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帥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案上攤開的關中地形圖。龐統正與薑維、楊儀商議糧草調度,帳外突然傳來斥候的通報:“啟稟軍師,東吳遣使抵達漢中,自稱奉陸大都督之命,為我軍送來賀禮。”
龐統放下手中的毛筆,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哦?陸遜倒是消息靈通。”他轉向薑維,“伯約,你隨我一同出帳迎接,不可失了禮數。”
帳外,東吳使者正手持錦盒肅立,身後跟著十餘名精壯士卒,抬著四個蒙著紅布的木箱。見龐統走出,使者連忙上前躬身行禮:“東吳從事徐詳,見過龐軍師。我家大都督感念蜀軍馳援漢江之恩,特備薄禮,一來為蜀軍賀勝,二來為聯盟續誼。”
龐統扶起徐詳,笑道:“徐從事遠道而來,辛苦了。陸大都督客氣,吳蜀本是盟友,馳援乃是分內之事,何需如此厚禮?”說罷,他示意親兵將木箱抬入帳中。
進帳落座後,徐詳打開錦盒,取出一封書信遞上:“此乃大都督親筆信,另有一事,需當麵稟報軍師。”龐統接過書信,目光掃過信紙,隨即抬眼看向徐詳:“陸大都督信中提及,願將荊州南部的糧草囤積點對蜀軍開放,這倒是個好消息。不知徐從事口中的‘一事’,又是何事?”
徐詳起身,語氣鄭重:“大都督探明,司馬懿近期正從並州調兵,意圖加強陳倉防線。他擔心魏軍會暗中襲擾蜀軍糧道,特命末將帶來一份詳細的魏軍布防圖,以及三百名熟悉關中地形的向導,願助蜀軍北伐一臂之力。”
話音剛落,親兵已將四個木箱的紅布揭開——第一個木箱中裝滿了風乾的肉脯和米糧,第二個木箱裡是數十副精製的鎧甲,第三個木箱中擺放著二十張硬弓和五百支羽箭,最後一個木箱則放著一疊厚厚的竹簡,正是徐詳所說的布防圖。
薑維見狀,忍不住感歎:“陸大都督倒是慷慨,這些物資和布防圖,對我軍而言可是雪中送炭。”楊儀也點頭附和:“有了熟悉地形的向導,我軍在關中行軍可少走許多彎路。”
龐統輕撫胡須,沉吟道:“陸遜此舉,既是感謝,也是試探啊。他送糧草鎧甲,是示好;贈布防圖、派向導,是想看看我軍接下來的北伐部署。”他看向徐詳,語氣誠懇:“請徐從事回稟陸大都督,蜀漢感激東吳的厚意。待北伐成功之日,蜀漢必不忘東吳的相助之情。”
徐詳躬身應道:“末將定將軍師的話轉達大都督。另外,大都督還托末將詢問,蜀軍下一步是否有進軍陳倉的計劃?若有需要,東吳水師可在漢江佯攻,牽製魏軍兵力。”
龐統微微一笑:“陸大都督倒是心急。不過,兵法講究出其不意,我軍的具體部署,暫時還需保密。但請放心,隻要吳蜀同心,司馬懿縱有通天本領,也難擋兩國聯軍。”
當晚,龐統設宴款待徐詳。席間,雙方談笑風生,氣氛融洽。次日清晨,徐詳告辭離去,龐統命親兵護送其至漢中邊界。望著徐詳遠去的背影,薑維問道:“軍師,您真的相信陸遜會真心助我軍北伐嗎?”
龐統轉過身,目光堅定:“聯盟本就是相互利用,亦是相互依存。陸遜清楚,若蜀漢北伐失敗,東吳遲早會被曹魏吞並。他助我們,亦是在助自己。”他指向案上的布防圖,“至於這份布防圖,真假還需驗證。楊儀,你即刻命人核對圖中信息,務必確認魏軍的真實布防。”
楊儀領命而去,薑維則看著木箱中的物資,問道:“軍師,這些糧草鎧甲該如何分配?”
龐統沉吟片刻,道:“糧草分一半給前線將士,另一半存入漢中糧倉備用;鎧甲和弓箭優先配備給先鋒部隊;至於那三百名向導,讓他們分彆編入各營,協助將領熟悉地形。”
安排妥當後,龐統再次拿起陸遜的書信,仔細閱讀。信中除了感謝和示好之語,還隱晦地提及希望蜀漢在北伐時,能多牽製魏軍的兵力,為東吳在荊州的發展爭取時間。
“看來,這場聯盟之路,還長著呢。”龐統放下書信,望向帳外的朝陽。漢中的晨光灑在帥帳之上,映照著案上的北伐地形圖,也映照著他眼中堅定的光芒。他知道,有了東吳的助力,蜀漢北伐的勝算又多了一分,但前路的艱險,仍不容絲毫懈怠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