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江北的風帶著寒意。
在曹魏邊境的密林裡,趙統、趙廣兩兄弟正潛伏在一片低矮的灌木中,透過枝葉的縫隙,緊緊盯著前方的魏軍大營。
趙統、趙廣的偵察
這是他們潛伏的第三天。
魏軍自安陸失利後,表麵上按兵不動,暗地裡卻在調兵遣將。
趙統低聲道:“看來他們的目標是——臨江與江夏之間的糧道樞紐。”
趙廣點頭:“一旦被他們切斷,我們兩城就會被孤立。”
兩人不敢耽擱,連夜抄小路返回蜀漢大營,將這個重要情報交給了龐統。
龐統的應對
龐統聽完,麵色凝重,卻沒有立刻下令調整防線。
他與諸葛亮對視一眼,嘴角微微上揚:“好,來得正好。”
諸葛亮明白他的意思,笑道:“你是想——將計就計?”
龐統點頭:“沒錯。既然他們想斷我們的糧道,那我們就先布好陷阱,等他們自己踩進來。”
將計就計的部署
龐統當即召集新一營五賢與關興、關索、蘇墨、韓霖,下達命令:
1.範延、柳承:在臨江、江夏之間的必經之路“白竹穀”布設伏兵,配備諸葛連弩和落石機關。
2.岑伯然、關索:率輕騎在穀外三十裡處設伏,待魏軍進入穀中後,切斷其退路。
3.秦岑、杜若:繼續散布假情報,稱蜀漢糧隊將於三日後經過白竹穀。
4.關興、蘇墨、韓霖:率水軍在江麵巡邏,防止魏軍從水路支援。
5.趙統、趙廣:留在魏軍後方,觀察動向,隨時回報。
魏軍的誤判
魏營中,賈詡與司馬懿還蒙在鼓裡,不知道趙統、趙廣的存在。
他們以為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正準備按原計劃行事。
賈詡道:“三日後,我們就動手。隻要切斷臨江、江夏的糧道,蜀漢在江北就會不戰自亂。”
司馬懿點頭:“到那時,我們再揮師南下,一舉奪回兩城。”
東吳談判定案
與此同時,東吳與蜀漢的談判終於有了結果。
孫權意識到,如果繼續拖延,臨江、江夏很可能再次易手,於是拍板決定:
臨江、江夏由蜀漢與東吳共同防禦
成立“江防聯軍”,由蜀漢將領擔任主帥,東吳將領擔任副帥
東吳派駐三千水軍與兩千陸軍參與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