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麵刻著「幽·陵·終」,章柄是一截斷指,指節處戴著1978年的銅環。
印章落下,三枚空白銅印同時被蓋出一個重疊的字:
【陵】
章印落下的瞬間,所有銅印字麵同時亮起——
【影】【葬】【墓】【空】【無】【終】【陵】
七字連成一句:
「影葬墓空無終陵」
字麵亮起的光束彙聚成一隻巨大的鎖孔。
鎖孔內,72萬根金絲、5000枚活字、七瓣骨瓷、72麵人皮鼓、萬具影子同時發出最後一聲共鳴:
嗡——
光束熄滅,鎖孔閉合。
幽陵9層「影葬殿」沉入絕對黑暗。
黑暗中,隻剩一枚銅印緩緩旋轉——
字麵:【陵】
背麵:00000000000000
銅印每轉一圈,幽陵便下沉一寸。
下沉聲像巨獸的心跳,在太行山腹內回蕩,永不停息。
黑暗像被擰緊的琴弦,突然崩斷。
沒有光,卻聽得見“嗒”的一聲——像一滴水銀落在銅盤。
聲音在影葬殿內來回折射,每一次折射便拉長一次,最終變成一句沙啞的低語:
“影葬已畢,幽陵將閉。”
三具骨瓷空殼——【心】【肝】【魂】——被無形之力扶正,圍成等邊三角。
它們胸口各嵌一枚空白銅印,字麵無字,隻映出各自的倒影:
宋南川缺右眼、顧小夏缺左耳、李荒原缺整張臉。
倒影在銅印裡微微顫動,像水下的人影。
影棺後方,浮起一麵銅簡牆。
牆麵由15塊銅板組成,每塊對應一章幽陵記錄。
銅板邊緣閃著冷綠磷火,火光逐字逐句顯現:
1.銅烏鴉2.懸梯3.流沙4.壁畫……
直到第15塊【影葬】,字跡卻空白。
空白處滲出細小影絲,影絲織成三行小字:
「影葬者,葬影也;
影儘者,陵終也;
陵終者,輪回也。」
銅簡牆頂端,亮起三盞鎢絲影燈。
燈光冷白,燈罩是半透明的影紙,紙上分彆寫著:
「影」「葬」「終」
燈光每閃一次,便有一粒銅鈴碎成粉塵;
粉塵在空中排成倒計時:
000959→000958→000957……
倒計時每減一秒,影葬殿便下沉一寸。
下沉無聲,卻讓整個山體發出極輕的“嗡”,像巨獸翻身。
0900時,銅簡牆第1塊突然亮起舊影像:
1978年7月23日001748——
齊守一站在銅烏鴉前,回頭望向鏡頭,嘴唇開合:
“替我把時間走完。”
影像定格,齊守一的影子被抽離,貼進銅簡牆,成為第1塊浮雕。
0930時,第2塊亮起:
李荒原的影子被懸魂梯拖走,成為第2塊浮雕。
0950時,第15塊空白處,緩緩浮現三枚銅印:
【影】【葬】【終】
字麵仍是空白,卻映出此刻三具骨瓷空殼的倒影。
倒計時000500。
銅簡牆自動翻開,露出中央影棺。
棺蓋無鉸鏈,卻像書頁一樣緩緩掀起。
棺內漆黑,卻映出三行倒影:
宋南川的右眼、顧小夏的左耳、李荒原的臉——
三件缺失的“五官”在黑暗中漂浮,像三枚等待歸位的拚圖。
銅印【影】【葬】【終】同時升空,分彆對準三件五官。
“哢噠”一聲輕響——
右眼嵌入宋南川銅印,左耳嵌入顧小夏銅印,整張臉嵌入李荒原銅印。
銅印字麵瞬間填滿,卻並非漢字,而是三枚極小的幽陵地形圖。
地形圖重疊,形成一枚完整黑曜石墜子,墜子中央刻著:
「陵·終」
倒計時000000。
黑曜石墜子輕輕旋轉,每轉一圈,影葬殿便縮小一圈。
牆體、地麵、穹頂、銅鈴、骨瓷、人皮鼓……
所有物質在同一節拍裡坍縮,像被吸進墜子的瞳孔。
最後一聲心跳來自墜子本身:
咚——
整座幽陵化作一枚指甲蓋大的黑曜石,落在太行山腹地暴雨後的水窪裡。
水窪映出倒立的群山,也映出倒立的幽陵。
倒影最後一層,正是此刻的暴雨。
暴雨過後,山腰出現一條細小裂縫。
裂縫裡,雨水彙成一麵銅盤大小的水鏡。
水鏡中央,漂著那枚黑曜石墜子。
墜子表麵,七字咒紋已褪,隻剩空白。
雨滴落在墜子上,發出極輕的“咚”,像幽陵最後一聲心跳,也像下一輪輪回的第一聲鼓。
太行山腹地,再無幽陵。
唯有暴雨之夜,偶爾傳來極低極低的鼓聲——
咚……咚……
像一顆銅做的心臟,在地下深處,永遠跳動。
喜歡幽陵萬機請大家收藏:()幽陵萬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