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玄閣核心區域,星光不顯,萬籟俱寂。
許清安盤坐於那曾爆發星軌異象的玉台之下,身周氣息沉凝,與這片古老的空間隱隱共鳴。
《墟境樞機》中所載的知識,如同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昆侖墟內部運作機理的大門。
他首先將心神沉入那枚非金非玉的星軌令牌。
令牌觸手溫涼,內部仿佛蘊藏著一片微縮的星空,道道纖細的能量脈絡按照特定規律緩緩流淌。
他以自身神識小心地接觸、煉化,逐漸在其中留下屬於自己的精神印記。
過程緩慢而精細,需要極度耐心,任何急躁都可能引動令牌內蘊的星辰之力反噬。
同時,他分心二用,反複揣摩那玄奧的“星火煉元訣”。
有了之前在星軌禁製中成功引動火行的經驗,此次參悟事半功倍。
他不再拘泥於具體的控火手法,而是著重理解其核心意境——以心神為引,以微末之火,撬動、淬煉更為龐大的能量本源。
他嘗試在體內模擬那星火的運行,將自身丹元進一步提純、凝練,使其更添一份靈動與穿透之力。
雖然距離真正入門尚遠,但對丹元的掌控力,卻有了顯著的提升。
期間,他也借助此地相對濃鬱的靈氣和身上剩餘的丹藥,全力溫養那布滿裂痕的金丹。
裂痕無法彌合,但至少要讓其穩定下來,不再因細微的能量波動而劇痛。
如此過了約莫半月,許清安緩緩睜開雙眼。
眸中神光內斂,氣息雖未完全恢複至巔峰,卻比之前沉穩凝練了許多。
手中的星軌令牌已然煉化初步完成,心念微動,便能感知到與藏經玄閣部分禁製,以及更遠方某些能量節點的一絲微弱聯係。
是時候出發了。
根據《墟境樞機》的指引,以及之前玉簡中關於沉金淵的零星記載,他選擇了一條相對迂回的路徑。
先前往位於墟眼外圍西北方向的“沉金淵”。
據記載,那裡是昆侖墟昔日處理煉器廢料、沉澱金行煞氣之地。
曆經無數年,或有特殊的金行靈物沉澱衍生,是尋找煉製“五行針”中“金行”材料最有可能的地點之一。
他手持星軌令牌,來到藏經玄閣一處不起眼的角落。
令牌對著虛空某處輕輕一晃,一道微光射出,前方的空間頓時泛起漣漪,露出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向下傾斜的狹窄通道。
通道內壁光滑如鏡,泛著金屬光澤,散發出濃鬱的金行銳氣。
踏入通道,身後的入口悄然閉合。
通道內並非黑暗,兩側金屬壁上自行散發出清冷的輝光。
越往下行,空氣中的金行煞氣便越是濃烈。
初時如微風拂麵,漸漸變得如同無數細小的針尖,不斷刺向肌膚,試圖鑽入體內,帶來陣陣刺痛與割裂感。
甚至連神識探出,都感到一種被鋒銳之物切割的滯澀與疼痛。
許清安運轉丹元,在體表形成一層淡淡的護體光暈,同時將初步領悟的“星火煉元訣”意念融入其中。
那微弱的星火之意,如同潤滑劑般,讓護體光暈變得更加柔韌、更具適應性。
使得那些無孔不入的金煞之氣難以找到著力點,被巧妙地滑開、卸力。
但這一路也並非輕鬆。
每下行一步,壓力便增大一分。
金煞之氣不僅侵蝕肉身,更帶著一種沉重、肅殺、消磨意誌的意念,不斷衝擊著他的心神。
耳邊仿佛有萬千金戈交擊之聲,眼前時而閃過古戰場慘烈的幻象。
他緊守靈台,默誦《神農百草經》中靜心寧神的法訣,將外界煞氣的衝擊當作一種對心境的磨礪。
步伐雖慢,卻異常堅定。
如此行進了不知多久,前方豁然開朗。
同時一股極其狂暴的、混合了無數種金屬銳氣與腐朽煞氣的罡風,如同實質的巨浪,轟然撲麵而來!
許清安悶哼一聲,護體靈光劇烈搖曳,身形被這股巨力推得向後滑出數步才勉強穩住。
他定睛向前望去,心中不由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