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的晨光剛漫過武昌宮的殿簷,諸葛亮便與孫權敲定了最終的出兵細節——陸遜率三萬步騎主攻合肥,呂蒙領水師溯江而上,襲擾曹魏荊州江夏郡,兩路兵馬須在三日內同時動兵,與蜀軍西線攻勢形成呼應。
“吳侯放心,”諸葛亮起身拱手,目光懇切,“龐統在西線已備好萬全之策,隻要江東兵馬一動,蜀軍必全力牽製曹魏,絕不讓司馬懿分兵東援。他日共破曹魏,蜀漢必守盟約,不使江東將士白白流血。”
孫權親自送諸葛亮至宮門,望著他遠去的車馬,轉頭對身旁的陸遜道:“孔明丞相誠意滿滿,你此番出兵,務必拿下合肥,莫要辜負了這大好時機。”陸遜躬身領命,當日便點齊兵馬,往合肥方向開拔。
消息傳到渭水北岸的蜀營時,龐統正站在陳倉城外的土坡上,觀察魏軍布防。親兵捧著諸葛亮的信奔來,他展開一看,嘴角當即揚起笑意:“好!江東果然如期出兵,這下司馬懿想不慌都難了。”
他轉身對身後的魏延、薑維道:“傳令下去,今夜三更,魏延率五千精兵襲擾陳倉西城門,隻許佯攻,不許硬拚,務必讓司馬懿以為咱們要全力取陳倉;薑維你領一萬步騎,繞至陳倉東北,截斷魏軍往長安的糧道——記住,見著曹真的旗號,不必遲疑,直接衝!”
原來,司馬懿接管西線兵權後,雖著力穩定軍心,卻仍留曹真暫掌部分兵力,負責押運糧道——一來是顧及曹真宗室身份,二來也是想借他熟悉關中地形的優勢,暫解糧荒之急。可他沒料到,這一安排,竟給了蜀軍可乘之機。
當夜三更,陳倉城外火光衝天。魏延率部猛攻西城門,喊殺聲震徹夜空,守城魏軍慌忙報信,司馬懿親自登城督戰,一時竟無暇他顧。而此時,薑維已率部摸到陳倉東北的糧道,遠遠便見一隊魏軍打著“曹”字旗號,正護送著數十輛糧車緩緩前行。
“將軍,是曹真的隊伍!”親兵低聲喊道。
薑維眼中寒光一閃,抬手拔出佩刀:“傳令,左右翼包抄,中路直取糧車,務必一舉拿下!”
蜀軍將士如猛虎下山,從兩側山林中呼嘯而出。曹真的隊伍本就因連日押運糧草疲憊不堪,又毫無防備,瞬間亂作一團。曹真坐在馬背上,見蜀軍殺來,驚怒交加,揮劍喊道:“列陣迎敵!誰若退後半步,軍法處置!”
可慌亂的士兵早已沒了鬥誌,有的棄械而逃,有的乾脆跪地投降。曹真奮力斬殺幾名衝上前的蜀軍,卻架不住蜀軍越湧越多,坐騎被流箭射中,轟然倒地。他掙紮著起身,剛要拔劍再戰,薑維已策馬衝到他麵前,長槍直指他咽喉:“曹真,你已無路可退,還不束手就擒!”
曹真望著四周潰散的士兵、燃燒的糧車,長歎一聲,扔劍在地:“罷了,我今日栽在此地,認了!”
與此同時,合肥方向也傳來捷報——陸遜趁曹魏東線兵力空虛,一舉攻破合肥外城,斬殺魏軍守將李典,兵鋒直逼壽春;呂蒙的水師也在江夏大敗曹魏水軍,截斷了曹魏荊州與關中的聯係。
司馬懿在陳倉城頭聽聞糧道被劫、曹真被俘,又接到合肥、江夏的急報,隻覺得眼前發黑。他望著城外仍在佯攻的蜀軍,又想起洛陽城中魏明帝的催促,心中第一次生出無力感——他千算萬算,沒算到蜀吳竟能如此默契,東西夾擊,打得他首尾難顧。
“撤兵!”司馬懿咬著牙下令,“放棄陳倉外圍防線,退守長安,待穩住陣腳再做計較!”
次日清晨,蜀軍進駐陳倉外城。龐統站在城樓上,望著遠處魏軍撤退的背影,又接過薑維送來的捷報,朗聲笑道:“孔明兄在江東穩住了同盟,咱們在西線大破曹真,這第一回合,咱們勝了!”
帳下將士齊聲歡呼,聲音傳遍陳倉城頭。陽光灑在“漢”字大旗上,耀眼奪目——北伐以來,蜀軍終於迎來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勝,而這,不過是克複中原的第一步。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