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見銀山深處,幽穀依舊,溪流潺湲。
卻依稀被一層無形的鋒銳之氣籠罩,連鳥鳴蟲嘶都稀疏了許多。
許清安盤坐於青石之上,身形凝定如亙古磐石。
唯有周身隱隱流轉的淡銀色光華,昭示著他體內正進行著一場曠日持久的道基重塑。
那縷“銀露”天華被成功引入陣眼。
精純而鋒銳的金性本源之力便持續不斷地湧入他的丹田。
那是一場針對金丹裂痕的、極其精密且不容絲毫差錯的重鑄。
在他的神識內視之下,丹田氣海已化為一片銀輝璀璨的海洋。
那枚還剩三道半裂痕的金丹,懸浮於中央,正被無數細如毫芒、卻蘊含著極致鋒銳與凝聚道韻的銀色光絲所包裹。
這些光絲,便是被煉化提純後的“銀露”精華。
修複的目標,直指那第四道裂痕。
這第四道裂痕,相較於其他,邊緣顯得較為毛糙。
其上色澤黯淡,隱隱散發著一股鈍挫之意。
阻礙著金丹本身氣機的圓融流轉。
此刻,無數銀色光絲,正如同最靈巧的織工手中穿梭的銀線,又如同億萬柄微小到極致的刻刀。
精準地作用於第四道裂痕的每一寸邊緣。
“滋……錚……”
細微到幾乎不存在於現實,卻清晰回蕩在許清安神識層麵的異響不斷傳來。
那是裂痕邊緣那些頑固的,阻礙愈合的雜質與道傷痕跡,在被極致鋒銳的“銀露”之力切割、研磨和剔除!
過程緩慢而痛苦,如同在將鏽蝕的金屬一寸寸重新打磨出鋒刃。
每一絲進展,都伴隨著金丹本源的輕微震顫。
“銀露”之力,不僅在於其鋒銳的破壞性,更在於其凝聚的重塑之能。
被剔除掉的雜質與道傷痕跡消散後,精純的“銀露”精華便會立即填充進去。
恰似熔化的液態金屬,在裂痕處重新凝結和塑形,再與原本的金丹本體進行著最深層次的融合。
這是一個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過程。
許清安全部的心神都沉入其中。
以《神農百草經》的無上法門為綱領,引導著“銀露”之力的流向,控製著其流入的強度。
確保其既能有效修複,又不至於損傷金丹的根本。
他的臉色時而因神識的極致消耗而顯得蒼白,時而又因修複帶來的本源補益而泛起一絲微光。
日升月落,寒來暑往。
幽穀外的草木,經曆了數次枯榮。
白鶴始終執著地守候在一旁,它的羽翼似乎也因長期浸潤在這金性華彩的餘暉中,而變得更加潔白耀眼。
翎羽邊緣偶爾會流轉過一絲金屬般的冷光。
陣法的運轉未曾有一刻停歇。
那地底陣眼之中的“銀露”光團,體積在極其緩慢地縮小,漸而濃縮成一絲絲精華。
其璀璨的亮銀色光華,也隨著本源的流失而逐漸趨於平和。
而與之相對的,是許清安丹田之內,那第四道裂痕的顯著變化。
原本猙獰的裂口毛刺,邊緣已被修繕得光滑如新。
黯淡的色澤被一種蘊含著鋒銳意蘊的亮銀光澤所取代。
裂痕的深度與長度,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減。
半年過去,這第四道裂痕已修複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