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籠罩著斷雲村與風棲穀,密道內燈火通明,士兵們正按照趙統的命令進行第一次“最壞情況”演練。
趙統站在集會場中央,神情嚴肅:“諸位,今日的演練,我們要模擬敵軍已突破穀口、村民被迫疏散的情況。你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將全部非戰鬥人員由主通道轉移至風棲穀安全地帶,同時留下足夠兵力利用密道進行反擊。”
關興、趙廣、關索、蘇婉以及各隊隊長都在場。蘇婉將一張手繪的密道地圖攤在石桌上,地圖用炭筆標注了通道、機關、暗門、出口和火力點。
“記住暗號。”蘇婉再次提醒,“風鈴三響表示安全,銅鈴急響表示撤退,敲擊石壁兩下代表暫停,三下代表繼續前進。任何情況下,不得讓火種在支線通道內使用,以防暴露。”
演練開始。
村口傳來“敵軍逼近”的號角聲,村民們在士兵的引導下迅速進入密道。第一隊村民由趙廣帶領,沿著主通道快速前進,每到一個機關點都由熟悉路線的士兵先行通過,確認安全後再放行。
與此同時,關興帶著新一營的士兵在集會場布防,弩機就位,箭孔開啟。他們模擬敵軍追擊入內的情景,從暗門後射出弩箭,擊退“追兵”。
趙統則親自指揮後衛部隊,在主通道的轉角處設置臨時路障,拖延敵軍前進。當最後一批村民安全通過左支線出口時,趙統下令點燃通道內的煙罐,製造煙幕掩護撤退。
演練結束時,全村人已安全抵達風棲穀瀑布後的隱蔽集結點。趙統清點人數,發現僅用了半個時辰就完成了全部轉移。
“很好。”趙統滿意地點頭,“但這隻是理想情況。我們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他隨即宣布了幾項新的規定:
1.定期演練:每十日進行一次夜間密道轉移與反擊演練,確保所有士兵和村民都能在黑暗中行動自如。
2.物資儲備:在集會場暗室內儲備乾糧、水、急救包和火種,以備長期堅守。
3.機關維護:由石烈負責,每三日檢查一次機關、箭孔和通風係統,確保隨時可用。
4.暗號更新:每月更換一次通行暗號,防止敵人破解。
蘇婉補充道:“我建議將密道地圖繪製兩份,一份留在斷雲村,另一份由專人送往龐統軍師處。若有機會,也可轉交諸葛丞相。我們從魏軍糧道中學來的這種隱蔽通道戰術,或許能為我軍其他糧道提供參考。”
趙統點頭同意:“我親自挑選送信人選,確保地圖安全送達。”
次日清晨,趙統叫來最信任的斥候隊長:“你帶著這份地圖,務必親手交給龐統軍師。途中不得停留,不得與任何人談論此行目的。”
斥候接過地圖,鄭重地抱拳:“請將軍放心,屬下拚死也會完成任務。”
送走斥候後,趙統站在村口,望著密道入口的方向,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這條密道不僅是斷雲村的生命線,也可能成為整個北伐的關鍵一環。
“如果這種密道能在我軍各糧道沿線推廣,”趙統低聲自語,“那魏軍想切斷我們的補給,就沒那麼容易了。”
關興走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我們已經為這一天做了萬全準備。剩下的,就等龐軍師的回信了。”
趙統轉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不,我們不能隻等回信。從今天起,我們要繼續演練,繼續改進。等到真正的戰爭來臨,我們要讓敵人知道,他們麵對的不是一條簡單的密道,而是一個讓他們無從下手的地下堡壘。”
蘇婉在一旁微笑著點頭。她知道,這份地圖一旦送達龐統手中,不僅會為蜀軍的糧道安全帶來新思路,也會讓斷雲村在北伐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夜幕再次降臨,密道內又傳來了整齊的腳步聲——那是士兵們在進行第二次夜間演練。他們的身影在燈火的映照下,如同鋼鐵般堅定,為守護這片土地而時刻準備著。
喜歡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請大家收藏:()如果是龐統指揮蜀漢北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