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脈的夜晚,帶著一種亙古的蒼涼與神秘。帳篷外,呼嘯的山風卷起積雪,在黑暗中發出如同鬼魅低語般的聲響。夜空中的星辰仿佛比平原上看到的更加明亮,卻又更加遙遠,冷冷地俯瞰著這片被冰雪覆蓋的土地。帳篷內,一盞昏黃的煤油燈頑強地抵抗著這片天地間的孤寂,燈芯燃燒時發出的劈啪聲成為這個狹小空間裡唯一持續的聲響。
葉天緩緩展開一張泛黃的地圖,羊皮紙在桌麵上鋪開時發出沙沙的輕響。這張地圖顯然曆經滄桑,邊緣已經磨損起毛,某些區域甚至出現了細密的裂紋,顯然是經曆過無數次展開與折疊的痕跡。更令人驚奇的是,地圖上除了用朱砂標注的山脈走向外,還有一些用銀粉繪製的星圖,在燈光下若隱若現。
你們看這地圖的材質,葉天用手指輕輕撫過羊皮紙的表麵,經過碳十四測定,這張地圖至少有一千三百年的曆史,但上麵的顏料卻依然鮮豔。根據實驗室的分析,朱砂中混合了某種特殊的礦物成分,而銀粉中則檢測到了微量的隕石成分。
圍坐在簡易折疊桌旁的五個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傾身,仿佛這個簡單的動作能夠讓他們更靠近那個傳說中的秘境。張起靈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沉默,但那雙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像是平靜湖麵下突然泛起的漣漪。考古學家李教授不自覺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手指反複摩挲著掛在胸口的青銅放大鏡——那是他導師在三十年前贈予他的禮物,陪伴他走遍了無數考古現場。
年輕的醫生林雪緊張地咬住下唇,這個剛從醫學院畢業不久的姑娘顯然還不太適應這種超越常理的冒險。這裡的海拔已經超過四千米,我的血氧儀顯示大家的血氧飽和度都在85左右徘徊,這在醫學上已經是危險值了。她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擔憂。
退伍軍人老馬則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的配槍,這個習慣性的動作暴露出他內心深處的警惕。放心吧林醫生,他咧嘴笑了笑,露出被高原紫外線曬得黝黑的皮膚,我在喀喇昆侖山脈巡邏時,在六千米的海拔待過整整一周,這點高度不算什麼。
下一站,昆侖神宮。葉天的聲音在狹小的帳篷內回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也帶著幾分難以掩飾的凝重。他的手指沿著地圖上蜿蜒的路線緩慢移動,指尖所過之處,羊皮紙上的紋路仿佛被賦予了生命。
根據我搜集到的十七本古籍記載,昆侖神宮位於主峰玉珠峰西北側的一處秘境中。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曾明確提到昆侖之虛,有神人居焉,宮闕巍峨,非人力可及,這很可能就是指神宮的所在。不僅如此,我在大英圖書館找到的8世紀吐蕃文獻中,也提到了類似的記載。
李教授突然激動地插話,聲音因為興奮而微微發顫:沒錯!我在敦煌莫高窟進行考古研究時,在第61窟的《五台山圖》壁畫中見過類似的記載!雖然壁畫曆經千年風化,但通過多光譜成像技術,我們仍然能夠辨認出宮殿的輪廓——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宏偉建築,其建築風格融合了中原與西域的特點,與玄奘的描述高度吻合。
他翻開隨身攜帶的考古筆記,指著一張彩色打印的圖片:更令人震驚的是,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唐代文書中,我們也發現了相關記載。其中一份文書明確提到,貞觀年間有一支特殊的使團奉命前往昆侖謁見神人,這支使團由當時的太史令李淳風親自率領。
李淳風?林雪驚訝地睜大眼睛,就是那位與袁天罡合著《推背圖》的唐代天文學家?
正是他。李教授點頭,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這份文書的發現,將昆侖神宮的傳說從神話領域拉回到了曆史研究的視野中。根據文書記載,李淳風在昆侖山停留了整整一年,返回長安時帶回了神人所賜之秘寶,但具體是什麼,文書沒有明確說明。不過...
他神秘地壓低聲音: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一份密教文獻中,提到了鳳血石的存在,描述其色如朝霞,觸之溫潤,可續人命。這份文獻的成書年代正好與李淳風西行的時間吻合。
葉天接過話頭,聲音壓低了幾分:傳說昆侖神宮中藏有鳳凰膽,那是解開長生之謎的關鍵。根據《山海經》和《淮南子》的記載,鳳凰每五百年涅盤重生,其膽中蘊含著生命輪回的奧秘。《穆天子傳》中更是詳細描述了周穆王在西王母處獲得不死之藥的經過,而現代學者普遍認為,這不死之藥很可能就是鳳凰膽的某種衍生物。
帳篷內陷入短暫的沉默,隻有煤油燈燃燒時發出的劈啪聲和帳篷外呼嘯的風聲交織在一起。林雪忍不住開口,聲音中帶著醫學生的理性質疑:可是,從醫學角度來說,長生不老完全違背了生物學規律。細胞分裂存在海弗裡克極限,端粒在每次分裂後都會縮短,這是不可逆轉的衰老過程。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實習時,參與過相關的衰老研究項目,所有實驗數據都指向同一個結論:衰老是不可避免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未必如此絕對。李教授搖了搖頭,從公文包中取出一疊資料,2016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的davidsincair教授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證實通過激活特定的sirt1基因,可以將實驗小鼠的壽命延長30。更令人震驚的是,2022年,中國科學院的團隊在新疆一處漢代墓葬中發現的竹簡上,記載著一種名為鳳血術的古老秘法,其描述的效果與現代基因技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張起靈突然開口,聲音冰冷如昆侖山巔的積雪:昆侖是萬山之祖,那裡的危險遠超古樓。他頓了頓,目光如刀鋒般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去年,三支專業登山隊在那裡失蹤,至今下落不明。國際登山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在昆侖山主峰區域失蹤的探險者已經超過四十人,生還率不足百分之五。
老馬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沉聲道:我在特種部隊時的老戰友參與過其中一支隊伍的搜救工作。他們說,那裡的磁場異常強度是正常地磁的二十倍,所有電子設備在進入特定區域後都會失靈。更詭異的是,搜救隊員報告說在濃霧中看到了會移動的山影,還有人在夜間聽到了類似誦經的奇異聲音。
這不完全是迷信,葉天插話道,美國地質調查局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昆侖山脈某些區域存在強烈的構造應力,這種應力不僅會導致磁場異常,還可能產生特殊的聲學現象。而高山缺氧環境更容易引發視聽幻覺。
他深吸一口氣,手指重重地點在地圖上的紅色標記處: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齊心協力。根據我破譯的古代文獻記載,昆侖神宮中不僅藏有鳳凰膽,更可能藏著關於真相的最後一個碎片。這個,可能是人類起源的答案,也可能是宇宙規律的密鑰。
終極林雪疑惑地重複道,眉宇間寫滿了不解。
是的。葉天從行囊中取出一本泛黃的筆記,封麵上用毛筆寫著葉氏秘錄四個字,這是我祖父葉知秋留下的研究記錄。他花費了畢生精力研究各個古文明之間的聯係,認為人類曆史上各個文明的神話傳說中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源頭,而這個源頭就藏在昆侖。
他翻開筆記,指著一張手繪的對比圖:你們看,蘇美爾王表中記載的神之國度迪爾蒙,埃及金字塔經文中的西方樂土,印度《摩訶婆羅多》中的梅魯山,瑪雅曆法中的第一世界,還有我們《山海經》中的昆侖虛,這些描述在地理位置、建築特征甚至守護生物的描述上都顯示出驚人的一致性。
李教授興奮地補充道:不僅如此,我在研究甲骨文時發現,商代的祭祀文中多次提到昆山之玉可通神明。而現代地質學研究證實,昆侖山確實出產一種特殊的玉石,其晶體結構能夠產生特殊的能量場。1987年,蘇聯科學家在《特異現象研究》期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昆侖山采集的玉石樣本檢測到了異常的生物能量波動。
這麼說來,那些傳說可能都有科學依據?林雪若有所思地問道。
科學和神秘學的界限,有時候比我們想象的要模糊。葉天合上筆記,愛因斯坦說過,我們所經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類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起源。
張起靈忽然站起身,走到帳篷門口,掀開門簾望向遠處黑暗中昆侖山的輪廓。凜冽的山風瞬間灌入帳篷,煤油燈的火焰劇烈搖曳,每個人的影子在帳篷壁上瘋狂舞動。
明早寅時出發,他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那時山間的霧氣最薄。
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辰?老馬問道,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我們完全可以在天亮後出發,能見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