乎被一層無形的薄膜隔開了。她變得有些沉默,更加小心翼翼,仿佛生怕自己或家人的任何一點不妥,再給丈夫帶來麻煩。
這天深夜,秦宇軒結束一個臨時會議回到家,已是淩晨一點。客廳裡隻留了一盞昏黃的壁燈,蘇曉棠卻還沒睡,坐在沙發上,手裡拿著一本書,眼神卻有些空洞。
“怎麼還沒睡?”秦宇軒脫下外套,聲音裡帶著掩飾不住的沙啞。
“等你。”蘇曉棠站起身,接過他的公文包,“鍋裡熱著湯,我去給你盛一碗。”
“不用忙了,我不餓。”秦宇軒擺擺手,在沙發上坐下,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蘇曉棠看著他眉宇間化不開的倦意,以及鬢角似乎新添的幾根白發,心頭一酸。她默默去倒了杯溫水,遞到他手邊。
“曉明……的案子,有進展了嗎?”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問出了口。這是橫亙在兩人之間,無法回避的話題。
秦宇軒接過水杯,喝了一口,溫熱的水流稍稍滋潤了乾澀的喉嚨。“檢察院已經正式批捕,進入了司法程序。他配合得還算好,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線索。最終會怎麼判,要看法院的裁決。”他的語氣平靜客觀,聽不出太多情緒。
蘇曉棠低下頭,手指絞著衣角:“宇軒,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沒有管好他,差點連累了你……”
秦宇軒抬起眼,看著妻子消瘦的肩膀和低垂的眼瞼,心中那點因忙碌和壓力而產生的煩躁,瞬間被一種複雜的憐惜所取代。他伸出手,輕輕覆蓋在她冰涼的手背上。
“曉棠,”他的聲音緩和下來,“這件事,錯不在你。是曉明自己選擇了歧路,也是那些居心叵測的人利用了他人性的弱點。我們是一家人,風雨同舟,談不上誰連累誰。”
他很少說這樣感性的話。蘇曉棠抬起頭,眼中已有淚光閃爍:“我隻是……隻是覺得,我們這個家,好像不一樣了。你越來越忙,壓力越來越大,我……我好像什麼都幫不上,還總是讓你擔心。”
秦宇軒沉默了片刻,將她的手握緊了些。“家,永遠都是家。不會因為外麵風雨飄搖就改變。我的工作性質如此,注定無法像尋常丈夫那樣有很多時間陪你。但你要知道,無論我在外麵麵對什麼,這裡,”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又環視了一下這個家,“這裡始終是我的根基和港灣。”
他頓了頓,繼續道:“至於幫忙……你把家裡照顧好,讓我沒有後顧之憂,這就是最大的幫助。另外,”他看著她,“如果你覺得悶,可以多出去走走,和信得過的朋友聚聚,或者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不要把自己困在愧疚和擔憂裡。我們的生活,還要繼續向前看。”
這番話,像溫暖的泉水,緩緩流入蘇曉棠乾涸的心田。她用力點了點頭,淚水終於滑落,但這一次,不再是純粹的悲傷,更多是釋然和被理解的感動。她知道,丈夫沒有怪她,這個家,依然是他們共同的堡壘。
也就在這個夜晚,在京城某處隱秘的私人會所內,一場對話正在進行。
與秦宇軒在省委常委會上有過交鋒的常務副省長李政,正與一位氣度不凡、年紀稍長的男子對坐品茗。若有資深政經人士在場,必能認出,這位年長男子乃是某大型國有金融控股集團的掌門人,吳永輝。其人際網絡盤根錯節,能量深不可測。
“吳總,秦省長如今在陝東,可是風頭正勁啊。”李政抿了一口茶,語氣平淡,聽不出褒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永輝微微一笑,眼神深邃:“年輕人,有銳氣是好事。不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推動的那個什麼數字經濟條例,手伸得可不短,很多傳統的利益格局都要被打破了。”
李政不動聲色:“改革總是要觸動利益的。隻是,步子太大,容易失衡。尤其是金融和數據領域,敏感得很,牽一發而動全身。”
“是啊,”吳永輝意味深長地看著李政,“陝東是能源和工業大省,根基在於實體。數字經濟固然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李省長在陝東經營多年,深知省情,關鍵時刻,還是要把握好方向,不能讓某些人為了個人政績,壞了大局穩定。”
兩人話語間機鋒暗藏,沒有明確的合謀,卻彼此心照不宣地交換了對秦宇軒激進改革路線的擔憂,以及對“大局穩定”實則是現有利益格局)的維護之意。李政需要借助吳永輝這樣具有深厚背景的人物,來製衡秦宇軒日益膨脹的影響力;而吳永輝,則需要李政這樣的本地實力派,來確保自己在陝東的巨大利益不受新興力量的衝擊。
一場新的暗流,開始在更深的層麵湧動。
第二天,秦宇軒收到了一份來自北京的內部參考資料,其中隱晦地提到了近期某些省份在推動新興產業政策時,出現了“脫離實際、急於求成”的苗頭,提醒各地要“穩中求進,尊重客觀規律”。
看著這份材料,秦宇軒目光沉靜。他明白,這不僅僅是工作提醒,更是一種來自更高層麵的、含蓄的敲打。他的改革,已經引起了某些方麵的注意,甚至是警惕。
家國的天平,權力的棋局,內心的堅持……所有的線條都交織在一起。
秦宇軒走到辦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腳下這片生機勃勃又暗藏漩渦的土地。他的眼神依舊堅定,如同經過淬火的精鋼,寒光內斂,卻愈發堅韌。
他知道,與蘇曉棠的關係需要時間和行動去慢慢修複溫暖;而與那些看不見的對手的博弈,才剛剛進入中盤。下一著棋,該如何落下,才能既推進改革,又化解潛在的阻力?
挑戰,從未止息。傳奇,仍在續寫。
喜歡寒門的仕途傳奇請大家收藏:()寒門的仕途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