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昶的困局與司馬懿的馳援
壽春之戰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然而王昶的軍隊卻遭遇了慘敗。這場失利讓王昶的軍心產生了嚴重的動搖,士兵們開始對戰爭的前景感到迷茫和恐懼。
更糟糕的是,龐統這個狡猾的對手竟然成功地掐斷了王昶的糧道。沒有了足夠的糧食供應,王昶的軍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饑餓和恐慌籠罩著整個營地,士兵們的士氣一落千丈。
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王昶感到束手無策。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絕境,必須想辦法突破龐統的封鎖,重新打通糧道,否則他的軍隊將無法繼續戰鬥下去。
遠在洛陽的司馬懿聞訊,立刻派出精銳馳援,並親授密計:
路線:取道安鳳、期思,隱蔽南下。
策略:沿途“不戰不擾,不焚不掠”,以麻痹蜀軍。
目標:與王昶會合,再圖壽春。
二、龐統的預判與“掎角之勢”
這一切,早在龐統的預料之中。他在安鳳、期思兩村,已布下天羅地網:
安鳳村:背靠山地,設伏兵於密林,以擂石滾木、連弩封鎖狹窄穀口。
期思村:臨河湖港汊縱橫,用“草船”與“疑火”誘敵,伏水軍於蘆葦蕩。
戰術核心:兩村互為掎角,一處接戰,另一處立刻側擊,讓敵人首尾不能相顧。
三、夜幕下的誘殺
魏援軍趁夜進入安鳳穀口,正中龐統下懷。
火起伏發:穀口一聲炮響,兩側火箭齊發,滾石擂木傾瀉而下,魏軍隊形大亂。
借風縱火:南風大作,火借風勢,瞬間吞噬了穀中的魏軍。
圍三缺一:蜀軍網開一麵,故意放走部分潰兵,讓他們帶“安鳳失守”的消息去擾亂期思的魏軍。
四、水上的“草船疑兵”
在期思,被嚇壞的潰兵誤報軍情,援軍主將心急如焚,決定連夜渡河。
草船誘敵:黑暗中,無數“草船”從上遊漂下,燈火搖曳,仿佛蜀軍船隊。
伏兵儘出:魏軍剛一登船,蘆葦蕩中鼓聲大作,伏兵四起,火箭如雨。
連環封鎖:上遊放下火筏,下遊早已拉起鐵鏈,魏軍船隻進退兩難,被分割包圍。
五、王昶的末路
與此同時,王昶按計劃出營接應,卻一頭紮進了蜀軍的包圍圈。
斷其後路:伏兵切斷了他與壽春的聯係。
三路合圍:趙雲、魏延、吳班從不同方向發起猛攻。
慘敗潰逃:王昶左衝右突,最終隻帶著少數親兵狼狽逃回營中。
六、戰後餘波
此役,司馬懿的馳援被徹底擊潰,王昶主力也傷亡慘重。
捷報傳回:蜀軍上下士氣大振。
老將之歎:趙雲感歎,這一仗的精妙,在於“先料敵,後設勢”。
勝而不驕:龐統卻冷靜地提醒眾人,真正的決戰還在後麵,必須立刻打掃戰場,鞏固防線。
夕陽下,龐統登高遠望,目光堅定。他知道,司馬懿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