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的這一夜,注定被鮮血與火焰銘刻。
在狄仁傑於東宮上演“請君入甕”的同時,歸義坊及其周邊區域的戰鬥亦同步達到高潮。
左千牛衛在權善才的指揮下,如一張精密的大網,將潛伏在各坊的蛇靈殺手分割包圍。這些亡命之徒雖個體凶悍,但在成建製、配合默契的朝廷精銳麵前,各自為戰的結果隻能是迅速被殲滅。
巷戰之中,左千牛衛士兵三人一組,盾牌手在前,長槍手居中,刀斧手協防,進退有據,將蛇靈殺手逼入絕境,逐一格殺。慘叫與兵刃碰撞聲在各條裡巷此起彼伏,但很快又被官軍整齊的號令與推進的腳步聲壓下。
恒斌府邸作為最後的據點,抵抗最為激烈。數百精心培養的死士依托庭院建築負隅頑抗,箭矢如雨,給進攻的官軍造成了不少麻煩。
“跟我上!”一聲清叱,青鸞身影如燕,率先突入。她劍法輕靈狠辣,獨孤九劍的破箭式施展開來,將迎麵射來的箭簇儘數撥開。
流朱與小月各率一隊玄甲衛女兵從側翼掩殺,她們武功得狄明親傳,又經戰陣磨練,出手迅捷如電,專攻敵人要害,所過之處,蛇靈殺手如割麥般倒下。
核心戰圈內,恒斌狀若瘋虎,手中長槊揮舞,接連挑翻數名官兵。他自知罪無可赦,隻想拚個魚死網破。
“逆賊受死!”青鸞覷準一個破綻,身形飄忽欺近,長劍如毒龍出洞,直刺恒斌肋下。
恒斌回槊格擋,卻覺一股犀利無匹的劍氣透甲而入,劇痛傳來,動作一滯。青鸞得勢不饒人,劍招連綿不絕,如長江大河,頃刻間在恒斌身上留下十餘處深可見骨的傷口。恒斌怒吼一聲,槊法散亂,被青鸞最後一劍刺穿咽喉,龐大的身軀轟然倒地,眼中猶帶著不甘與難以置信。
主將斃命,殘存死士士氣崩潰,很快便被清理一空。
歸義坊的戰事,至此徹底平息。
.......
幾乎在同一時間,上陽宮提象門前,氣氛肅殺到了極點。
兩萬餘叛軍被左右龍武衛鐵桶般圍在廣場上,人心惶惶。他們本是烏合之眾,見太子府方向遲遲沒有信號,歸義坊援軍也無蹤影,早已軍心渙散。
就在這時,城樓之上,一名玄甲女衛手捧諭旨,運足內力,聲音清晰地傳遍全場:
“太平公主殿下諭旨!”
全場瞬間寂靜,無數目光聚焦城頭。
“今有叛黨逆類,不思悔改,歹毒殘暴,禍國殃民,荼毒生靈!為以儆效尤,特頒此令:
凡抵抗者,殺無赦!
凡再度謀逆者,殺無赦!
凡不法者,殺無赦!
凡謀逆官員勳貴不降者,殺無赦!
凡不尊諭旨者,殺無赦!”
“五殺詔”言簡意賅,字字如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凜冽的殺意,如同重錘般敲擊在每一個叛軍心頭。
短暫的死寂後,不知是誰先帶的頭,包圍圈外的龍武衛將士率先單膝跪地,齊聲高呼:
“吾等謹遵太平公主諭旨!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聲浪如潮,席卷四方。這不僅是服從,更是宣告!緊接著,被圍的叛軍中,那些被裹挾、本就心懷猶豫的士兵,也紛紛丟棄兵器,跪地請降。頑抗者瞬間成了少數,在龍武衛隨後發動的雷霆攻勢下,如同冰雪遇陽,迅速消融。
這一夜,“五殺詔”與數萬將士山呼“千歲”的聲音,傳遍了神都每一個角落,深深烙印在所有人心中。太平公主的權威,伴隨著鐵血與決斷,真正樹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