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著斷雲村,村口的篝火旁,趙統、趙廣與新加入的三位好漢——石烈、柳淵、岑驍——圍坐在一起。微風中,溪水潺潺,火光映照著五人臉上的神情。
趙統望著三人,緩緩開口:“如今我們離龐軍師的大營尚遠,若派人回去稟報,一來一回恐延誤軍機。我意暫且將三位編入我部,封為小隊長,待日後見到軍師,再正式上報。”
石烈咧嘴一笑:“好啊!隻要有仗打,叫我乾啥都行!”
柳淵和岑驍也點頭應諾。趙統見狀,心中踏實了幾分。有這三人相助,他的小隊實力大增。
接下來的幾天,趙統、趙廣在三位好漢的帶領下,悄然探查周邊的地形與魏軍動向。
柳淵熟悉山林小徑,能在百步之外辨彆敵情;岑驍身法如電,潛行探查如入無人之境;石烈雖身形魁梧,卻在密林間穿行無礙,還能背負沉重的補給。
在他們的指引下,趙統的小隊發現了魏軍的一條秘密糧道,這條糧道從曹魏城池直通前線,日夜有重兵護送。
“這條糧道若能切斷,魏軍前線必亂。”趙廣低聲道。
趙統點頭,卻並未貿然行動。他深知,僅憑自己這一小隊人馬,還不足以撼動整條糧道的防禦。
三位好漢雖然出身山野,但對於敵情的敏感度極高。他們不僅能提供情報,還能判斷魏軍的補給周期、巡邏路線,甚至能推測出敵方將領的性格與習慣。
一次,柳淵指著遠方的山脊說:“那處高地上,魏軍每三天會換一次哨。換哨時,有半個時辰的空檔。”
岑驍補充道:“而且換哨的是魏將韓烈的人,他性子急躁,若我們能引他出戰,必能誘敵深入。”
趙統聽完,心中已生一計。但他並未立刻執行,而是先將所有情報詳細記錄下來。
三位好漢雖然是山野村夫,但他們的愛國之心卻比許多出身將門的人還要熾烈。柳淵曾感歎:“我們這些人,空有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魏軍來收糧時,不僅言語侮辱,還動手打人。蜀軍的到來,讓我們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
石烈接口道:“是啊!趙將軍和趙都尉,不僅武藝高強,還待人真誠。不像魏軍,一來就罵我們是‘山野刁民’。”
岑驍則笑道:“我早就想為國出力了,隻是一直沒有門路。如今加入蜀軍,正是時候。”
趙統聽到這些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明白,這三人之所以願意跟隨,不僅是因為自己的武藝,更是因為蜀軍尊重人才、善待士卒的作風。
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的長途奔襲,趙統命人在斷雲村補充了足夠的乾糧和清水。柳淵帶來了村裡儲存的臘肉和醃菜,石烈幫忙搬運,岑驍則悄悄探查了周邊的水源,確保水質安全。
“這些補給不多,但足夠我們支撐十日。”趙廣檢查後說道。
趙統點頭:“十日,足夠我們找到戰機。”
夜深了,趙統在帳篷中攤開地圖,將近日探查的魏軍糧道、兵力分布、將領習性一一標注。他知道,這些情報若能送到龐統手中,必能在北伐中發揮重要作用。
“等風聲稍緩,我親自將這些情報送往軍師大營。”趙統自言自語道。
而在另一邊,三位好漢正圍坐在篝火旁,暢想著未來的戰場。石烈揮舞著巨斧,仿佛已經看到自己斬將立功的場景;柳淵擦拭著心愛的長弓,眼神堅定;岑驍則默默磨著短戟,嘴角帶著一絲期待的微笑。
他們雖然剛剛加入蜀漢陣營,卻已經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趙統望著這一切,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這三位好漢的才能在北伐中得到充分發揮,讓他們的名字,傳遍蜀漢大地。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