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車上,那名邀請王狄流去縣級工作的中年男子,是省裡正部級乾部,他名字叫廖建軍。
廖建軍48歲就是省裡行政區的第一領導人,他皮膚是西北人特有的赭石色,笑起來眼角的紋路裡像藏著未抖落的麥糠。
為人溫和,平易近人。
這次興師動眾是因為接到京都的電報,說李家屯抓到帝國特務,他親自調動整個秦省軍部的士兵前往李家屯。
而此刻,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廖建軍越想越想不通,他一個正部級乾部親自邀請一個年輕人,卻遭到拒絕。
讓他內心產生挫敗感。
“領導,你還在想剛才的事情啊!”
司機老張注意到身邊這位領導情緒波動。
廖建軍歎息道:“我在想國家正需要人才的時候,像剛才那小兄弟有這樣的維修技術,還這麼年輕真的不多啊!”
“領導,他不是說很喜歡目前的工作嗎?”
司機老張提醒道。
經這麼一提醒,廖建軍點點頭,“對對,他說是李家屯公社的采購員,這樣的人才當什麼采購員實在是大材小用,我得了好好跟趙天明這個老小子要這個人.....”
“對了老張,剛才那小兄弟維修技術如何?”
麵對廖建軍的問題,老張自愧不如,說:“領導,我覺得那年輕人絕對是名師出高徒,能這麼短時間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是我目前見過技術最好的。”
廖建軍聽完,內心十分認可那年輕人,不驕不傲,觀察細微。
為人謙遜。
他出生並成長於這片土地,對於這裡的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
他深知“窮山惡水出刁民”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裡的一些年輕人確實品行不佳,讓人頗為無奈。
就像剛才所遇到的那種情況,如果換作是其他地方的人,或許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然而,在這裡,這些年輕人卻並非如此。
他們往往會先討價還價,隻有當價格談妥之後,才會勉為其難地提供幫助。
這種行為實在是讓人難以接受,也讓人對這些年輕人的道德品質產生質疑。
司機老張說道:“領導,現在這樣品行端正的年輕人可不多!”
“是啊!”
廖建軍對剛才年輕人非常滿意。
與此同時。
王狄流帶著林秀秀母女倆先去鎮上的公社,登記遷移戶口。
順便把自己的公社糧食證跟持槍證領了。
辦完這些,林秀秀終於脫離陳家村。
雖然她有個心願是想將丈夫的衣冠塚遷走,可她現在麻煩王狄流這麼多,始終沒好意思開這個口。
王狄流剛準備離開就撞見吳主任。
對方正好夾著公文包走進公社。
“小王!”
“吳主任....”
雙方打聲招呼。
吳主任眉開眼笑道:“小王,上次答應的事沒忘記吧!”
“沒忘,我已經準備好了,晚點給你送來.....”
王狄流說著,想到公社應該有平板車,“吳主任,我能不能借下公社的平板車!”
“當然可以,你儘管拿去用!”
吳主任爽快答應下來,“隻要你能弄來,按市麵上的價格,公社給你全收了!”
“好嘞,那雞蛋跟魚要不要?”
王狄流想了下,賣野豬也是賣,不如問問其他的要不要。
“能弄到?”
吳主任聽到有魚,眼睛放光,他就好魚這口。
“能....我已經托朋友去弄,大概兩個小時給你送來。”
王狄流撒個小謊,現在真要弄點肉真的挺難的。
“那好,等你好消息!”
吳主任麵帶笑容,他知道現在糧食緊缺,肉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