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紀元元年,第225個標準日。
地球軌道,“方舟港”船塢核心區。
巨大的真空船塢內,燈火通明如同人造白晝。
無數工程機器人如同勤勞的金屬工蟻,在冰冷的鋼鐵骨架間高速穿梭,焊接的火花如同永不熄滅的星辰,點亮了黑暗的宇宙背景。
低沉而富有韻律的引擎轟鳴、金屬構件的撞擊聲、能量傳輸的嗡鳴,共同奏響了一曲鋼鐵與意誌的交響樂。
船塢中心,一個龐然大物的輪廓已清晰可見——人類文明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戰爭機器,“深空紀元號”星穹級戰列艦的龍骨。
長達五公裡的艦體骨架,如同遠古巨獸的脊梁,在零重力環境中巍然延伸。
粗大的能量導管如同血管,沿著龍骨鋪設;
預留的武器基座如同猙獰的獠牙,預示著未來的毀滅力量。
老周懸浮在艦橋模塊的安裝平台旁,布滿血絲的眼睛緊盯著全息藍圖和實時工程數據流。
他身上的工程師製服沾滿了油汙,聲音嘶啞卻充滿激情:
“a7區簡並態裝甲板對接精度必須控製在0.001毫米!反物質反應堆的主約束環冷卻係統壓力測試,三班倒,12小時內必須完成!深瞳,給我‘壁壘’護盾發生器基座那邊的實時應力數據!”
“深空紀元號”的建造,是人類工程學與守護者科技結合的奇跡,也是與時間賽跑的瘋狂賭博。
每一塊簡並態裝甲的鍛造,都需要在微型黑洞級彆的壓力環境下完成;
每一台相位撕裂炮的校準,都涉及對空間結構的精密乾涉;
反物質反應堆的點火測試,更是如同在火山口跳舞,稍有差池便是星毀人亡。
“報告總工!三號主引擎噴射口矢量控製係統安裝完畢,正在進行初步聯動測試!”
通訊頻道傳來工程師興奮的聲音。
“好!測試數據同步給深瞳!下一個節點,重力奇點投射器的能量導管鋪設!”
老周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緊迫感。
與此同時,在地球同步軌道另一側,另一座大型船塢內,數艘體型稍小、但線條更加銳利的戰艦也在同步建造。
它們是“星穹級”的護衛艦——“破曉之矛ii型”與“守護之盾ii型”。
它們將作為“深空紀元號”的利爪與堅盾,構成星火艦隊的第一支核心打擊力量。
地麵,“星火”基地舊址現“星穹”行星防禦指揮中心)。
巨大的地下訓練場內,引擎的咆哮聲震耳欲聾。數十台最新列裝的“星塵iv型”動力裝甲正在進行高強度的對抗演練。
這些裝甲通體覆蓋著啞光黑色塗裝,關節處流轉著幽藍的能量光路,背部搭載著可變形武器平台和微型推進器組。