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六安相繼收複的消息傳回建業,孫權撫掌大笑:
“孤如今坐擁江東與荊州,雖民心未穩,卻也有縱橫天下的本錢了!”
群臣齊聲恭賀,殿內一片喜氣。但孫權深知,這隻是與曹魏長期較量的開始。
曹魏的新攻勢
魏軍在廬江、六安失利後,司馬懿與賈詡迅速調整戰略。
他們決定:
1.收縮防線:放棄部分前沿據點,集中兵力防守核心城池
2.以守為攻:利用曹魏強大的後勤優勢,拖垮蜀漢與東吳的聯軍
3.分而擊之:派輕騎不斷襲擾兩國補給線,製造矛盾
司馬懿在軍事會議上強調:“我們必須讓他們明白,戰線越長,他們的弱點就越多。”
蜀漢與東吳的應對
蜀漢方麵
龐統在接到情報後,立即與諸葛亮製定對策:
加固臨江、江夏防線,防止魏軍南下
成立北伐聯軍參謀部,統一協調兩國軍事行動
糧道多元化:將部分糧草改由長江水路運輸,減少陸路風險
情報共享:秦岑與東吳使者建立快速情報傳遞機製
諸葛亮特彆提醒:“東吳雖勝,但民心未穩,我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與支持。”
東吳方麵
孫權任命顧承為江防都督,負責廬江、六安防務;
陸景則率水軍沿長江巡邏,保護糧道安全。
同時,孫權采納謀士建議,開始在新占領區推行:
輕徭薄賦以安撫民心
選拔當地賢才參與治理
修複水利設施,恢複農業生產
聯盟的首次協同防禦
不久,魏軍果然發動試探性進攻:
西路軍佯攻臨江
東路軍偷襲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