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風獵獵,江麵薄霧籠罩,建業宮城的朝會殿中,群臣肅立,氣氛凝重。孫權端坐禦座,手中握著一封剛從武昌送來的信,信封上是諸葛瑾的筆跡。
“主公,”諸葛瑾躬身稟報,“龐士元龐統)在信中答複了我們的條件,並附了一封密函,言稱必須親自交予主公過目。”
孫權的眉頭微微一皺。自蜀漢北伐以來,他與龐統之間的書信往來已不下十數次,每一次都牽扯到江東的利益與安全。這一次,龐統提出的條件比以往更加苛刻——要求江東出兵荊州,牽製曹魏的兵力,同時供給部分糧秣與軍械,以換取蜀漢在戰後歸還荊州南部三郡。
孫權沉吟良久,低聲道:“讓我先看看他的條件。”
諸葛瑾展開書信,其上言辭並不犀利,反而帶著幾分懇切。龐統在信中分析了戰局——若江東不助,蜀漢雖有北伐之誌,卻難以長久支撐,一旦兵敗,曹魏便可揮師南下,江東將首當其衝。
“這是威脅嗎?”孫權冷笑,“還是真為江東著想?”
“龐士元一向言直,”諸葛瑾回答,“他信中並未誇大其詞,曹魏的鐵騎若得關中,江東門戶必危。”
孫權的手指輕輕敲擊禦案,他深知龐統的話有幾分道理。然而,荊州的歸屬問題一直是吳蜀之間的死結。當年劉備借荊州,至今未還,若此次出兵相助,卻隻換回南部三郡,實在難稱公平。
殿中群臣開始議論紛紛——有人主張趁此機會徹底奪回荊州,有人則勸孫權以大局為重,先拒曹魏,再圖後計。
孫權沉默良久,緩緩開口:“罷了……暫且答應他的條件。但有一事——若蜀漢有負約之舉,我江東必不再與之結盟。”
諸葛瑾微微躬身:“主公英明。隻是……龐士元還有一封親筆信,讓我在此刻呈交。”
孫權接過那封簡短的信,拆開一看,隻見寥寥數行:
“吳侯若允此番之請,切記——切勿再失信於人。昔日盟約,因一念之差而失;今日之約,若再毀之,吳蜀再無聯合之日。”
短短幾句話,卻像一柄利刃,直刺孫權的心頭。
孫權的目光漸漸凝重。他明白,這是龐統在提醒他——也是在警告他。若他此刻答應,卻在日後反悔,蜀漢將徹底斷絕與江東的合作,轉而尋找其他盟友。
“龐士元……”孫權低聲念著這個名字,“此人不僅謀略過人,更善於揣摩人心。”
諸葛瑾道:“龐士元雖身在蜀漢,卻深知江東之要害。他此番的條件,看似苛刻,實則為雙方留下了回旋的餘地。”
孫權緩緩點頭,心中的權衡漸漸清晰。江東雖有不滿,但眼下若不助蜀漢,一旦曹魏平定關中,江東將獨自麵對強敵。而與蜀漢合作,至少能爭取數年的喘息之機。
“傳我命令,”孫權站起身,“按照龐士元的條件,調兵三萬,由呂蒙率領,北上荊州;糧秣軍械,按約供給。”
群臣齊聲領命。
諸葛瑾心中鬆了口氣,卻又隱隱感到一絲不安。他知道,龐統這封簡短的信,不僅是給孫權的提醒,更是給蜀漢的一個承諾——若孫權守信,蜀漢也必須履行諾言。
殿外,江風漸起,似乎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