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金色的幾何體——“基石”,在阿灼伸出手的瞬間,旋轉的速度明顯加快了幾分。表麵流淌的熔金般光澤變得愈發耀眼,那股內斂而複雜的能量場也如同被驚擾的湖麵,蕩漾起更加明顯的波紋。空氣中彌漫的臭氧與塵埃氣味,似乎也被一種難以言喻的、帶著信息密度的“厚重感”所取代。
阿灼能感覺到手中鑰石的劇烈震動,它不再是單純的警惕,更像是一種麵對同源古老造物時的共鳴與渴望。他沒有猶豫,將凝聚著秩序之力的手掌,穩穩地按向了“基石”那不斷變換的表麵。
接觸的刹那,並非想象中的能量衝擊或信息爆炸。
而是一種……沉入。
仿佛一步踏入了由光與數據構成的深海。之前那股狂暴雜亂的信息洪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有序、卻也更加龐大深邃的信息海洋。不再是破碎的畫麵和噪音,而是變成了清晰的數據流、結構圖、航行日誌片段,以及一種沉澱了無數歲月的、近乎凝固的悲傷。
他的意識在這片信息的深海中漂浮、探索。
他“看”到了一艘龐大到難以想象的銀色艦船——“方舟母艦·啟明”,在星海中安靜航行的壯麗景象。無數繁星成為它的背景,其內部承載著的是一個完整文明的希望與記憶。
他“感受”到了災難降臨時的猝不及防與絕望。那並非戰爭,更像是一種……法則層麵的侵蝕與崩塌。一種無法理解、無法對抗的“虛無”如同瘟疫般在艦船內部蔓延,係統一個接一個地失靈,光線一片接一片地熄滅。沒有爆炸,沒有火光,隻有生命與秩序被無聲無息地抹除、吞噬。
他“聽”到了最後時刻,艦船核心ai或許就是“播種者”意識的集合體)發出的、並非恐懼而是充滿無儘遺憾與責任的指令——“執行‘火種剝離’協議。彈出‘基石’單元。坐標……隨機……願……後來者……能找到……”
隨即是劇烈的撕裂感,以及漫長的、孤獨的漂流。
“基石”本身,就像一顆包含著“啟明”號最後記憶與核心知識的眼淚,被拋入了冰冷的宇宙,最終墜落在了這片後來被命名為gaea7的星球上,深埋於“清風哨站”之下。
信息流逐漸平緩,阿灼開始能主動“翻閱”一些相對完整的數據模塊。
他發現了關於“蓋亞護盾”係統更詳細的構建原理,遠比他之前從“方舟”係統得到的藍圖碎片要完整得多。其中提到了護盾的能量源泉不僅限於地脈,更深層地連接著星球的核心意誌蓋亞意識)本身。
他找到了更多關於“影”的描述,雖然依舊沒有明確其起源,但“播種者”的記錄將其定義為一種“反秩序”、“反生命”的宇宙底層現象,如同熵增定律的具象化體現,其目的是將一切歸於熱寂與虛無。
他還定位了那個隱藏在小行星帶中的坐標詳細信息。那裡確實是一個緊急避難所,代號“微光”,是“播種者”艦隊在漫長航行中預設的、用於應對極端情況的秘密前哨之一,儲備著部分技術、資源和……可能處於休眠狀態的輔助ai或建造單元。
然而,伴隨著這些寶貴信息的,是“基石”本身傳來的、越來越清晰的虛弱感。就像一盞油燈,在努力釋放了最後的光亮後,燈油正迅速見底。其內部的數據結構也出現了更多不穩定的錯誤代碼,一些珍貴的記錄正在不可逆轉地丟失。
它需要能量,需要秩序之力的滋養,才能維持存在,才能修複損傷。
阿灼沒有遲疑。他引導著自身恢複不多的秩序之力,通過鑰石這個橋梁,如同溫潤的溪流,緩緩注入“基石”那近乎枯竭的核心。
這個過程比想象中更加耗費心神。他不僅要輸出能量,更要小心翼翼地梳理“基石”內部混亂的能量脈絡,避免對其本就脆弱的結構造成二次傷害。這就像在為一位彌留之際的遠古巨人進行最精細的手術。
汗水迅速浸透了他的額發,臉色再次變得蒼白。精神圖景的裂痕傳來陣陣刺痛,提醒著他自身的極限。
但回報也是巨大的。
隨著秩序之力的注入,“基石”旋轉的速度逐漸穩定下來,表麵的光芒不再那麼刺眼,變得柔和而持續。那股彌漫的悲傷似乎也淡去了一絲,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微弱的、但確實存在的……感激與依托。
更多的、相對穩定的信息片段被解鎖,流入阿灼的意識。
他了解到,“微光”前哨並非絕對安全。其長期處於靜默狀態,內部情況未知,可能存在係統老化、資源匱乏,甚至……被“影”或其他宇宙危險滲透的風險。
他還捕捉到一段關於“守望者協議”的模糊提及。在“播種者”的規劃中,確實存在監控母星恢複情況的自動化係統,但其原本的職責是“輔助”與“引導”,而非現在這種冰冷的“審判”與“清理”。“基石”的數據顯示,當前的“守望者”行為模式,似乎……偏離了最初的設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發現讓阿灼心中巨震!難道“守望者”本身也出了問題?
就在這時,與“基石”深度連接的阿灼,猛地感覺到一股極其隱蔽、但異常強大的掃描波,如同最精細的探針,悄無聲息地穿透了地層,精準地聚焦在了他與“基石”之上!
是“守望者”!它一直在監視!它察覺到了“基石”的激活和能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