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魏軍帥帳內,司馬懿看著手中的探報——張虎輕騎損兵、樂綝不敢出擊、孫權拒絕同盟,臉上卻無半分意外,反而對著輿圖上長安以西的一處據點,緩緩勾起嘴角。他此前對曹叡提及的“疲敵”“借力”雙計,不過是明麵上的幌子,真正的殺招,始終藏在他心底。
“來人,傳郝昭入帳。”司馬懿對著帳外沉聲下令。不多時,一名身著黑色鎧甲、麵容剛毅的將領走入帳中,正是曾死守陳倉、讓諸葛亮無功而返的郝昭。
“末將郝昭,參見將軍!”郝昭躬身行禮,語氣恭敬。
司馬懿起身,走到郝昭麵前,遞給他一封密信與一枚虎符:“伯道郝昭字),此去有一機密任務,需你親自帶隊。你率五千精銳,喬裝成羌人,從陳倉出發,繞至長安以西的散關,在此處設伏。”
他指著輿圖上的散關,眼中閃過冷光:“龐統若攻長安,必會從散關調運攻城器械與糧草。你待蜀軍運輸隊經過時,即刻突襲,燒毀器械、劫走糧草,之後迅速撤回陳倉,切勿戀戰。此計隻有你我知曉,若有半分泄露,軍法處置!”
郝昭接過密信與虎符,神色凝重:“末將明白!定不辱使命,絕不讓消息泄露!”
待郝昭領命離去,司馬懿走到帳簾後,看著窗外的夜色,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他深知,明麵上的兩計已敗,唯有這步暗棋,能給龐統致命一擊——散關是蜀軍運輸的必經之路,一旦此處遇襲,攻城器械被毀、糧草被劫,龐統攻長安的計劃便會徹底擱置,甚至可能因補給不足而撤軍。
為了確保計劃萬無一失,司馬懿又召來心腹參軍,吩咐道:“你即刻前往羌地,找到此前與我軍聯絡的羌人首領,許以雙倍賞賜,讓他們派一支小隊,在散關附近遊蕩,故意暴露行蹤,吸引蜀軍的注意力——待郝昭得手後,再讓羌人撤退,將罪名都推到他們身上,讓龐統誤以為是羌人襲擾,而非我軍所為。”
參軍領命而去,司馬懿這才回到案前,重新拿起那份“雙計失敗”的探報,提筆在上麵批複:“暫緩襲擾糧道,密切關注蜀軍動向,待時機成熟,再行下一步。”他要讓曹叡與龐統都以為,他已無計可施,隻能被動防守,以此麻痹所有人,為郝昭的暗棋爭取時間。
幾日後,長安蜀軍帥帳內,龐統收到探報——散關附近發現少量羌人活動,似有襲擾之意。馬良看著探報,皺眉道:“羌人剛被趙雲擊敗,怎敢再靠近散關?莫非是受了司馬懿的指使?”
龐統手持羽扇,輕輕搖動,目光落在輿圖上的散關:“羌人若隻是小股遊蕩,不足為懼;但若是司馬懿借羌人之名,行偷襲之實,便需多加防備。傳我命令,讓散關守將加強巡邏,尤其是運輸隊經過時,需派三倍兵力護送,不得有半分疏忽。”
他雖察覺了一絲異常,卻未想到司馬懿會派出郝昭這員猛將,更未料到對方的目標是攻城器械與糧草——畢竟,此前魏軍的襲擾皆針對普通糧道,從未涉及關鍵的器械運輸。
而此時的郝昭,已率領五千精銳,喬裝成羌人,悄悄抵達散關附近的山林中。他看著蜀軍運輸隊的路線,眼中閃過銳利,開始布置伏兵——一場針對蜀軍補給線的致命突襲,即將展開。司馬懿坐在洛陽的帥帳內,仿佛已看到蜀軍因補給斷絕而慌亂的模樣,嘴角的笑意愈發深沉。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