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部位的幾個軸承和齒輪鏽死卡住了。
他上前一步,仔細觀察鏽死部位的結構和受力點。
“有煤油和細沙嗎?”林夜問。
老周愣了一下,指了指角落。
林夜找來煤油,小心地浸潤鏽死部位,又用細沙混合少量機油,做成簡易研磨膏。
他沒用蠻力,而是用找到的合適工具一根撬棍和一塊硬木),找準幾個巧妙的受力點,利用杠杆原理,配合煤油的滲透和研磨膏的摩擦,一點點地鬆動鏽死的部件。
老周在一旁看著,眼神從懷疑逐漸變成驚訝。
林夜的手法精準、高效,對機械結構和力學原理的理解遠超營地那些隻會掄大錘的“維修工”。
半個小時後,在一聲輕微的“哢嚓”聲中,鏽死的軸承終於被拆了下來!
“嘿!小子,有點門道啊!”
老周臉上終於露出一點笑容,拍了拍林夜肩膀力量不小),“這法子省力又不會弄壞零件!比那些蠢貨強多了!你叫什麼?以前乾啥的?”
“林夜。以前搞機械和材料的。”林夜簡單回答,手上動作沒停,開始清理其他鏽蝕部位。
一邊乾活,老周一邊打開了話匣子,也道出了營地的困境。
最大的問題就是水和電。
淨水裝置核心濾芯老化嚴重,效率低下,產出的水勉強能喝在老周看來),但遠不夠用。發電機更是老爺車,零件奇缺,燃油也緊張靠收集廢墟裡的殘油和提煉一些生物油脂)。
防禦方麵,圍牆看似堅固,但麵對大規模屍潮或強大異獸,根本不夠看。
弩箭數量有限,彈藥弓箭)製作困難。
食物來源主要靠外出拾荒隊搜尋和一種難吃的合成菌類培養,但危險重重,收獲不穩定。
林夜默默聽著,手上清理著零件,腦中飛速思考。
淨水裝置、發電機…這些對於他來說,如果材料工具足夠,配合係統的知識庫雖然殘缺),或許有辦法改進。
但他初來乍到,不能表現得太突出,需要先站穩腳跟,了解情況。
一整天,林夜都跟著老周在工坊忙碌。
他動手能力強,思維敏捷,學習老周那些土辦法的同時,也偶爾提出一些更優化的建議,讓老周刮目相看。
工坊其他幾個學徒工也對林夜客氣了不少。
林夜知道,在這個營地,技術就是生存的資本。
他開始有意識地收集工坊裡的各種廢棄零件和材料,特彆是金屬和電子元件,為可能的修複臂鎧或製作新裝備做準備。
廢料區那個窩棚,晚上回去後,他也用找到的廢棄鐵皮和塑料布進行了簡單的加固和防雨處理。
生存環境稍微改善。
喜歡深空紀元:從末世到星穹請大家收藏:()深空紀元:從末世到星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