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土之高者謂之墳。
墓:
築土為墳,穴地以墓
上麵的小土包為墳,下麵放棺材的地穴坑就是墓,合稱墳墓
東周以前,古人墓葬講究不封不樹。不種封樹。
地麵上沒有封土堆,埋完之後就是塊平地,隻有墓沒有墳包。
也就是禮記上講的,古者墓而不墳。
塚:墳之高者謂之塚
陵:在古代專指皇帝的份,本意就是大土山。
皇帝的墳,得比塚大,像一座山一樣,這就是陵。
============
盜墓切口
唐半山,宋灣灣,漢墓出在山尖尖。
商周出在河兩邊。
春秋戰國埋山頂,秦漢大墓埋山嶺,
東漢南朝選山腰,隋唐宋屍坡下挺。
唐墓甜,宋墓澀,
明清石灰太紮嘴,商周古木腥味重,秦漢朱砂味太衝。
春秋戰國不用聞、帶土就有青膏痕。
山隨水曲抱彎彎,有穴分明在此間,
飛蛾就在墓上麵,雪花飄過立成鹽,
雷電交加定有墓,莫尋附近皆朽木,
春秋戰國是紅土,西漢回填用黃土,
東漢不用黃沙泥,唐宋墓坑多黑土
商周古墓上麵大,春秋戰國下麵大,
以後朝代變化大。。。
秦漢以前喜歡埋在山頂,最高點,又在中間c位,認為最好,後來風水上叫做騎龍葬,搞不好後代容易絕後,後來謂之就慢慢下移。
秦漢時期就在山嶺位置選址了
所以叫“秦埋嶺,漢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