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巴乃古寨還籠罩在薄霧中,密碼小隊的成員們已經整裝待發。冰冰和教授帶著留守隊員站在寨門口送行,空氣中彌漫著離彆的凝重。
記住,每隔二十四小時通過衛星電話報平安。教授緊握著葉天的手,鏡片後的眼睛裡滿是擔憂,四姑娘山不是普通雪山,那裡的氣象變化毫無規律可循。
王胖子將最後一個背包遞過來,壓低聲音說:俺打聽過了,當地人說四姑娘山是神女居住之地,貿然闖入會驚擾山靈。你們可得小心點,特彆是那個最高的幺妹峰,傳說有去無回。
葉天鄭重地點頭,轉身麵對整裝待發的隊員們。龍淵已經檢查完所有裝備,何甜甜正在最後調試便攜式環境監測儀,孫雪則靜靜地望著遠方的雪山輪廓,眼神深邃。
出發!葉天一聲令下,小隊正式踏上征程。
初入山地:環境過渡與身體適應
離開巴乃的濕熱叢林,隊伍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隨著海拔不斷升高,周圍的植被開始發生明顯變化。茂密的熱帶雨林逐漸被針葉林取代,空氣中彌漫著鬆樹的清香,溫度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
何甜甜一邊行走,一邊記錄著環境數據:當前海拔2850米,溫度12攝氏度,濕度65。植被類型從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過渡到溫帶針闊混交林。看這些冷杉和雲杉的生長形態,說明我們已經進入高山生態區。
她停下腳步,指著一處岩層說:這裡的岩石構造很特彆,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與冰川地貌的過渡帶。你們看這些溶蝕痕跡與冰蝕痕跡交織在一起,形成獨特的地質特征。
葉天示意大家稍作休息,趁機開始係統講解雪山生存要點。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要特彆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他環視隊員們,高原反應不是玩笑,它曾經讓許多經驗豐富的登山者付出慘痛代價。
他拿出水壺喝了口水,繼續詳細解釋:2019年喜馬拉雅登山季的數據顯示,超過60的高原疾病案例都是因為登山者忽視了早期症狀。記住這幾個關鍵點:第一,控製行進節奏,避免劇烈運動。理想的海拔上升速度是每天不超過300米,但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要更加注意身體信號。
龍淵默默檢查著自己的裝備,突然開口:1986年k2登山事故,一支隊伍因為急於登頂,忽略高原反應預警,最終導致多人肺水腫。慢就是快。
葉天讚許地點頭:龍淵說得對。第二點,保暖是關鍵,但要合理著裝。他指著自己的衣物示範,采用分層穿著法:貼身排汗層、中間保暖層、外層防風防水。記住,出汗後濕衣服在低溫下的導熱性是乾燥時的25倍,這在零下環境中是致命的。
何甜甜補充道:根據熱力學研究,在零下10度的環境中,穿著濕衣服的人體熱損失速度是乾衣服的58倍。這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雪山遇難者都是因為汗濕內衣後迅速失溫。
深入險境:超自然預感的顯現
隨著隊伍繼續攀登,周圍的景觀變得更加荒涼。皚皚白雪開始覆蓋山體,寒風呼嘯著從山脊掠過。孫雪的眉頭越皺越緊,她不自覺地拉緊衣領,呼吸變得有些急促。
葉天,龍淵......孫雪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我感覺到了,這片山脈深處隱藏著某種非常古老的。
所有人都停下腳步,專注地聽著她的描述。
它不像密洛陀那種混沌的、基於本能的意識,孫雪閉上眼睛,努力捕捉著那種微妙的感覺,而是更冰冷、更沉寂,像是被千年冰雪封存的怨恨。這種氣息......讓我想起精絕古城地下那些被詛咒的壁畫,但更加古老,更加深沉。
龍淵的手已經按在劍柄上,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周圍的山巒:具體方位?強度?
孫雪緩緩搖頭,臉色蒼白:很模糊,像是彌漫在整個山脈的霧氣......但核心的惡意,確實指向我們要去的方向。她突然睜開眼睛,瞳孔中閃過一絲金光,等等......我看到了碎片......冰雪覆蓋的祭壇......青銅器的反光......還有血跡,古老的血跡......
何甜甜立即打開記錄儀:孫雪,能描述得更具體嗎?這種感應是持續性的還是間歇性的?
像是心跳,孫雪扶著額頭,有規律的脈動......越來越強烈了。我覺得......我們正在靠近某個關鍵的節點。
葉天沉思片刻,從背包中取出一個古老的羅盤。令人驚訝的是,羅盤的指針正在不規則地旋轉。果然,他沉聲道,這裡的磁場異常強烈。根據盤馬老爹提供的古籍記載,四姑娘山在彝族傳說中被稱為詛咒之山,據說上古時期這裡曾發生過一場神魔大戰,戰敗者的怨氣被封印在山中。
專業知識與曆史考證
何甜甜一邊記錄數據一邊分析:從科學角度解釋,強烈的磁場異常可能影響人的腦電波,產生幻覺或異常感知。但是......她看著儀器上的讀數,這裡的磁場波動模式很不尋常,呈現出某種智能性的規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調出一組數據對比圖:你們看,這是普通地質活動產生的磁場波動,雜亂無章。而這裡的波動,她指著屏幕上規律起伏的曲線,簡直像是某種......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