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被困的消息傳回蜀漢大營時,龐統與諸葛亮正對著沙盤推演救援路線。
“若從正麵馳援,必遭魏軍伏擊。”諸葛亮眉頭緊鎖,羽扇輕搖。
龐統則沉思不語,手指在沙盤上不斷比劃,似乎在尋找一條萬無一失的道路。
就在這時,帳門被推開,一個英氣逼人的身影快步走入——
岑伯然請纓
“軍師,不必憂慮!”岑伯然抱拳行禮,神色篤定。
龐統抬眼,示意他繼續說。
岑伯然道:“我在臨川與江夏各有一位好友,如今雖在曹魏軍中效力,但他們心懷故土,不願屈從於魏。若我能潛入城中,必能說服他們為我軍內應。”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興趣:“哦?你且說說這二人的情況。”
兩位內應
岑伯然微微一笑,開始講述——
臨川——蘇墨
出身寒門,自幼習武,擅長用刀,性格耿直。因家鄉被魏軍占領,被迫加入魏軍,但始終暗中幫助百姓。
江夏——韓霖
原為東吳邊軍小校,精通水戰,善用弓弩。因東吳失守城池,被迫投降曹魏,但一直心懷不滿。
岑伯然最後補充道:“他們都是有抱負的年輕人,若能將他們引入蜀營,不僅能助我們突破營救李桓將軍,還能為北伐增添兩員猛將。”
密謀計劃
龐統聞言,沉吟片刻,緩緩點頭:“好!我們就以‘引援為名,內應為主’製定計劃。”
諸葛亮補充道:“我建議分三步走——
1.由岑伯然潛入臨川與江夏,聯絡蘇墨、韓霖,確定內應時間。
2.我軍派出疑兵,佯攻魏軍後方,吸引其注意力。
3.約定之夜,城中內應同時起事,配合我軍內外夾擊。”
周密安排
為確保計劃萬無一失,龐統做了詳細部署——
岑伯然:喬裝成商販,攜帶書信與信物,潛入兩城。
趙雲:率輕騎在魏軍側翼虛張聲勢,製造混亂。
魏延:率主力潛伏在預定接應點,等待信號。
範延:與杜若一同繪製城內防禦圖,標出敵軍布防。
潛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