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地下山體溶洞空間極大。
溶洞地麵上的積水,最深處都有十幾米深。
完全不弱於外麵的一些小型水庫了。
山洞的空間很大。
而外麵的山體更大。
高策神識放開,籠罩整個洞窟。
這山底的溶洞空間,就像是一個方形的盒子。
而麵前這烏羊王墓所在的地宮山石,就是盒子裡的一塊凸起的巨石。
以神識觀之,這塊巨石,的確像是一顆被斬斷的頭顱。
麵孔朝天,依稀還能看出幾分五官的樣子。
而高策和封偲北兩人所站的位置,正好是脖子的方向。
那陡削的峭壁上,分布著數十道大大小小的泉眼。
高低錯落,水流從其中噴湧而出,注入湖中。
而其中最大的兩道瀑布噴泉,則是分列在古墓闕台兩側。
泉口處,各有一尊石雕虯首老龍,水流從龍口中泄下。
宛如兩條蛟龍入水。
這塊巨石,都被雕琢改造成了一座巍峨的城闕模樣。
城闕分作三層,每一層都有數米之高
城闕底部,是一排城門,已經被積水淹沒過半了。
中央的墓門,已經洞開,大量的湖水沿著墓道灌了下去。
墓道傾斜,水流湍急。
“這就是傳說中的烏羊王墓了嗎?”
“真是宏偉啊!”
“難以想象,數千年前的古人,是怎麼建造出這樣宏偉的地下陵墓宮殿的!”
高策搖搖頭道:“烏羊王可不是凡人!”
“在這巴蜀一帶,也有他的不少傳說。”
封偲北也是非常認同的點點頭。
作為本地人,而且,還是與地仙村關聯甚深的烏羊王,封偲北早就將烏羊王的各種傳說,都搜尋過來了解過一遍了。
“傳說中,這烏羊王,又被叫做移山巫陵王,有移山之力,手下有驅使諸多陰兵!”
“據傳上古之時,巫山地區,洪水泛濫,就是這位移山巫陵王,帶領手下陰兵開山鑿河,疏通洪水。”
“有傳說巫陵王的本體是一頭巨大的黑豬,乃山中烏羊,因此被人稱作烏羊王。”
“烏羊王徹底根治了水患後,因醉酒,誤走西陵山,化作烏羊,被山民擒住,割下了頭顱,煮了下水。”
“結果後來瘟疫大作,蝗災蔽日,百姓傳言是烏羊王陰魂不散,所以專門為他建造了一座大墓,收斂屍骸,安放於其中!”
“由於他的頭已經被山民吃掉了,再也找不回來,於是便用黃金製作了一隻頭顱,裝在了頭上。”
封偲北將自己所知道的關於烏羊王的一些傳說,都說了出來。
這些事跡,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是編造的。
但是,從這些東西可以看出,這烏羊王,至少生前是修士之流。
隻是陰差陽錯,遭劫身亡了。
後來明朝時,封師鈷發現了烏羊王墓,便成了這觀山指迷賦的線索了。
高策點點頭:“這烏羊王墓,已經被搜刮一空了,現在就是一座空墳了!”
“不過,此地的風水地脈,也被封師鈷給挖穿了!”
“風水形勢被破,墓中死氣、邪氣外泄!”
“甚至還有一些邪祟之物都跑了出來!”
“這古墓,要是普通人進來,會嚴重折壽,運氣不好的,當成死亡也很正常!”
封偲北修為比較低,感覺不出來太多,但是經高策這麼一說,他頓時也感覺,周圍陰森森的,仿佛有什麼凶險在其中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