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魏軍臨時營寨的帥帳內,司馬懿捏著從洛陽送來的密信,枯瘦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信中隻有一句話:“已遣使者攜廬江、九江二郡地圖,往建業見吳侯,許以淮南之地,換其罷兵。”
“將軍,若孫權真肯背棄蜀漢,與我朝議和,那蜀軍就成了孤軍,我們的困境就解了!”夏侯霸臉上露出喜色。
司馬懿卻未立刻鬆氣,他盯著帳中輿圖上的建業與淮南,沉聲道:“孫權此人,唯利是圖。廬江、九江二郡是他垂涎多年的地盤,曹叡這步棋,算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但他未必會立刻答應,定會先試探我們的誠意。”
他頓了頓,對夏侯霸道:“傳令下去,讓淮南的曹爽按兵不動,隻派小股兵力襲擾吳軍糧道——既讓孫權看到我們的‘實力’,也讓他覺得,與曹魏合作,比跟蜀漢虛與委蛇更劃算。”
與此同時,建業吳宮的偏殿內,氣氛微妙。曹魏使者董昭正將一卷地圖攤在孫權麵前,指著上麵的廬江、九江二郡,語氣恭敬卻帶著誘惑:“吳侯,此二郡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若吳侯肯與我朝罷兵,不再與蜀漢結盟,這兩地便即刻歸吳所有。此外,我朝還願每年向吳國提供粟米十萬石,以表誠意。”
孫權的目光在地圖上停留許久,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一旁的諸葛瑾低聲道:“陛下,廬江、九江乃淮南要地,若能得之,我吳國力大增。隻是……背棄蜀漢,恐落人口實。”
“口實?”孫權冷笑一聲,“當年赤壁之戰,若不是朕出兵,劉備早成了曹操的階下囚。如今蜀漢北伐,不過是想借朕的勢牽製曹魏,何曾真心與朕結盟?”他看向董昭,語氣放緩,“使者先回驛館歇息,朕需與大臣商議一番,三日內給你答複。”
董昭會意退下,諸葛瑾卻憂心忡忡:“陛下,若與曹魏議和,蜀漢定會震怒。龐統此人智謀過人,若他轉頭來攻吳國,怎麼辦?”
“他不會。”孫權走到窗邊,望著遠處的長江,“龐統現在一心在關中與司馬懿死磕,若朕撤了疑兵,曹魏分回兵力,他自顧不暇,哪有精力來伐吳?再說,曹魏許了這麼大的好處,朕沒有理由拒絕。”
三日後,吳宮傳出消息:孫權接受曹魏的條件,下令撤回濡須口的三萬水師,同時遣使前往祁山蜀軍大營,告知“因糧草不濟,暫罷出兵合肥之議”。
消息傳到蜀軍大營時,龐統正與楊儀商議突襲魏軍大營的細節。聽聞東吳撤兵,楊儀猛地拍案而起:“孫權這小人!我們給了他糧草,借了他名頭,他竟臨陣倒戈,投靠曹魏!”
龐統的臉色也沉了下來,他走到輿圖前,看著濡須口的位置,手指微微收緊。他早料到孫權不可靠,卻沒算到曹魏會下這麼大的血本,更沒算到孫權會如此乾脆地背棄盟約。
“先生,現在怎麼辦?”楊儀急道,“司馬懿若知道東吳撤兵,定會調回淮南的兵力,我們之前的部署就全白費了!”
龐統沉默片刻,突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果決:“不等了,即刻發動總攻!”
他對楊儀道:“魏延那邊,讓他不用再佯攻上邽,直接率軍猛攻魏軍後側;你率步兵從正麵推進,我親自率中軍騎兵,直插司馬懿的大營!”
“可我們兵力不足,若司馬懿集中兵力反撲……”
“他不會。”龐統打斷他,“孫權剛與曹魏議和,曹魏使者還在建業,司馬懿未必能立刻收到消息。我們要趁這個時間差,打他個措手不及!”
而此時的魏軍大營,司馬懿果然收到了曹爽的書信——信中說吳軍已撤兵,淮南無虞。可他剛鬆了口氣,帳外突然傳來震天的喊殺聲。
“將軍!蜀軍殺過來了!”親兵慌張來報。
司馬懿猛地站起來,衝出帳外,隻見蜀軍的旗幟如潮水般湧來,騎兵、步兵配合默契,朝著大營猛攻。他心中一沉,瞬間明白過來——龐統竟趁他消息未通的間隙,發動了總攻!
“傳令下去,死守大營!”司馬懿嘶吼著,拔劍衝向戰場。
祁山腳下,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龐統騎著戰馬,手持令旗,指揮著蜀軍衝鋒。他知道,東吳的背棄讓北伐的局勢陡變,但此刻,已沒有退路,唯有向前,方能破局。
而建業的吳宮,孫權正看著曹魏送來的廬江、九江二郡的印信,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他不知道,他這一步“趨利避害”的棋,不僅讓蜀漢陷入險境,也讓曹魏暫時穩住了陣腳,更讓這三方角力的棋局,再次走向了未知。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