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厚重的朱紅大門在身後緩緩閉合,將方才殿內那場關乎帝國未來的沉重對話暫時隔絕。
狄仁傑駐足階前,望著巍峨的宮牆,花白的須發在微風中輕拂。
他沉吟片刻,對身旁的李元芳道:“元芳,隨我去一趟東宮。”
終究是君臣一場,他內心深處仍存著一絲僥幸,希望那個他曾寄予厚望的皇子,並未徹底沉淪,或許尚存挽回的餘地。
李元芳抱拳應諾,他向來唯狄公馬首是瞻。
狄明則對老父親的“執拗”不以為然,打了個哈欠,擺擺手道:“父親您去便是,孩兒離家日久,府中嬌妻幼女怕是望眼欲穿了。再說,令月身子越發重了,我這做夫君的,總得多陪陪才是。”他此刻滿心都是歸家的輕鬆與期待,那些陰謀詭計,暫且放一放也無妨。
父子二人便在宮門外分道揚鑣。
……
東宮,這座曾經象征著帝國儲君地位的宏偉府邸,如今雖門庭冷落,卻依舊保持著表麵的莊嚴。
殿內,已被廢黜的太子李顯,正滿頭大汗地指導著一個與他容貌有七八分相似的替身,模仿著他走路的姿態、說話的語氣,乃至一些不經意間的小動作。
武則天在處置完“宮中鬨鬼案”與梁王武三思後,或許是念及最後一絲母子情分,並未將李顯驅離東宮,隻是派千牛衛嚴加看管。後來,在一些仍心向李唐的老臣求情下,連看守也撤去了。因此,名義上被廢的李顯,實際上仍居住在東宮,隻是失去了太子的名分與權柄。
聽聞狄仁傑與李元芳來訪,李顯心中猛地一緊。
他與狄仁傑相識多年,深知這位老臣洞察入微,智計超群。在狄明尚未嶄露頭角時,他與狄仁傑這位公認忠於李唐的柱石還有過不少合作,狄仁傑也曾多次在危難中相助。
可今時不同往日,狄仁傑如今明確站在了狄明和太平公主一邊,雙方已是政治上的對手。
以李顯懦弱的性格,本不願與強勢的母親和妹妹徹底撕破臉。但當看到母親愈發屬意太平,而太平又幾乎掌握了朝廷全部軍政大權後,他與他那一派的勢力,如他的妻子韋氏、子侄李隆基等人,深感上位無望,這才決心鋌而走險,暗中聯絡各方勢力,做最後一搏。
此時,正在朝野掀起風浪的蛇靈,便成了他們眼中可利用的刀。
雙方一拍即合,決定聯手推翻武則天。袁天罡的人馬能如此順利、隱秘地潛入神都核心區域,李顯一係在背後的運作功不可沒。
然而,李顯終究不是能破釜沉舟之人。他早已為自己留好了退路——讓這替身在前台活動,若事成,自然皆大歡喜;若事敗,便將所有罪責推給蛇靈和這個“假李顯”,自己則可辯稱是被脅迫、被替換,以求保全性命。
此刻,這替身尚未完全模仿到位,若讓他去應付狄仁傑,必定露餡。李顯無奈,隻得硬著頭皮親自出馬。他隻盼能瞞過一時,卻不知狄仁傑早已通過小梅小鳳,對其府中情形了如指掌。
東宮正殿,狄仁傑與李元芳等候片刻,便見李顯快步迎出,臉上堆起熱情卻又帶著幾分刻意討好的笑容:“閣老!閣老!真是好久不見了,您可是許久未曾來看望顯了,叫顯好生想念……”他上前拉住狄仁傑的手臂,語氣動情,眼眶甚至微微泛紅,演技堪稱一流。
……
與此同時,郡公府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狄明歸來,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歡快的漣漪。府中妻妾、兒女、丫鬟仆役齊聚前廳,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二女兒狄明慧張開粉嫩的手臂,奶聲奶氣地喊著“爹爹抱抱”,大女兒狄清月更是像隻小樹袋熊,直接掛在狄明腿上,引得眾人開懷大笑。上官婉兒溫婉地站在一旁,李青霞則眉眼帶笑地看著兒女嬉鬨,蘇顯兒、小梅、小鳳等女亦是笑靨如花,一派家庭和睦、其樂融融的景象。
所謂小彆勝新婚,是夜,狄大都督自是身體力行,好好慰藉了上官婉兒與李青霞一番。
“嘭!”
次日清晨,狄大都督衣衫略顯淩亂地被“請”出了房門。
“去禍害其他妹妹去吧!我們要歇息了!”門內傳來上官婉兒帶著倦意卻不容置疑的聲音,“對了,今日讓紫玉和青鸞帶著兩個孩子,莫要讓她們來擾我們清夢!”
門外,早已候著的女管家紫玉,帶著一眾親信婢女,見狀連忙上前。看到自家主公這副略顯狼狽的模樣,紫玉清麗的臉上忍不住泛起一絲紅暈和笑意。
“笑什麼?”狄明故意板起臉,伸手輕捏了一下紫玉的臉頰,“早晚也把你這丫頭收拾得服服帖帖!來,伺候爺更衣!”
紫玉羞澀地躲開,一邊指揮婢女們上前伺候狄明洗漱,一邊輕聲回道:“青鸞那丫頭,一大早就去練武場操練玄甲衛女兵了,說是不能鬆懈。”
“嘿,這野丫頭,倒是比我這主公還勤勉。”狄明搖頭失笑,“趕明兒讓太平封她個女將軍,讓她天天上陣殺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