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威脅暫解,魏軍被牽製,蜀軍贏得了休整之機。與此同時,壽春城內,王昶收到了一封來自洛陽的密信,信中是司馬懿親筆寫下的奪回壽春的全盤計劃。
信中要義如下:
1.聲東擊西,圍點打援
表麵上從北麵猛攻壽春,吸引蜀軍主力回援。
暗中派精銳輕裝部隊,從東南方隱秘河道夜襲,直插蜀軍在壽春外圍的糧草屯地“陽泉倉”。
2.釜底抽薪,斷其糧道
一旦得手,立刻在河道設柵,徹底切斷蜀軍的水上糧道。
同時,派小股部隊偽裝成吳軍,騷擾蜀軍後方,製造恐慌和混亂。
3.攻心為上,瓦解敵軍
散布謠言,稱東吳援軍已撤、北伐軍糧將儘。
善待並釋放部分俘虜,讓他們把這些“消息”帶回蜀營,動搖其軍心。
4.引蛇出洞,一舉殲滅
在壽春城西預設伏兵。
待龐統為解壽春之圍,親率主力出城時,伏兵四起,一舉將其殲滅。
5.裡應外合,光複壽春
城中潛伏的內應原魏將李翼)將打開西門。
內外夾擊,趁亂奪回壽春城。
6.反製東吳,以防偷襲
對東吳采取虛張聲勢的防禦,牽製其動向,防止其在關鍵時刻背後捅刀。
夜襲陽泉倉
夜幕降臨,魏軍的計劃悄然啟動。
一支由樂綝率領的輕裝部隊,借著夜色掩護,沿東南河道悄然潛入。他們避開蜀軍巡邏,以特製的“折疊雲梯”和“無聲鋸”,神不知鬼不覺地摸上了陽泉倉的營壘。
營中蜀兵猝不及防,很快被製服。樂綝立刻下令點火。
“轟——”火光衝天,映紅了半邊天。陽泉倉的失守,意味著龐統精心構建的補給線被瞬間掐斷。
龐統的應對
消息傳到蜀營,龐統立刻召集眾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