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戰的硝煙尚未散儘,龐統與諸葛亮已率領大軍兵臨長安城下。這座曾是大漢都城的城池,如今城門緊閉,城頭飄揚著曹魏的玄色旗幟,城牆上的魏兵弓上弦、刀出鞘,眼神中滿是警惕。
“軍師,長安守將鐘繇已傳令周邊郡縣,征集兵力馳援,若不儘快破城,恐生變數。”趙雲勒馬至龐統身旁,語氣急切。龐統望著高聳的城牆,指尖在馬鞍上輕輕敲擊——長安城牆比陳倉更為堅固,且鐘繇經營多年,城中糧草充足,硬攻絕非上策。
他轉頭看向諸葛亮,笑道:“丞相,鐘繇雖老,卻非庸才,知道固守待援。但他忘了,長安城內,還有咱們的‘人’。”說罷,他從懷中取出一枚青銅令牌,遞給身旁的親兵:“速去城西貧民窟,找一個叫‘老郭’的篾匠,持此令,讓他按計劃行事。”
親兵領命而去。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士元早有布置?”龐統點頭:“三年前便派細作潛入長安,如今城中糧商、驛卒、甚至部分守軍,都有咱們的人。今夜三更,自有好戲。”
入夜後,長安城內一片寂靜。城西貧民窟的一間破屋中,老郭接過令牌,立刻召集了十餘名精壯漢子,每人手中都揣著一把短刀和一小罐火油。“按照軍師的吩咐,子時三刻,先燒糧倉,再開西門!”老郭壓低聲音,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他本是雍州農戶,因曹魏苛捐雜稅家破人亡,是龐統派人救了他的性命,如今正是報恩之時。
子時剛過,長安城內突然響起一聲驚呼:“不好!南糧倉失火了!”火光衝天,照亮了半個城池。鐘繇正在府中議事,聽聞消息大驚,急忙下令:“快!調兵去救火!務必保住糧倉!”
城牆上的魏兵紛紛探頭望去,注意力全被火光吸引。就在這時,西門附近突然傳來一陣廝殺聲——老郭帶著人突襲了西門守軍,他們熟悉地形,手中短刀專挑要害,守軍猝不及防,很快便被製服。“開門!”老郭大喝一聲,幾名漢子合力推開了沉重的西門。
城門剛開,早已埋伏在城外的趙雲率領騎兵,如潮水般湧入城中。“降者免死!”趙雲的呐喊聲在街道上回蕩,魏兵見狀,有的棄械投降,有的四散奔逃。
鐘繇得知西門被破,知道大勢已去,卻仍不甘心,率領親兵在府中抵抗。龐統與諸葛亮率軍入城,直奔州牧府。“鐘元常,漢室舊臣,為何助曹為虐?”龐統勒馬立於府前,聲音洪亮。
鐘繇手持長劍,站在台階上,麵色蒼白卻依舊強硬:“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既為魏臣,便不會降你!”說罷,他提劍衝向龐統,卻被趙雲一槍挑飛長劍,生擒在地。
“將鐘繇看押起來,不得傷他。”龐統下令,隨後翻身下馬,走到府中懸掛的《長安輿圖》前,指尖輕輕撫過“未央宮”三個字——那裡曾是大漢天子的居所,如今卻落滿塵埃。
“軍師,城中百姓聽聞蜀軍入城,都在門口焚香迎接呢!”郝昭匆匆趕來,臉上滿是喜色。龐統走到府外,隻見街道兩旁,百姓們捧著熱茶、糧食,對著蜀軍士兵連連作揖,眼中滿是感激。一名白發老者捧著一麵褪色的漢旗,走到龐統麵前,老淚縱橫:“軍師,終於等到王師了!咱們長安,終於回到漢室手中了!”
龐統接過漢旗,輕輕撫摸著上麵的紋路,心中百感交集。他轉身對諸葛亮道:“丞相,長安已破,接下來,當遣人安撫百姓,整頓吏治,同時派軍駐守函穀關,阻擋曹魏東來的援軍。待根基穩固,咱們便可兵分三路,北上並州,東進洛陽,南下荊州,興複漢室,指日可待!”
諸葛亮望著滿城燈火,又看了看手中的漢旗,眼中閃爍著淚光:“士元,若雲長、翼德泉下有知,定會為今日之勝而欣慰。”
次日清晨,朝陽升起,龐統率領眾將,來到未央宮前的廣場上。他親手將那麵褪色的漢旗,升上了未央宮的旗杆。漢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映照著滿城百姓的笑臉,也映照著蜀軍將士眼中的堅定。
龐統望著漢旗,心中默念:“先帝,士元不辱使命,長安已複。接下來,我定會率領大軍,掃平曹魏,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遠處,函穀關的方向傳來馬蹄聲——那是趙雲率軍去駐守關隘的隊伍。長安的光複,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北伐的道路依舊漫長,但此刻,所有人都堅信,漢室的榮光,終將重新照耀中原大地。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