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山蜀軍大營內,龐統正手持一份密信,與匆匆從漢中趕來的諸葛亮相對而坐。燭火映著二人臉上的笑意,信上“東吳與曹魏結盟”的字樣,在他們眼中反倒成了明晃晃的破綻。
“仲達這招‘借勢離間’,倒也算精妙。”諸葛亮指尖點過信紙,“先挑動羌胡生隙,再偽稱吳魏結盟,無非是想逼士元分兵,亂我軍心。”
龐統將密信擲在案上,拿起輿圖鋪開:“他算準我忌憚腹背受敵,卻忘了兩點——其一,子瑜先生諸葛瑾)早通過密信告知,孫權雖有出兵之意,卻絕不會輕易倒向曹魏;其二,羌胡軻比能雖貪利,卻也怕我蜀漢事後清算,斷不敢真與曹魏勾結。”
話音剛落,帳外傳來通報:魏延率軍生擒了兩名偽裝成東吳援軍的魏兵。二人審過俘虜,果然證實了“吳魏結盟”是司馬懿的詐計——夏侯霸所部騎兵,皆是曹魏兵馬假扮。
“既知是詐,便該將計就計。”諸葛亮眼中閃過精光,“士元可還記得,你前番命趙雲在斜穀道設下的伏兵?”
龐統會心一笑,當即召來帳下將領:“傳我將令,魏延、薑維各率一萬兵馬,明日一早便拔營,擺出向荊州方向馳援的架勢,沿途故意泄露‘蜀軍恐吳魏夾擊,急調主力回防’的消息;吳懿繼續駐守武都,卻要暗中抽調三千精兵,星夜趕赴祁山以北的木門道,與趙雲的伏兵彙合。”
眾將領命而去,諸葛亮看著輿圖上的木門道,緩緩道:“司馬懿見我軍分兵,必以為計策得手,定會率主力突襲祁山空營。木門道兩側山勢險峻,正是設伏的絕佳之地——隻需將司馬懿引入穀中,斷其退路,再以火攻襲擾,便能破他這連環計。”
次日清晨,蜀軍“主力南撤”的消息果然傳到司馬懿大營。司馬昭聞訊大喜,當即入帳請戰:“父親,龐統果然中計!如今祁山空虛,我軍若即刻出擊,定能一舉奪回南安、天水!”
司馬懿卻仍有疑慮,派人再探,回報稱蜀軍營地炊煙漸少,沿途確實有大量車馬向南而行。他沉吟片刻,又想起洛陽傳來的消息——東吳雖未明確結盟,卻也未拒絕曹魏“共分蜀漢之地”的提議,心中最後一絲顧慮終是散去:“傳令下去,全軍拔營,追擊蜀軍!夏侯霸率部為先鋒,直取祁山;我與子上司馬昭)率主力隨後跟進,務必一戰破敵!”
曹魏大軍一路疾馳,正午時分便抵達祁山蜀軍大營,卻見營中空無一人,隻有幾麵殘破的旌旗在風中搖曳。司馬昭正要率軍深入,司馬懿忽然勒住馬韁,目光掃過遠處的木門道:“不對!龐統素來謹慎,怎會留下如此空營?快撤——”
話音未落,兩側山穀中忽然鼓聲大作,滾石、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夏侯霸的先鋒部隊剛要後退,穀口已被蜀軍截斷,吳懿、趙雲率領的伏兵從兩側殺出,火把扔向早已堆滿乾草的穀底,濃煙瞬間衝天而起。
“中計了!”司馬懿怒吼一聲,揮劍指揮大軍突圍,卻見蜀軍陣中忽然推出數十架連弩,箭雨密集如蝗,曹魏士兵紛紛倒地。司馬昭率部拚死衝殺,卻始終無法突破蜀軍防線,隻能眼睜睜看著大軍在穀中陷入混亂。
此時,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魏延、薑維率部殺了個回馬槍,與伏兵前後夾擊。司馬懿見大勢已去,隻得命司馬昭斷後,自己率殘部從一條隱秘山道突圍,倉皇向西逃竄。
木門道穀中,蜀軍清理戰場時,魏延拿著一麵繳獲的曹魏帥旗,大步走進龐統、諸葛亮所在的臨時營帳:“軍師!司馬懿父子僅率數千殘部逃脫,我軍大獲全勝!”
龐統接過帥旗,隨手擲在案上,與諸葛亮相視一笑。諸葛亮拿起輿圖,指尖點向隴右:“司馬懿經此一敗,短時間內必不敢再犯。我等可趁此時機,安撫南安、天水百姓,穩固隴右防線——待來年糧草充足,再圖關中,便更有勝算。”
帳外陽光正好,隴右的風帶著麥香吹進帳中,二人望著輿圖上逐漸穩固的蜀漢疆土,眼中皆露出期許之色。司馬懿的奇謀雖險,卻終是敵不過雙賢同心——這場北伐之戰,蜀漢終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