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平日所歌,可是高亢之曲?"許清安忽問。
歌伎訝然:"正是。近日班主要求常唱《蘭陵王入陣曲》,音調極高..."
許清安了然:"此曲雖好,卻耗氣傷陰。可改唱些溫和之曲,如《子夜歌》《采蓮曲》。"
隨即開出滋陰降火的方劑,又教她一套潤喉導引之法:"每日清晨,對梅樹練聲,吸氣如梅香,呼氣如吟詩。"
歌伎依言而行,不過旬日,嗓音漸複清亮,更妙的是,新嗓圓潤柔和,彆具韻味,反得更受歡迎。
她特來致謝,贈上一曲新學的《竹枝詞》,歌聲婉轉,如清風過竹,聽得眾人如癡如醉。
許清安笑道:"此曲調和平穩,最宜養喉。可見醫道無處不在,雖音律亦可為藥。"
此事傳出,文人圈中又添佳話,都說許郎中通音律療疾,詩詞亦可輔藥,真是妙手仁心。
這日,李文淵帶來個疑難:太學有個同窗,患了奇怪的"詩癖",終日沉迷作詩,茶飯不思,日漸消瘦。
許清安細問之下,得知此人立誌要作"驚天地泣鬼神"之詩,終日苦吟,走火入魔。
他沉吟片刻,道:"此症非藥石能醫。常言心病莫如是,需以詩解詩,以情化情。"
於是讓李文淵邀那人同遊西湖。雪後湖山,清冷寂寥。許清安指著一株傲雪寒梅,吟道:"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又指一葉孤舟:"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那人初時不以為意,漸而被自然真趣打動。許清安適時道:"詩者,誌之所之也。情真則詩真,何必強求驚天動地?"
說著吟出那日詩會所作:"醫心映冰雪,仁術濟蒼生——此句不過抒懷,竟得眾人共鳴。可見詩貴真性情,非在辭藻。"
那人默然良久,忽然淚下:"多謝郎中指點迷津!往日隻求奇崛,反失本心。"
此後,那人詩風大變,返璞歸真,所作反而更見性情。身體也日漸康複。
臘月二十三,祭灶日。太學生員們在保安堂舉辦小歲雅集。眾人攜詩而來,許清安則備下藥茶藥糕,以饗同好。
雅集間,李文淵提議:"許郎中詩醫雙絕,不若將二者融會,作《詩藥譜》一部,以詩喻藥,以藥解詩?"
眾人稱妙。於是當場試作:以"采菊東籬下"喻菊花清肝明目;以"楊柳依依"喻柳枝祛風除濕;甚至以"對酒當歌"喻酒能行藥勢...
許清安笑道:"詩意無窮,藥性無儘。二者相通,皆在調和。"
遂將平日心得,與眾人分享。如何以詩寧心神,以藥調氣血,詩藥相融,相輔相成。
雅集至夜,雪月交輝。許清安取琴撫奏《梅花三弄》,眾人唱和詩詞,藥香茶韻中,彆具雅趣。
臨彆時,李文淵道:"今日方知,醫道之大,無所不包。詩書禮樂,皆可為藥。"
許清安頷首:"天地萬物,莫不有理。醫者所求,不過順其性而導其勢。"
送走眾人,許清安獨坐院中。雪月如晝,梅香浮動。他忽有所悟:詩藥相通,正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醫者若能融會貫通,則境界自開。
喜歡我,曆史唯一仙!請大家收藏:()我,曆史唯一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