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的清晨,薄霧籠罩著皇宮的金鑾殿,寒意中透著壓抑。曹叡坐在禦座上,麵色陰沉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昨夜的爭吵依舊在耳邊回響——有人主張棄城收縮,有人堅持硬拚奪回,然而誰都拿不出一個能讓所有人信服的方案。就在此時,一個名字猛然浮現在他腦海——賈詡。
“來人!”曹叡沉聲喚道,“速傳賈詡入殿!”
內侍不敢怠慢,一路小跑離開。曹叡的手指在禦案上輕輕敲擊,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賈詡自從被調離前線後,一直閒居在家,不問政事。他雖已年過六旬,但精神矍鑠,依舊保持著敏銳的思維。接到傳喚時,他正獨自在後院品茶。
“陛下突然召我?”賈詡微微一怔,隨即淡淡一笑,“看來,朝中是真的無人可用了。”
他緩緩起身,換上朝服,帶著隨從向皇宮而去。
金鑾殿上,文武百官見賈詡步入殿中,神色各異。有人敬畏,有人不屑,也有人抱著看熱鬨的心態。
“賈詡參見陛下。”賈詡行禮,聲音沉穩。
曹叡連忙起身,親自上前扶起:“賈愛卿,今日召你,是有大事相商。”
他頓了頓,語氣沉重:“如今五城失守,北伐軍勢如破竹,而司馬懿已被貶斥,大都督之位空懸。朕想聽聽你的意見,可有良策?”
賈詡環視群臣,淡淡一笑:“陛下若不棄嫌,臣願為參軍,隨大軍前往前線。”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一片嘩然。
“賈愛卿,你……你願意複出?”曹叡又驚又喜。
“國家危亡之際,臣子豈能袖手旁觀?”賈詡拱手道。
然而,有武將立刻上前反對:“陛下,賈詡年事已高,且久離戰場,怕是難以勝任!”
賈詡並不反駁,隻是平靜地看著對方。
曹叡眉頭緊鎖,猶豫片刻後道:“賈愛卿雖年高,但智謀過人,可先任參軍,輔佐新任統帥。”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夏侯玄:“夏侯將軍,朕任命你為大都督,統領大軍收複五城!”
夏侯玄立刻上前領命:“臣必不負陛下厚望!”
退朝後,夏侯玄急匆匆來到賈詡府中。
“賈大人,”夏侯玄抱拳,“末將才疏學淺,此次出征,還望大人多多指點。”
賈詡微微一笑,命人奉上茶:“夏侯將軍,你可知五城為何久攻不下?”
夏侯玄搖頭。
“蜀漢推行三三製,主將坐鎮,副將馳援,謀士籌謀,三者相輔相成。”賈詡緩緩道,“若不能打破他們的配合,再猛攻也隻是徒增傷亡。”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夏侯玄急切地問。
“分而擊之。”賈詡放下茶杯,“先派小股部隊佯攻,引出其副將馳援,再以主力突襲主將孤立之城。隻要破其一城,其整個防線便會鬆動。”
夏侯玄眼前一亮:“好計!可蜀漢謀士法正足智多謀,怕是早已料到。”
“所以,我們要多設疑兵,讓他無法判斷我們的主攻方向。”賈詡微笑道,“兵法雲,兵不厭詐。”
與此同時,蜀漢前線的五城中,趙雲、魏延和法正正在商議軍情。
“魏軍近日調兵頻繁,怕是要發動總攻。”趙雲道。
法正點頭:“他們的新任大都督是夏侯玄,此人雖有勇,但謀略不足。不過……”
他話鋒一轉,“我擔心的是,魏國會請出一位智謀過人的老臣來輔佐他。”
“你是說……賈詡?”魏延皺眉。
“正是。”法正麵色凝重,“若真是他出山,我們必須萬分小心。”
洛陽城內,夏侯玄與賈詡的大軍整裝待發。
臨行前,曹叡親自為二人送行:“賈愛卿,夏侯將軍,朕在此等候捷報!”
賈詡鄭重一拜:“陛下放心,臣定不負使命。”
大軍緩緩出城,賈詡坐在車中,望著遠方的群山,心中暗暗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