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了好多一星二星書評,關鍵有些牛頭不對馬嘴的,作者心態差點崩,求安慰!
……
辭彆黑齒部族的巫祝阿耆老,有了明確的指引,一人一白鶴,避開了許多天然的陷阱與不必要的險阻。
如此又過了了數日,周遭景象愈發顯得古老而蠻荒。
參天古木的樹皮上生滿了厚厚的、色彩斑斕的苔蘚。
粗大的藤蔓如龍蛇盤繞,許多樹木的形態都變得扭曲怪異。
仿佛在某種無形力量的長期影響下,生長得隨心所欲。
空氣中那股擾人心神的紊亂力場也愈發強烈。
即便有白鶴在高空引路,許清安也需時刻凝聚心神,才能確保不偏離地圖上那條蜿蜒曲折的安全路徑。
這日午後,穿過一片彌漫著奇異靜默、連蟲鳴鳥叫都絕跡的枯木林。
前方豁然出現一道巨大的、仿佛被天神巨斧劈開的地裂深淵。
這便是地圖上明確標注的第一道天塹——“斷魂淵”。
深淵之寬,目測不下百丈,兩側崖壁陡峭如削,布滿了濕滑的墨綠色苔蘚與猙獰的裂縫。
向下望去,幽暗深邃,不見其底。
隻有森然寒氣如同實質般向上蒸騰,帶著一股深入骨髓的陰冷。
淵底隱約傳來奔流之聲,沉悶如雷,那是阿耆老口中提到的“冥河”。
一條流淌在地底深處的陰寒暗河。
水聲在空曠的淵壑間回蕩,更添幾分恐怖與死寂。
地圖所示,渡過此淵,需前往下遊數裡處,有一道上古遺留的、由無數粗大古藤自然糾纏而成的“懸魂橋”。
然而,許清安立於崖邊,靈識向下探去,隻覺那陰寒之氣竟能侵蝕靈識,使得探查範圍極其有限。
且那冥河散發的氣息,帶著一種沉淪與死寂的意味,絕非善地。
他微微蹙眉,正欲依圖索驥,前往那“懸魂橋”所在。
忽然,懷中那枚一直沉寂的君山龜甲,竟毫無征兆地傳來一絲極微弱的溫熱。
這感應並非指向淵底,而是指向深淵對岸的某個方向,帶著一種模糊的警示。
許清安心念電轉。
龜甲神異,雖卜筮之法未通,但其靈性自有趨吉避凶之能。
它此刻異動,莫非那“懸魂橋”有未知凶險?
或是……有更直接的渡淵之法?
他目光再次投向深不見底的淵壑,以及那隱約可聞的冥河奔湧之聲。
一個念頭閃過心間——既然冥河是流動的,其源頭或流向,是否有可能更接近對岸?
與其冒險通過那不知底細的古藤橋,不若直探淵底,循冥河而行,或能另辟蹊徑。
“老友,我們下去一探。”
許清安對身旁白鶴道。
白鶴清唳一聲,並無畏懼,展開羽翼,率先向深淵之下滑翔而去。
許清安青衫一展,禦風而行,緊隨其後,身形沒入那蒸騰的陰寒霧氣之中。
越往下,光線越發昏暗,氣溫驟降,崖壁上開始出現詭異的、散發著幽藍磷光的苔蘚,勉強照亮方寸之地。
陰風呼嘯,卷動著刺骨的寒意,那冥河的奔流之聲也愈發震耳欲聾。
下降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腳下終於見到了實地——一片布滿了黑色鵝卵石的狹窄河灘。
一條寬約數十丈的漆黑河流,正以驚人的速度無聲地奔流著,河水粘稠如墨。
不起浪花,卻蘊含著萬鈞之力,正是“冥河”。河水散發出極致的陰寒,仿佛能凍結靈魂,河麵上漂浮著縷縷灰白色的寒氣。
許清安運轉靈力,抵禦著這股可怕的陰寒。
他嘗試將靈識探入河中,卻發現這冥河之水竟有隔絕靈識之效,且那陰寒之氣對靈識有著強烈的腐蝕性。
就在他觀察冥河,尋找可能路徑之時,原本平靜的漆黑河麵突然劇烈翻湧起來!
一道巨大的、布滿暗沉鱗片的黑影破水而出,帶起漫天散發著腥臭氣息的黑色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