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蜿蜒曲折的水道區域後,我們開始向蟲穀深處攀爬。地勢陡然變得險峻起來,原本平緩的坡地逐漸被陡峭的岩壁取代,坡度達到了驚人的60度以上。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泥土氣息,混合著某種不知名植物的特殊芳香,這種氣味讓人聯想到樟腦和麝香的混合體。
這裡的含氧量比穀底低了15,大家注意調整呼吸節奏。我一邊查看腕表上的環境監測數據,一邊提醒隊友,岩石表麵覆蓋著厚厚的苔蘚,摩擦係數隻有0.3,相當於在冰麵上攀爬。
老陳喘著粗氣,用登山鎬穩住身形:這鬼地方比看上去難爬多了。我說,咱們要不要找個地方歇歇腳?我的老腰都快斷了。他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戰術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孫雪忽然停下腳步,指著右側山壁:你們看!這些是...
我們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都不由得愣住了。在長滿青苔的岩壁上,赫然可見一段人工開鑿的石階,雖然被歲月侵蝕得斑駁陸離,但每一級台階的高度和深度都保持著驚人的一致性,明顯是經過精心修整的。
這怎麼可能?何甜甜驚訝地走上前去,取出取樣工具刮取岩石樣本,在這種人跡罕至的深穀中,居然有人工開鑿的痕跡?根據地質圖顯示,這一帶從未有過人類活動的記錄啊。
老陳作為隊伍裡的工程專家,仔細檢查後說:這工藝很古老啊,看起來有年頭了。你們看這開鑿方式——先用火烤再用水激,這是典型的古代開石技法。不過...他摸了摸石階邊緣的風化程度,這些痕跡比漢代要晚,可能是明清時期的?但奇怪的是,台階的間距設計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完全不像那個時代的工藝水平。
我讓係統啟動地質掃描和分析功能。藍色的掃描光束在石階上來回移動,很快得出了詳細數據。係統顯示,我向眾人解釋道,這些棧道和石階確實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但後來經過多次修繕。最有趣的是,我調出分析圖表,這些修繕痕跡的時間跨度很大,從清代乾隆年間一直到最近的一次——可能就在二三十年前。而且每次修繕使用的工藝都在進步,最近一次甚至用上了現代複合材料進行加固。
孫雪倒吸一口涼氣:這意味著什麼?一直有人在使用這條路徑?而且這些使用者還掌握著與時俱進的工程技術?
不止如此,龍淵忽然示意我們安靜,他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仔細看這裡。我們湊近他指的位置,發現在最上層石階的角落裡,有一些奇怪的痕跡。那是一些深淺不一的爪印,與我們在飛機殘骸上看到的抓痕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隻是尺寸要小得多。
何甜甜立即取出測量工具:爪印深度2.3厘米,說明施加的壓力相當大。趾間距顯示這是一種三趾生物,中趾最長,約15厘米。她的聲音有些發顫,更可怕的是,這些爪印覆蓋在最新的人工修繕痕跡之上,說明hatever製造那些抓痕的生物,是在人類活動之後經過這裡的。
龍淵蹲下身,用手指丈量著爪印的尺寸:從步距和深度判斷,這種生物的體重在80到100公斤之間,行動相當敏捷。他抬頭望向蜿蜒而上的棧道,眼神深邃,它們經常從這裡經過,很可能把這當成了自己的高速公路。而且你們注意看,這些爪印的分布很有規律,總是出現在台階的外側邊緣,說明它們懂得利用最穩固的位置行走。
老陳緊張地握緊了手中的開山刀:這麼說,我們可能正沿著某種未知生物的常用路線行走?這可真是不太妙啊。讓我想起在剛果雨林考察時,當地向導就警告過我們,不要使用野生動物經常行走的小路。
我讓係統進一步分析爪印的形態特征。數據顯示,我沉聲道,這些爪印與已知的任何大型貓科動物或熊類都不匹配。爪間距顯示這是一種雙足行走的生物,但趾骨結構又顯示出爬行動物的特征。更詭異的是,係統檢測到爪印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生物酶,這種酶通常隻在某些深海生物體內發現。
孫雪忽然指著更高處的一段棧道:你們看那裡!在約十米高的一處平台上,我們看到了一些捆綁在一起的樹枝和藤蔓,構成了一個簡陋的遮蔽所。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旁邊岩壁上有幾道深深的劃痕,明顯是某種利器所致,這些劃痕組成了某種類似圖騰的圖案。
何甜甜用長焦鏡頭仔細觀察後說:這絕不是動物能做到的。這些樹枝的捆綁方式使用了專業的登山結,而岩壁上的刻畫工具顯然是金屬製品。她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這些痕跡表明,使用這條路徑的不僅是動物,還有...某種智慧生物。而且從結繩技巧來看,他們很可能接受過現代登山訓練。
龍淵的神情變得凝重,他輕輕觸摸著岩壁上的刻痕:這些圖案讓我想起雲南某些少數民族的祭祀符號,但又有很大不同。他轉向我們,語氣嚴肅,大家提高警惕。從現在開始,我們可能不僅要麵對自然環境的挑戰,還要防備未知的生物——甚至可能是某種我們從未接觸過的、既保持原始習性又掌握現代技術的特殊族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這時,係統突然發出警報:檢測到多個熱源正在從上方接近,移動速度約每小時15公裡,預計3分鐘後到達當前位置。
我們立即進入警戒狀態,迅速尋找掩體。老陳快速布置預警裝置,孫雪和何甜甜開始收集環境樣本,龍淵則悄無聲息地潛行到前方拐角處偵查。
熱源特征顯示,這些生物體溫在25度左右,屬於變溫動物,但活動能力卻堪比恒溫動物。我低聲傳達著係統分析結果,它們的移動方式很奇特,時而雙足行走,時而四肢著地,還能進行短距離的滑翔。
龍淵打出手勢示意我們保持安靜。透過岩石縫隙,我們能看到上方棧道上有幾個黑影正在快速移動。它們的身形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約莫一人多高,行動時發出輕微的刮擦聲。
我們屏住呼吸,看著這些神秘生物沿著古老的棧道迅速通過。它們似乎完全沒有注意到我們的存在,或者說,根本不在意我們的存在。等到它們遠去後,我們才鬆了一口氣,但心中的疑問卻更加深重。
重新整頓裝備後,我們更加小心地沿著古老的棧道向上攀爬。每轉過一個彎道,我們都格外警惕,不僅要注意腳下的安全,更要時刻防備那些留下爪印和工具痕跡的神秘使用者。
隨著海拔升高,空氣漸漸變得稀薄,溫度也開始下降。古老的棧道在雲霧中若隱若現,仿佛通向某個神秘的未知世界。而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明白,在這條看似平靜的道路上,危險可能隨時降臨。更讓人不安的是,我們似乎正在一步步接近某個被時光遺忘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很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驚人。
在攀爬過程中,我們陸續發現了更多令人費解的痕跡:岩壁上出現了用某種熒光物質繪製的箭頭標記;棧道某些關鍵位置被巧妙地加固過;甚至在一處洞穴入口,我們還發現了一些被遺棄的現代登山裝備。
所有這些發現都在暗示著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在這個被認為從未有人類涉足的深穀中,不僅存在著未知的生物,還可能存在著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神秘文明。而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棧道,很可能就是通往這個文明核心區域的重要通道。
隨著夕陽西下,棧道前方的霧氣越來越濃,能見度降至不足十米。我們不得不打開頭燈,但燈光在濃霧中形成漫反射,反而更增加了前行難度。就在我們考慮是否要就地紮營時,走在前麵的龍淵突然停下腳步,舉起右手示意我們保持安靜。
在濃霧的深處,隱約傳來了一陣奇特的吟唱聲,伴隨著某種打擊樂器有節奏的敲擊聲。這聲音既古老又神秘,仿佛來自另一個時空...
喜歡穿越盜筆,開局劍仙隊友請大家收藏:()穿越盜筆,開局劍仙隊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