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慶功,歡意正濃
壽春城內,吳軍大營張燈結彩,酒香四溢。士卒們肩扛繳獲的軍械往來穿梭,帳內將領們推杯換盞,滿是拿下重鎮的歡騰。孫權身著錦袍,端坐主位,看著帳下熱鬨景象,臉上難掩笑意——自繞開合肥奇襲壽春得手,東吳在江淮一帶的聲勢再上一層,這份功績足以慰藉此前久攻合肥不下的憋屈。
“諸位將士奮勇殺敵,方能一舉拿下壽春,當浮一大白!”孫權舉起酒樽,一飲而儘,帳內頓時響起一片喝彩聲。張昭捋著胡須,眼中滿是欣慰,正要開口附和,帳外卻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兵卒來到營帳中報信,蜀使過江
一名親衛掀簾而入,快步走到帳中,單膝跪地,聲音壓過了帳內的喧鬨:“啟稟吳侯!江北有蜀漢使者駕舟而來,自稱鄧芝,言有要事求見吳侯,現已至水營外等候!”
帳內的歡笑聲瞬間戛然而止,氣氛驟然凝重。孫權手中的酒樽停在半空,臉上的笑意漸漸褪去,他放下酒樽,目光轉向身側的張昭和陸遜,沉聲道:“蜀使鄧芝突然過江,諸位以為,他此來何為?”
張昭先言,謹守謹慎
張昭率先拱手開口,語氣帶著幾分審慎:“吳侯,此前我軍繞開合肥、奪取壽春,雖未與蜀軍正麵衝突,卻也奪了他們先占之地,已然破了孫劉盟約的默契。鄧芝素有‘舌辯之士’之名,此番前來,必是為壽春之事而來,十有八九是來問責,或是要我軍歸還壽春。”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如今曹魏仍在側虎視眈眈,若與蜀漢鬨僵,恐陷兩麵受敵之境,不可輕慢。臣以為,見是要見,但需先擺足陣勢,讓鄧芝知曉我軍拿下壽春的實力,不可讓他拿捏住分寸,更不能輕易許諾歸還壽春,以免折了我軍銳氣。”
陸遜獻策,靜觀其變
陸遜端坐一旁,手指輕叩案幾,神色平靜,待張昭說完,才緩緩起身道:“張公所言有理,卻也不必過於緊繃。鄧芝此來,問責是必然,但未必隻為索要壽春。”
他看向孫權,繼續分析:“蜀漢此時正圖合肥,若與我軍徹底反目,東線便少了牽製,反而不利於他們攻魏。臣料想,鄧芝更多是來‘敲打’,既要讓我軍顧忌盟約,也想讓我軍在東線配合他們牽製魏軍,而非真要與我軍決裂。”
“因此,臣以為,見鄧芝時,無需擺陣施壓,也不必急於表態。先聽他說什麼,摸清蜀漢的底線與訴求,再順勢回應——既不否認奪取壽春的合理性,也不徹底斷了盟約的餘地,留足轉圜空間,才是對我軍最有利的選擇。”
孫權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他沉吟片刻,緩緩點頭:“二位所言極是,既不怯,也不躁。傳我旨意,引鄧芝入帳,無需額外設陣,就按尋常使者禮遇,我倒要聽聽,這位蜀使,到底有何話要說。”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